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机智的培养策略

2017-08-28 20:48耿红卫潘胜男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8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耿红卫+潘胜男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既可以促进课堂生成资源的合理开发,又能维护学生个性的发展。文章围绕“多思多用,从实际出发”“强化相关知识,从能力出发”“心系教育,从学生出发”三个方面探讨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机智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机智;培养策略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认知差异性和思维活跃性更加突显,课堂突发状况愈发繁复。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提升自身教学应变能力。高中语文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处理课堂事件,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一、培养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机智的现实意义

由于课堂的现场生成难以预料、师生知识经验的不同、对文章理解的差异等,课堂教学中便产生了种种“变故”,这时需要语文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事件。[1]教育机智的运用不仅使语文教师易于掌控课堂节奏,而且学生也会获益匪浅。

(一)有助于语文教师对课堂气氛的掌控

示例一:语文课上进行“一分钟演讲”活动,学生们非常紧张,没人愿意第一个上台,教师只好拿起名单。那位被点名的学生踌躇了一会,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却听“啪!”的一声响,邻桌上的一瓶墨汁被他不小心打翻在地。霎时,教室里落针可闻,他愣在那儿,不知所措……

假如你是任课教师,你会采取什么方式呢?

教师甲:“没关系,下课再收拾,你先上台演讲吧。”

教师乙:“哇!我们的第一位同学自带吸睛效果!让我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讲演!”

显而易见,两位语文教师不同的处理方式使事情的结果大相径庭。第一种结果是学生怀着懊恼、忐忑的心情,在一片静寂中尴尬地走上讲台。第二种结果则把尴尬的气氛转为热烈,这位学生重拾信心,勇敢地走上讲台。

语文教师善用教育机智,可有效改善课堂冷场的情况,便于教师掌控课堂教学节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有助于语文教学实践平稳进行

示例二:这节语文课需讲授新课《孔乙己》,课前你对本节课的导入做了充分的准备。奈何前一节是体育课,上课铃声虽已结束,教室里却依旧闹哄哄的。你精心准备的导入语无用武之地。你将采取哪种做法改变这种状况?

做法一:用高八度的声音大喊“安静!”

做法二:在黑板上大大地写“窃=偷?”。

不言而喻,第二种做法更为可取。虽然做法一会使学生安静下来,但无法产生做法二的效果——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孔乙己》一文的学习。

语文教师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时应保持冷静,快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运用教育机智妥善处理意外状况。如此不仅能使语文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且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有助于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高中生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平等意识,渴望被理解却又不轻易相信他人,表现出普遍的逆反心理及行为。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处理与教学活动相冲突的事件时,定要谨慎而行。

阅读课外书也许是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普遍现象,这是学生心中对另一个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由于学生自身自制力的不足,无法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的时间。高中语文教师在处理类似事件时,不可大声呵斥,或不闻不问,而应该以成人与成人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思想,选择恰当的方式加以解决。比如说轻拍肩膀,以示提醒;下次看到他没有看小说对其微笑以示鼓励。[2]久而久之,学生便会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发自内心的尊重教师,认真学习。其实,语文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在纠正学生不良习惯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助于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树立自信。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育机智运用现状

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钟启泉、朱国玉、董小玉等人就已对教育机智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时至今日,专著、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报纸期刊等有关教育机智的文献日益丰富。整理可知,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機智的运用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渴求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

有些教师对教学、对学生是充满热情的,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都乐于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若理论知识匮乏,便认真学习;经验不足,便向他人讨教;事后对语文课堂中出现的状况进行认真、反复研究。例如,临近上课的时间,学校有一件急事需要老师处理,老师便让学生暂时预习课文,并让班长管理课堂纪律。事情结束之后,老师发现教室里乱成一片。老师的直觉告诉他,教室里发生了大事,此时教室里学生们正紧张地等候老师发落。但老师并没有讲授新课,而是让学生们写一篇以“ 的课堂”为题的作文。学生们紧张的心情得以释放,热情高涨地搜索刚刚事件里每位同学的行为表现,因而多数学生作出高水平的文章。[3]

究竟,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呢?

竟是学生们因抓墙上的壁虎导致一片混乱。

(二)不受重视,冷处理

有些教师非常同意教育机智的好处,并不反对学生大胆的提问,认为如此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由于课堂时间只有45分钟,太关注于突发状况可能会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不能顺利完成。因此,多数教师对突发状况一般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例如一位老师在讲苏轼的《赤壁赋》时,有学生对苏轼游览了几次赤壁产生了疑问。虽然课本中注释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赤壁,因此写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两篇文章,但这位同学认为苏轼是常常游览赤壁,因为还有一首诗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对于学生的疑问,这位教师严肃地说道:“课本中的注释是经过专家考证的,怎么会错呢?坐下!”

教室里笑声一片。且不问答案到底是什么,只谈这位教师的教学方式,显然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降低。冷处理不仅会挫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还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力。高中语文教师运用教育机智解决此类事件方可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教育机智的运用对教师的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对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机智的培养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

三、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机智的培养策略

培养高中语文教师的教育机智,有利于授课的顺利进行,节省教学时间。但由于课堂情境的多样性、师生观念的差异性、施加教育影响的多元性,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特定的情境下,灵活地处理突发事件。因此,教师教育机智的培养是无止境的、动态的过程。

(一)多思多用,从实际出发

理论知识的掌握为语文教师采取何种恰当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但语文教学活动是无法预料的,只有切实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地锻炼语文教师的应变能力。培养高中语文教师的教育机智要着眼于高中这一语文学习阶段。了解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熟悉高中语文教材、扩展高中语文学习需掌握的相关知识等等,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从实际出发,不可一味依据理论知识处理语文课堂突发事件。

每日三省己身。作为语文教师需时常反思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对于不当的处理方式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并找到良好的解决方式,再次出现相似情况时方可大显身手。即使是用教育机智解决了的问题,也可进一步以思考是否有更合适的方法,以做到精益求精。

交流學习。与同事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是信息流动的过程,是顺应教师教育机智培养的过程。个人的反思具有闭锁性、有限性,教育机智的学习需要海纳百川。学习他人教学经验,有助于自己在教学中减少失误。经验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有助于方法的创新。

(二)强化语文教学相关知识,从能力出发

即使刚毕业的师范生拥有高水平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但相对于语文教育者应具备的专业性知识与能力来说依然不足。一名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对语言、文学都要精通,要做到既能解释是什么,也能解释为什么。在教习文章时,要反复阅读,读出自己的见解,并且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在写作方面,语文教师需要努力提升自身写作的新颖性,保证写作的质量,为写作教学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除了专业知识外,语文教育者还需要有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但师范院校对二者的重视度不高。一般情况下学生只修习一学期,并且学校里的知识更新慢,与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不符。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教师需常看教育新闻,了解最新教育知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三)心系教育,从学生出发

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运用教育机智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使语文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主要是为了保护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压抑学生的天性。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热情但易冲动,教师与学生的冲突不可避免,这时需要教师宽容的气度。宽己待人,是化解冲突最得当的方法,同时也是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体现。

虽说语文课堂的意外生成不可控制,但致使意外产生的行为却有因可循,即归因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语文教师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了解学生心理,避免因心理差异而导致教学资源的流失。同时,语文教师需拥有处变不惊的态度、宽容的气度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注释:

[1]刘慧芬.让语文课堂成为教学机智的殿堂[J].文学教育(下),2007,(7).

[2]闫景秋.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

[3]宋德如,李宗胜.直面课堂尴尬——教育机智的表现及培养[J].教育探索.2001,(12).

【基金项目:河南省2017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专业化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应变能力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JSJYYB-027】

作者简介:耿红卫(1971- ),男,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为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国语文教育史、海外华文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