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贡献的社交问答平台个人创新行为研究

2017-08-30 23:13郭佳
现代情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

郭佳

〔摘 要〕 社交问答平台因满足用户对知识精准化与细分化需求,兼具社交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仍存在活跃用户少,知识贡献积极性不高从而难以激发知识创新等问题,因此研究社交问答平台个人创新行为影响因素,对改善平台服务有重要意义。以社会资本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基础,本研究从知识贡献角度建立了社交问答平台个人创新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乐于助人、知识自我效能和互动强度是影响社交问答平台知识贡献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用户个人创新行为。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增强社交问答平台用户知识贡献意愿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社交问答;知识贡献;个人创新;社会资本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结构方程模型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8.007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8-0049-08

〔Abstract〕Social Q & A platform become more favored as a platform for meeting the demands of knowledge accurac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users,while developing social relationship.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about active users are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knowledge contribution enthusiasm is not really high,so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stimulate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 on social Q&A platfor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platform servic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and self-determination,combing with previous research,a theoretical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explore the pattern that how the proposed variables impact usersinnovative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contributi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he survey,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ith 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 was employed to exam the research model and hypothe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joyment in helping others,the knowledge self-efficacy and the intensity of interac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knowledge sharing,then affecting the innovative behavior of user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knowledge sharing willingness of social Q&A platform users.

〔Key words〕 social Q&A;knowledge contribution;innovative behavior;social capital theory;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互聯网发展至Web2.0时代后,以BBS为代表的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单项信息服务已无法满足网络用户的实时性信息需求。依托大量具有专业背景的用户,社交问答平台开辟了具有时效性高、答案针对性强、个性化订制等特点的虚拟社区新时代。社交问答平台因其诸多优势受到用户热捧,以国内典型的社交问答网站“知乎”为例,截止到2016年底,知乎已拥有6500万名注册用户;日活跃用户量达1850万,2016年全年居民提出600多万个问题,涌现2333万个回答。但仍存在虚拟社区的普遍问题即用户参与度低,多数仅以游客方式登录或仅搜索浏览相关话题,在庞大的注册用户基数下,仅有338万用户在2016年对站内问题和话题进行过编辑。用户间的交互是网络社区存在的必要前提,而用户的知识贡献是网络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网络社区的核心价值之一[1]。知识贡献可以提升知识的使用效率,促使知识增值,推动知识创新。因此,以知识贡献角度研究社交问答平台的个人知识创新行为,有助于以用户为中心进一步改善平台服务,为用户持续创造便捷体验。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贡献影响因素业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很多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或自我决定理论进行研究,但是基于内部动机与组织社会化因素相结合对用户个体创新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从个人内在动机和组织社会化因素两方面,对知识贡献和个人创新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是对以往研究的一种发展与补充,也为平台管理者与决策者在制定平台进一步发展与改进的决策中提供理论指导。

1 理论基础和研究模型

1.1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最早出现在社会学领域,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为基本研究主题,因而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适用性。本文采纳 Nahapiet&Ghoshal 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思想,认为社会资本拥有的网络价值根植于社交网络中存在的内在结构、关系和认知资源,并且社会资本能够帮助组织成员获得个人收益并达到共同目标[2]。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3],是成员获得资源的基础。结构资源具有网络特征,诸如社交互动联结,联结强度和中心性[4][5]。认知资本维度在网络社区中主要指的是共享的语言和文字等解释交流资源的程度,促使成员形成共同认识,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目标。网络环境的认知维度包括共享字码与语言、共享情景[2]。关系资本在网络社区成员之间通过长期、反复交流与互动而形成[2],反映成员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包括信任、互惠、认同三个关键因素。

已有诸多学者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对网络社区用户行为进行了研究:Wasko&Faraj融合个人动机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通过实证对虚拟社区中个人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研究。研究显示,虽然知识贡献者没有受到直接的报酬刺激,但仍然有很多用户愿意共享知识,原因是用户认为其自身知识贡献行为有助于提高个人声誉,或成员对该社区有强烈归属感[5];Chiu等将社会资本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结合,探索了网络社区中社会关系、认同、信任、互惠以及共同的目标和愿望对知识贡献的数量与质量不同影响[4];吴琼、邓胜利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证实个人价值、声誉、组织认可感和成员间交互对虚拟社区中知识创新数量与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7];陈星等研究发现社会交互和社会信任对健康问答社区知识共享意愿影响显著,且社会信任相较于社会交互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8]。

1.2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由Deci&Ryan提出,是一种有关人类行为的动机理论,自我决定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与环境信息的基础之上,个体对行为做出的自由选择[9]。自我决定理论作为社会心理学中主要的动机理论,将行为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缺乏动机三种。Moller A C等认为在促进积极行为,改善个人表现和提高幸福感方面,内在动机比外部激励(如外部高压和奖励)更有效[10]。自我决定理论从自主、能力和关系三方面定义了内部动机需求[11],在这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个体的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内部动机将会处于主导地位持续作用于目标。因此,自我决定理论更加强调如何通过满足个体的内在动机需要来驱动某种特定行为,内在动机激励更容易促使个体从事一些自我决定的活动。因此,在社交网络平台这种外部激励被弱化的环境下,用户间知识共享的主要影响因素需要考虑个体的内部动机。

已有的动机理论对网络社区知识贡献影响研究主要通过内外动机结合,自我决定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结合进行。Wasko&Faraj通过声誉和乐于助人两方面研究了个人动机对知识贡献的影响[5];Jie Lou 等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自主、胜任、关系需求,从外部激励、学习和乐于助人等方面入手,研究了在线问答社区知识贡献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因素[12];Bock指出自我效能作为影响用户行为的重要内部动机,证实知识贡献自我效能对个体知识贡献行为有显著影响[13]。

1.3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本文聚焦于社交问答平台用户知识贡献及知识创新的研究,以社会资本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本研究的概念模型,探究个人动机因素与组织社会化因素对知识贡献以及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图1展示了本研究的概念模型。

1.3.1 知识贡献与个人创新行为

Amabile认为个人创新是一种新奇的想法、过程和解决办法,是一种综合的工作处理方法[14];Kanter指出个体创新行为是多阶段的复杂活动,多阶段包括新思路新观点的提出、寻求新思路新观点的支持者,以及将创意实践成产品[15];Scott&Bruce继承了Kanter的创新多阶段观点,提出创新行为包含3个主要阶段:①问题确立,包括产生新构想或创新问题解决方式;②为新构想或新方法寻求支持;③将构想产品化,推动创意扩散、使用,从而实现创新[16];Janssen以创新行为三个阶段为基础,设计了实证问卷测量条目,并证明了其有效性[17]。本文也将创新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创意产生、创意推广和创新实现,并引用Janssen设计的创新行为过程量化条目来测量用户创新行为。

知识贡献有助于知识在网络社区成员间流动,通过知识互动擦出新思路或新想法的火花,以激发个体的知识创新活动。Thompson&Heron研究发现知识共享对组织内员工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18];Plessis认为知识整合有利于个体的学习与创新,通过人际间合作使个体获取知识和技能,可以促进创新的成功实现[19];龚玉玲等认为知识创新不是一种简单的由发明到扩散的线性模式,而是不同主体和组织之间交互学习、相互作用的产物,创新结果会因主体、组织交互行为不同而不同[20];黄官伟研究了实践社区为其成员提供了自由与开放交流平台,社区知识创新的实现与社区成员的学习、知识交流与知识分享具有紧密联系[21]。在社交问答平台中,用户参与知识共享获取知识和技能,利用自己的知识背景进行加工与改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实现知识再发展,在此过程中产生对事物的新构想、新思路或解決问题的新方法。在创意产生之后积极获取社区成员对创意实践的认同,寻求创意实现的理论与工具支持,并最终实现创意在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本文就知识贡献对创意产生、创意推广和创意实现的影响程度提出假设:

H1:社交问答平台的知识贡献与用户创意产生正向相关。

H2:社交问答平台的知识贡献与用户创意推广正向相关。

H3:社交问答平台的知识贡献与用户创意实现正向相关。

1.3.2 个人内部动机与知识贡献

乐于助人的概念源于利他主义,Organ将利他行为定义为在处理组织相关任务与问题时帮助特定的人的一种自我支配的行为[22]。知识工作者会被相关的利他主义激发积极性该归功于他们有帮助别人的意愿。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关于内部动机的理解,乐于助人源于个体自发的内在动机,表现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满足了个人的自主需求。已有研究中显示,成员被内部动机驱动进行知识贡献主要是因为在知识追寻与解决问题带来了挑战与愉悦,以及他们享受帮助别人[23]。因此在社交问答平台环境中提出假设:

H4:乐于助人与社交问答平台的知识贡献正向相关

从内部动机的层面来讲,个人行为容易被个人在所处环境中的胜任感与自我决定感所诱发。胜任感或者自我效能是个体判断其在组织和处理某项任务的行动中能力是否达到特定的水准。个体的知识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所拥有知识能够帮助其完成某项工作的主观评估。知识自我效能感最明显反映在个体认为他们的知识可以帮助解决工作相关的问题并提高工作效率。Lin认为在组织环境中拥有较强自我效能的个体往往具有更加强烈的知识共享意愿,从而影响其知识共享行为[24]。Kankanhalli等认为自我效能于知识贡献而言是一种内在利益,当缺乏对组织有用的知识背景时,个体因认为其无法贡献对组织产生积极影响的知识而放弃交流,证实了自我效能对于知识贡献行为具有正向影响[25]。同时Wasko&Faraj在研究网络社区成员的知识贡献行为影响因素时,指出认知资本是对社区中参与知识共享有意义的知识资源,认知资本包含有个人的专业知识,要想达成对问答双方有意义的知识交换,网络社区用户应具备相应的知识[5]。由此我们提出假设:

H5:知识自我效能与社交问答平台知识贡献正向相关

1.3.3 社会资本与知识贡献

互动关系作为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的一种体现,已被诸多学者证实与知识贡献有密切关系。Tsai&Ghoshal[26]及Granovetter[27]均认为互动关系是信息和资源流的渠道,互动关系被描述为所耗费时间、情感投入、亲密性(相互依赖)、互惠的综合载体;Chiu等人在此基础上认为互动关系用互动关系强度衡量,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互动关系对知识共享数量的影响显著的结果[4];Blanchard等研究验证了在网络社区背景下,互动关系的紧密程度影响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态度,同时可以提高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8]。因此在社交问答平台环境背景下,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6:互动关系强度与社交问答平台知识贡献正向相关

依照社会资本理论关系维度的相关定义,关系资本是指成员对于其他成员或社区的熟悉、认可和信任,信任既是发展用户间关系的关键要素,也是构成用户间有效关系的产物。作为关系资本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作为自我决定理论中关系需求被满足,对于研究社区的知识贡献与知识创新有现实意义。信任对于人际交往情境下的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具有积极的效应。Ridings&D.Gefen等学者研究证实,信任是虚拟社区成员发起共享的最大影响因子[29]。Nonaka认为成员之间的信任可以为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的共享行为和知识创新提供一种良好的氛围[30]。因此提出假设:

H7:信任与社交问答平台知识贡献正向相关

关于关系资本的另一维度,组织认同是指组织成员在观念与行动等多方面与其加入的组织具有一致性,在组织中具有理性契约精神和责任感,以及对组织非理性的归属与依赖感。这种对组织环境的归属与依赖感可以促进成员产生对组织具有积极影响的行为。Chiu等研究认为知识分享主要受到个体的情感和关系因素推动,对于因人际关系建立的社交网络,情感的倾向会更加明显,社区认同会促进个体进行知识共享[4]。社交问答平台中的知识贡献一般来讲都是无偿的,是自愿式行为,因此有充分理由支持社区认可对知识贡献有重要作用,故提出假设:

H8:组织认同与社交问答平台知识贡献正向相关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设计

本文的测量题项均改编自已有文献的成熟量表,仅将调查背景移植于社交问答平台,从而保证调查问卷的效度。本研究的具体问卷设计和题项设置见表1,每个潜变量设置了2-4个测量题项。问卷中的测量题项均采用7点式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进行测量,从1—7区分被调查者态度强弱程度变化,1表示强烈不同意,7表示强烈同意。

2.2数据收集

在本研究正式进行数据收集前,研究者在社交问答平台的经验使用者中首先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预调研。随机选取了20位具有社交问答平台使用经验的用户填写问卷,并对问卷题项设置进行反馈。随后根据预调研参与者的反馈意见,笔者对问卷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尽量减少了在问卷正式投放过程中,由于问卷表达与描述等因素影响调查对象对问卷的理解。本次调研均采用电子问卷的形式,在问卷星(https://www.sojump.com/)网络问卷平台中设计并公布问卷。通过微信、QQ扫描二维码码或直接发送链接等方式邀请熟人和向各问答平台网友发邮件方式搜集数据。问卷于2017年1月进行投放,问卷开放回答时间持续8周,共有220人参与问卷回答,但因其中32人缺乏社交问答平台使用经验中止作答,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88份,实际有效问卷大于理论需要的有效样本量。调查对象的基本统计信息见表2。

3 数据分析

3.1 测量模型分析

在问卷回收完毕进行的数据分析中,通过计算测量模型的内容效度、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对模型有效性进行评估。由于本文的所有测量题项均改编自已有文献的成熟问卷,且在开始正式进行調研前做了预调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研究量表内容的清晰与表意准确,因此认为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从表3的测量值中可以看出,本文研究模型AVE值(平均提取方差值)均大于0.7,高于判别标准值0.5,显示本文的测量模型具有很好的收敛效度;表4显示了研究模型的潜在变量的AVE的平方根均大于潜在变量与其他潜在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表明本研究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效度[32]。

问卷的信度通过SmartPLS2.0软件计算得到的CR值(组合信度)和Cronbachs Alpha系数来衡量,如表3显示,该测量模型的所有CR值均大于0.9,高于标准值0.7[33];Cronbachs Alpha值最小为0.891,高于标准值0.7,表明本研究的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32]。

3.2 结构模型分析

本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法,即PLS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SmartPLS2.0软件对结构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中的t值计算通过Bootstrap重复抽样方法来检验,重复抽样样本数设置为1000[34]。图2结构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研究模型的整体解释力为0.629,0.624,0.525,均高于临界值0.4[32],表明本研究的研究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此外,研究模型中除H7,H8假设不显著,其他假设均得到支持,这表明个人内在动机中乐于助人与知识自我效能均对社交问答平台的知识贡献有显著影响,且通过知识贡献影响个人创新行为;社会资本理论中仅支持了结构维度,即互动强度对知识贡献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间互动越密切越能推动知识贡献意愿,进而催生新想法、新创意进而演化为一系列创新活动;知识贡献对于个人创新观点的产生、获取支持到创意实现均有显著影响。

4 研究结果讨论

本文从知识贡献视角出发,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从个人动机因素和组织社会化因素两方面,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社交问答平台用户的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模型提供了令人满意的解释力。

首先在社会资本理论维度中,仅互动强度(β=0.111,p<0.05)对知识贡献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个人创新行为。社交问答平台用户间互动越频繁、越密切,个体对知识贡献的倾向越明显。这与Chiu等研究结果一致,Chiu等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对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虚拟社区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与知识共享的数量呈正向相关关系[4]。社交问答平台用户倾向于与那些与自己保持紧密联系的成员分享个体的知识与经验。

与预期不同的是,信任和组织认同被证实对平台知识贡献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在社交问答平台环境中个体倾向于与其互动关系紧密、频繁的成员分享知识,而忽略了成员间的信任度,这与Chiu等的研究结果也保持了一致[4];另一方面,信任对知识贡献作用不显著的原因还可能是因为在社交问答平台环境中用户的感知风险度较低,成员间信任在低风险知识共享关系中并不是重要因素,Coleman认为只有在风险环境中我们才需要信任[35]。组织认同驱动用户进行知识贡献的作用被证明不显著,侧面表明了用户对平台的情感联系弱,归属感不足,产生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用户与社交问答平台的接触时间较短,使用频次不足有关,根据问卷对社交问答平台的经验用户调查(图3)可以看出,仍有大部分用户初始接触社交问答平台,使用经验不足。

其次从个人动机来看,乐于助人和知识自我效能均对知识贡献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用户的个人创新行为。乐于助人源于Organ利他主义概念[22],知识工作者会被相对的利他主义所驱动是源于他们帮助别人的意愿。已有研究显示,在企业环境中员工知识贡献的内在动机是由于智慧探索与解决问题是具有挑战性和愉悦性的,他们更享受帮助别人。Lin等的研究证实了企业环境中员工的乐于助人显著影响其知识共享意愿[24]。本研究探索了網络环境中乐于助人对个体知识贡献及知识创新的影响,是对原有理论的一种发展。同时乐于助人(β=0.607,p<0.01)相较于知识自我效能((β=0.208,p<0.05)和互动强度(β=0.111,p<0.05),乐于助人对知识贡献及个人创新的影响明显高于知识自我效能和互动强度,这是可以理解的,用户的内在动机是用户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在社交问答平台中用户参与问题回答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对知识的追求与答题的满足感、愉悦感。另外知识自我效能与知识贡献之间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也就是说社交问答平台用户对自己回答某个问题的能力越自信,其进行知识贡献的意愿也就越高。

最后本研究验证了社交问答平台中知识贡献对用户个人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在社交问答平台中,知识的交互、碰撞,既包含同一视角下的知识交流,也有不同视角的知识摩擦,加之个体个性特征差异化,必定能交流或摩擦出火花。知识贡献对从创意产生,到创意推广,到最后的创意实现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这与Plessis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Plessis认为知识整合有利于个体的学习与创新,通过人际间合作使个体获取知识和技能,可以促进创新的成功实现[19]。

目前,基于知识贡献角度对社交问答网站用户的个人创新行为的研究较少,大多数相关研究仅对虚拟社区中关于知识贡献的前因做了探索,以各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知识贡献的内外动机、个人特征、社会认知、期望确认等方面虚拟社区的影响因素,但知识贡献对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缺乏关注。本文同时从个人内在动机和社会组织化因素两方面基于知识贡献研究社交问答平台中个人的创新行为,是对相关理论应用的一种发展。本研究针对社交问答平台特性进行问卷设计,有助于平台管理者未来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规划和刺激用户的知识贡献和创新行为,保持平台活力。

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本文以个人内部动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研究社交问答平台的知识贡献和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但仍有其他外部因素如外部物质激励,以及个体性格特征如网络环境中与现实生活中的性格反差等,均可能对知识贡献和个人创新行为存在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会考虑引入新的变量,探讨其对社交问答平台中的知识贡献与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②在社会资本理论维度中,并未涉及认知维度的变量检验,这是基于网络普及的条件下,个体参与网络问答与社交是建立在基本的公用语言、符号基础之上的,这已是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礼仪,且平台成员之间跨越了面对面交流,忽略问答双方的及时接受程度;③本文的问卷样本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涉及的人群类别较为年轻化,学生群体较大,不过基本能代表网络环境中社交平台网民的行为。

5 结语

本文基于知识贡献角度,从个人内部动机和组织社会化因素两方面研究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证实了乐于助人、知识自我效能、互动强度对知识贡献有显著影响,给社交问答平台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5.1 兼顾平台成员的内在激励

实体社会中的道德原则同样适用于网络社会中,帮助人的愉悦感同样会对网络成员的行为产生影响,在网络社会中,个人动机仍是个人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满足参与者的内在利益应成为网络平台的一种激励措施。研究发现外部物质激励虽然能在短期内刺激社区的知识贡献,但要获得持续性、高质量的回答,社交网络平台需加强对参与成员的个人内在激励,如通过账号升级奖励、帮助感谢与点赞、知识贡献经验奖励等方式,满足平台成员对乐于助人的自我满足感、愉悦感追求。

5.2 重视知识自我效能对知识贡献的影响

已有研究显示,个体以往成功经验、社会劝说、他人示范效应等因素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因而为提高社交问答平台的用户整体能力需求,应多吸引多层次多专业的成员加入社区。当成员遇到熟悉的相关专业问题时,会更有信心回答其他成员的提问;同时平台管理者要鼓励用户多参与匹配其能力的活动,针对用户的个人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激发用户的自我效能。

5.3 提高成员互动频率,增强成员间联系

成员间的互动强度对知识贡献及个人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高的互动强度在满足自身的信息获取需求同时为他人提供帮组,提高了整个平台的活跃度,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扩展,加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与力度。如在平台管理者可以通过不定期投票推出用户感兴趣的话题,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回答;鼓励用户即兴发挥,记录与分享个人即使经验与见识;组织线上LIVE活动,通过直播形式进行实时问答。在提升平台的整体内容质量和对外形象后,将会吸引更多用户的加入,进而保持社区的持续性发展。

5.4 继续加强平台推广

除本研究回收的188份社交问答平台经验者的问卷外,还有32份没有社交问答平台经验的未完成问卷,侧面反映了社交问答平台的普及度尚待提高。平台管理者应该积极推广,通过广告、用户邀请、注册激励等方式,同时营造一个良好互助的知识交流氛围,使游客与新用户感受到良好的交流气氛,感知到能认识对自己的问题有帮助的人,从而增加成员对社区的黏性。

参 考 文 献

[ 1 ]邓胜利,周婷. 网络社区用户知识贡献研究进展[J]. 情报资料工作,2013,(3):36-40.

[ 2 ] Nahapiet J,Ghoshal S. 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

[ 3 ] Bolino M C,Turnley W H.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the Cre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Organiz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4):505-522.

[ 4 ] Chiu C M,Hsu M H,Wang E T G.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An Integr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ognitive Theories[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6,42(3):1872-1888.

[ 5 ] Wasko M L,Faraj S. Why Should I Share? Examining Soci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Contribution in Electronic Networks of Practice[J]. Mis Quarterly,2005,29(1):35-57.

[ 6 ] Hsu M H,Ju T L,Yen C H,et al.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Virtual Communiti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Self-efficacy,and Outcome Expect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7,65(2):153-169.

[ 7 ]吳琼,邓胜利. 虚拟社区中知识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图书情报知识,2011,(5):115-121.

[ 8 ]陈星,张星,曾淑云,等. 健康问答社区中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情报,2017,37(4):62-71.

[ 9 ] Ryan R M,Deci E L.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ocial Development,and Well-being.[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68.

[ 10 ] Moller A C,Ryan R M,Deci E L.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nsumer Decisions without Using Coercion[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2013,25(1):104-116.

[ 11 ] Edward L. Deci,Richard M. Ryan. The “what”and“why” of Goal Pursuits: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 Inq 2000[J]. Psychological Inquiry,2000,11(4):227-268.

[ 12 ] Lou J,Lim K H,Fang Y,et al. Drivers Of Knowledge Contribution Quality And Quantity In Online Question and Answering Communities[C]//PACIS. 2011:121.

[ 13 ] Bock G W,Kim Y G. Breaking the Myths of Reward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ttitudes about Knowledge Sharing[J].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2002,15(2):14-21.

[ 14 ] Amabile T M,Conti R,Coon H,et al. 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5):1154-1184.

[ 15 ] Kanter R M. Chapter 7 – When a Thousand Flowers Bloom:Structural,Collective,and Social Conditions for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6,10:93-131.

[ 16 ] Vakulov B G,Samko S G. Bruce,R.A.:Determinants of Innovative Behavior:A Path Model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in the Workpla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580-607[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7(3):580-607.

[ 17 ] Janssen O. The Joint Impact of Perceived Influence and Supervisor Supportiveness on Employee Innovative Behaviour[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5,78(4):573-579.

[ 18 ] Thompson M,Heron P. Relational Quality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in R&D Bas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rms[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2006,16(1):28–47.

[ 19 ] Plessis M D. The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Innovation[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7,11(4):20-29.

[ 20 ]龔玉玲,杨晔. 基于知识创新模式的知识体系演进特质[J]. 情报科学,2010,(9):1367-1369.

[ 21 ]黄官伟.实践社区的知识创新机制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6):184-186.

[ 22 ] Organ D W.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the Good Soldier Syndrom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8,41(6):692-703.

[ 23 ]Wasko M L,Faraj S. “It is what one does”:Why People Participate and Help Others in Electronic Communities of Practice[J].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0,9(2–3):155-173.

[ 24 ] Hsiu Fen Lin,Gwo Guang Lee. Perceptions of Senior Managers Toward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ur[J]. Management Decision,2004,42(1):108-125.

[ 25 ] Kankanhalli A,Tan B,Wei K K. Contributing Knowledge to Electronic Knowledge Repositori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Mis Quarterly,2005,29(1):113-143.

[ 26 ] Tsai W,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4):464-476.

[ 27 ]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481-510.

[ 28 ] Blanchard A,Horan T.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Social Capital[J].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1998,16(3):293-307.

[ 29 ] Ridings C M,Gefen D,Arinze B. Some 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f Trust in Virtual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2,11(3–4):271-295.

[ 30 ] Nonaka 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14-37.

[ 31 ] Senge P. Sharing knowledge[J]. Executive Excellence,1997,14(11):17-18.

[ 32 ] Straub D,Boudreau M C,Gefen D. Validation Guidelines for is Positivist research[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04,13(1):380-427.

[ 33 ] Fornell C,Larcker D F.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1):39-50.

[ 34 ] Chin W W. Issues and Opinions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 Embo Journal,1998,11(12):4261-72.

[ 35 ] Coleman J.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bile Agents. 1990.

(本文責任编辑:郭沫含)

猜你喜欢
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SEM的我国第三产业影响因素研究
企业高管社会资本、企业适应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