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时代”—家庭教育投资分析

2017-08-30 18:03
金融经济 2017年14期
关键词:家庭成本家长

(西安文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二胎时代”—家庭教育投资分析

辛萌张丹

(西安文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二胎政策的放开,无疑会对现行家庭投资模式起到冲击。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对教育投资构成的研究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以西安市的样本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在家庭收入不变或增加甚微时,是否进入二胎时代,家庭教育投资构成值得探析。

二孩;理性投资;教育成本

一、引言

2013年我国实行了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2016年我国全面迎来二孩时代。相较于独生子女时期,家庭对教育的投资比重一定会大大增加。正是强烈的教育意识觉醒,大多数家庭都积极投身于子女的教育之中。

家庭用于子女的教育投资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础教育投资即正常的学校教育支出包括学费、学杂费等;二是,用于提升综合素质和享受超优教育资源的投资,例如补习班、兴趣班,学区房等优越性支出。前一部分对所有家庭来说基本一致,但后一部分对不同的家庭决策就有很大变化。本文就以后一部分为着力点,浅谈家庭教育投资构成,分析家庭教育投资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在这个基础之上引入效用理论,在家庭收入不变甚至改变甚微的前提下,对是否进入二孩时代进行探讨。最后通过教育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高校和家庭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家庭教育投资项目

从1996年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收入的5.2%到如今的35.1%,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最大的投资项目。身处知识型社会的当代父母,对待儿女从追求数量上的养儿防老转变为对教育质量的追求,教育投资也在逐步攀升。然而应该认识到教育投资并不同于一般的消费投资,在这种模式下,决策者是父母,而真正的消费者是子女。决策的结果并不体现在决策者身上而是由消费者表现出来,大量资金投入并不能及时判断是否能带来预期的收益,这种主客体的分离直接导致了决策的不准确和盲目跟风的后果。在收入一定甚至变化甚微的情况下,不理性的投资势必会限制其他决策的产生。

(一)校外辅导班

根据《2015年中国教育行业白皮书》显示,当前,已有超过八成的家长,选择给子女报辅导班,其中,报一个辅导班的比例是17.06%,报两个的比例占到26.54%,三个的比例是20.85%,三个及以上的比例为18.75%。而仅有16.83%的孩子没有参加过校外辅导。未报辅导班的比例最少直接显示了当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依赖于校外辅导这一特点。其目的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迫于升学压力以校外“加餐”为主;另一种则是为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以兴趣培养为主。

1.学业考虑

为了更好的掌握知识也基于同辈压力,家长会选择让子女参加校外辅导,达到成绩提升获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的目的。

现以受教育阶段影响最大的高考成绩作为因变量,平均学期补课数量为自变量,通过100位已完成高考家庭的问卷调查,探究辅导班参与数与成绩的关系。将成绩分为一本线以上,一本线到二本线,二本线到三本线和三本线以下四个档次。以西安市新城区为范围调查结果如下图:

一本线上学生大都选择参加的科目在0—1门和2—3门,其中接近半数的是0—1门。而三本以下学生在3-4和4以上比例最高。可以得出,补习班的数量和成绩并不呈相同的增长趋势,即家长课外辅导班的投资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恰恰说明了家长投资存在盲目性,忽略孩子的实际情况安排补课,超负荷的强度反而产生不理想的结果。

按市场均价每科每学期花费2000元算,相比未补课和补课只有一门的学生来讲,每个学期要多出资在5000元以上。以y表示收入,教育投资量为q,价格为p,生活支出为z,影响z的变量是家庭的数量i,有公式

y=qp+z(i)

(1)

若y、p不变,q的变化与z呈此增彼减的增长趋势。由此家庭如果选择生育二胎,补课班的数量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综合考量,理性投资。

2.综合素质培养

从小就为子女报名智力开发班,兴趣班是新时代父母的特点。他们多在子女学龄前时期就对教育问题给予关注,早教也是整个教育产业正在崛起一域。二孩时代来临,新生儿数量激增,一胎没有参加过早教的家庭,二胎就是隐性的消费群体。早教市场根据其规模不同,每堂课150元到400元不等,每周按2堂课计算,一周就要花到300到800元,一年就是14400元到38400不等,取其均值,一年仅这项就要26400元。兴趣班也是重头,不少家长已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更多要求他们能全面发展。乐器、美术、舞蹈,跆拳道……不只是其中一项,更多孩子会到二至三项。

(二)享受超优教育资源

自1986年教育部下发的政策,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划分学区免试就近入学,住房与入学资格开始联系紧密。价格高昂的学区房,择校费也就应运而生。

以西安市中学为例,可以发现五大名校都聚集在碑林区四周,这一地段属于西安市核心区域,科技力量雄厚,房屋地价高昂。其中以最受西安市家长追捧的西工大附中的学区房“伊顿公馆”2010到2016年每年10月的房价走势来看,学区房相比西安市房产均值的匀速走向,其增长幅度更大,势头更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有时会看淡金钱,为了上好学校,不惜花高价购房的行为比比皆是。

“病态”投资行为形成于投资偏差,导致大量已发生成本成为沉没成本。沉没的成本我们无法追回,但就未来的家庭教育决策者应更多的关注投资与实际回报,从而做出更准确的投资。

三、教育投资与效用

从家庭教育投资的构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所有教育决策都最终指向一个目的,提高其到了工作年龄的再生产能力。这就促使了家长对孩子质量上更高的要求。

以C来表示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Q表示孩子质量,N表示孩子数量,Z表示生活支出,P表示支出价格,在工资不变或变化甚微的状况下,我们可以得到预算约束函数:CQN+PZ=I,进行教育投资的效用函数表述为U=U(N,Q,Z)。构造拉格郎日函数L=U(N,Q,Z)-λ(NQC+PZ-I),最优选择必定满足以下三个一阶条件:

δL/δN=δU(N,Q,Z)/δN-λCQ=0①即MUN=λCQ

δL/δQ=δU(N,Q,Z)/δQ-λCN=0②即MUQ=λCN

δL/δλ=QCP+PZ-I=0③

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相互影响都存在变量C,即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可以理解为每增加单位Q时,就会增加孩子的分配数量,提高抚养成本,即给一胎孩子高质量教育时,二胎教育也不能落后,这样会增加每个小孩的养育成本;而每增加单位N时,就会提高质量成本,即生了一胎后再追加二胎,就会提高二胎的质量,进而提高每个小孩的养育成本。

进一步假设C、Z、P和I都不变的状况下,只探究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就有数量增加,教育成本会上升从而降低父母要二胎的需求或是降低对质量的需求,成本降低进而有对孩子数量上的需求的结论。家庭每增加一单位N,都意味着对教育资源的稀释,从而获得的资源变少导致孩子质量的下降。这种不良的后果会使现代父母不选择生养二胎,而把家庭所能提供的所有资源都给予一个孩子。

四、有效降低教育成本的建议和意见

(一)缩小校际差距

择校费和学区房的火爆都是在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资源配置不合理的背景下产生的。校与校的差异有了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甚至是低等学校的区别,此时,政府应发挥其宏观把控作用,加大对一些老牌有资历学校的投资力度,如:西安市一中、市83中等,这都是原来知名度很高的学校,拥有同样优秀的师资力量积累了一定的口碑。只要政府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扶持这些没落学校,好好利用这些学校的底子使其再创辉煌,可以逐渐达到改善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分散5大名校的热度。

(二)对教师的源头进行把控

家长挤破头争名额送孩子进名校,名校也想尽办法从其他学校挖走优秀教师助力其教育垄断。如果政府能进行相关的政策限制,从行政上干预公办学校教师外流,严格公办学校的人事制度,使名校挖脚变得困难。就能很好的遏制周边学校变的更差的困境产生。这样本着学校的师资水平,家长也能减少无谓的教育投资。

(三)国家继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近来,我国家庭基础教育投资已经赶超国家投入,家庭成为基础教育投资的主力军。

虽然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基本上每年都在增加,但是跟迅速增长的GDP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且每年增速缓慢。而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补贴力度大,家庭只用承受很小的一部分。相较我国,公共教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补贴少,基本上家庭承担了较高比例的教育费用,这大大加重了家庭教育负担,超出了很多父母的承受能力。所以国家应加大这方面的支出比列,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贫困家庭补贴等各种能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项目,承担起教育投资的主要责任。

(四)提高理性家庭教育投资意识

作为教育投资的决策者,家长的投资理念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支出。所以家长要正视投资偏差的存在,功利心,攀比心不可过重,要充分观察孩子的特点,根据个人特点和偏好,适应性培养。不要盲目从众,追寻潮流,反而使孩子身心疲惫,投资得不到回报。掌握理性投资基本观念,培养健康的消费意识才是首要任务。使受教育者能够真正收获益处,使整个投资更加的富有效率。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投资与家庭是否选择生养二胎问题联系紧密。家长加大教育投资来增加孩子的再生产能力,家庭教育投资绝对值的增加又会加剧父母对于孩子质量的要求,结果为了能够生养二胎,只能从抚养及教育成本上进行控制。从国家来说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资力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从有关部门来看减少校际差异,营造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从家庭的角度,理性教育投资理念应该树立。

[1] 谢倩,吴亚凡.家庭教育投入研究进展综述[J].湖湘论坛,2014(06):74-79.

[2] 曲悦.中国教育资本投入结构研究[D].济南大学,2013.

[3] 张月云,谢宇.低生育率背景下儿童的兄弟姐妹数、教育资源获得与学业成绩[J].人口研究.2015(04):19-33.

[4] 甘宇.家庭收入、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城市家庭教育投资[J].广州大学学报.2015(03):60-63.

[5] 浮莉萍,王超,李琰.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5(05):100-104.

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二孩时代”西安城市家庭教育投资效益回报》项目编号16ST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家庭成本家长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