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历史现场的记录者

2017-08-30 00:30李辉
环球人物 2017年16期
关键词:张颖女皇江青

李辉

刚认识张颖时,她总说:“我又不是名人,有什么好写的。”的确,与许多声名显赫的人物相比,她算不上名流,然而,又有多少人拥有她那样特殊的经历呢?

1937年,15岁的张颖从广州前往延安,成为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的首届毕业生。1939年,她被选派至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以《解放日报》文化记者的公开身份,负责周恩来与戏剧界人士的联系,亲历了重庆文化界的剧变。在重庆,她与章文晋相识、相爱。1946年冬天,两人在南京梅园结婚。章文晋是周恩来的秘书兼翻译,在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来华调解国共关系时,担任三方或中共方面与美方谈判的主翻。他们夫妇一起亲历了国共停战谈判的全过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颖担任中国剧协书记处书记和《剧本》杂志主编,后来走进外交部,与丈夫经历了“文革”期间的外交风云。中美建交后,章文晋于1983年出任驻美大使,张颖同行,见证了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张颖以特殊身份亲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漩涡,在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中,有许多值得书写的故事。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年过花甲的张颖就以笔名发表了一篇长篇纪实作品,讲述“文革”期间轰动一时的“红都女皇”事件。

1972年,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的张颖,陪同美国作家维特克采访了江青,次年,一本影射江青的书——《红都女皇》,由香港流入大陆,被传为维特克所写,引起轩然大波。实际上,维特克所写的《江青同志》1977年才出版。张颖后来写道:“维特克的这本书与《红都女皇》风马牛不相及,但至今这件事仍是非颠倒,有些人甚至借此造谣生事,令人始料未及。”

第一次读这篇纪实小说,我觉得其中情绪化的戏剧效果过多,不是我所期待的纯粹历史实录性质的作品。但从具体国情出发,当时涉及上层政治交锋的作品,恐怕只能以“纪实小说”的形式出版。

张颖本人也意识到这一形式在表现历史真实方面的局限,因而在上世纪90年代,按照回忆录的形式重新记述了这段历史,即收录在《外交风云亲历记》中的第三部分《“红都女皇”真相——维特克采访江青的前前后后》。

我与张颖结缘正因为她这篇纪实小说。当时,萧乾先生建议我为王海容女士写一本传记。萧乾在担任中央文史馆馆长时,与时任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的王海容往来颇多。他不止一次对我说,王海容作为毛泽东的侄孙女,身份极为特殊,了解许多政治内幕,如果能够说服她,请她回忆往事,写一本她的传记,一定很有分量和价值。后来经过萧乾的介绍和疏通,多年保持沉默的王海容,同意接受我的采访。交谈了一年多时间后,我曾动笔写出了几万字,可越写越感觉到其中的难度,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把握如此重大的政治题材,更怀疑完全按照传主个人所述,是否能够确保作品的客观性。我意识到,要想真实地、较完整地描写传主所经历的时代,需要尽可能地采访与之有关的各方人士。而在张颖的那篇纪实小说中,时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的王海容恰好作为重要人物多次出现。为了写好王海容的传记,我第一次去拜访了张颖,并从此与她建立联系。

回忆往事,对于张颖,是新的尝试,也是一次重要的转向。数十年来,她在政治漩涡中主动或被动地旋转,晚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开始。她清醒地意识到,作为历史过来人,她有责任把亲身经历的诸多往事,真实而具体地告诉后人。

从张颖的回忆作品中,我们了解到诸多历史细节:如何在延安搭乘汽车;与博古、董必武等乘同一辆车前往重庆;年龄相仿的一群年轻男女,在重庆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和周公馆长大、成熟;彼此间爱情的悲欢离合,如何在政治大背景下铺陈开来……由于是历史现场的目击者,她所描述的上世纪40年代重庆左翼文化界对夏衍话剧《清明前后》的批评,60年代上演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曲折过程,江青到排演场直接指导样板戏的修改,都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着眼于具体细节的勾勒。从上层人物的积极参与和微妙心理,到当事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乃至自己身陷其中的是非恩怨,娓娓道来,有声有色。她在细节中触摸历史,历史也因此而愈加可信,愈加丰满。这些重大事件的回忆,无疑为20世纪中国戏剧史乃至政治史,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我所熟悉的不少文化界老人,特别是黄苗子、郁风等,早在重庆时期就与张颖认识,有时我们会一起聚会。张颖年过八十依然步履轻盈,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位老人。“别看我80多了,有人说从后面看,像是年轻人哩!”说起这一点,她总是颇为得意。她爱锻炼,每天打桥牌,散步一走就是几公里。她特别爱旅行,年纪大了,依然如年轻人一般渴望畅游天地间。她说:“我很多地方都想去,但人家一听我80多岁了,就不敢陪我去。其实,我比六七十岁的人强得多!”

张颖的年轻更体现在她的写作精神。人至暮年,对历史的看法,对一些重要政治人物的认识,很容易落入窠臼,难以改变。但张颖的思想与写作始终在不断深化。读张颖的作品,可以看出其写作思想的演变,愈到后来,笔锋愈加不落俗套,坦诚、大胆、有力。比如近几年她写龚澎与乔冠华,如实道来,不虚饰,不溢美,不扭曲,还原历史场景中真实的人物性格,读来令人可信。她写夏衍,从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几十年的个人交往,文坛、政坛的风云变幻,两相交融,坦诚而真实,令人慨叹。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我带着吉林卫视的“回家”剧组,陪同83岁的张颖前往重庆。每到一个地方,她都兴奋不已。面对摄影机,她对往事如数家珍:“总理呀,他就住在这儿,总理住这儿,就是这儿。我住在3楼,我在这儿。这边也有一个房子。不过这是总理和邓大姐住的。这下面是个小会客室……”

曾家岩50号周公馆,是周恩来以个人名义租下的一个院落,也是中共南方局在重庆的一个秘密办公地,南方局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就设在这里。张颖回忆道:

这个房子原来是隔成两间的,我就记得在这儿总理给我发脾气。就是这个桌子,夏衍那个剧本,他是写的上海,后来不大卖座。他(周恩来)说,张颖你怎么不写一篇呢?写一篇吧介绍介绍。我说好,我就应了,但过了3天我也写不出来。后来有一天我来找总理汇报工作,他就问我。他说张颖你的文章呢?我说怎么还记住了,没写。你怎么不写呀?我说不好写嘛——!写不出来嘛!一讲完我就跑出去了。

他一看我往外跑就火了,一拍桌子站起来了,给我回来,给我回来。你这么多年在这儿工作,这么一点组织性都没有呀?我是什么人呢?我是领导,能这么样吗?

当时我坐在这儿,眼泪好像直往下要掉。后来他就说,你还给我写,今天晚上就写出来。明天见报,就这样。

我心里觉得这不大讲理嘛,就跑出去了,就跑去自己的办公室,在办公室写起来。不管稿子写不写得下去,我还是一直写,一直写到时间很晚了,办公室只剩我一个人,还在那儿写。我心里挺委屈的。

后来有人上楼我也不知道。过了一会儿,有人站在我的后面。我没想到是谁,结果一看,哟,总理站在那儿。我就马上站起来了。他就按着我的肩膀让我坐下,坐下。他说这个有毛病嘛改了就好。怎么样呀写的?

我说写好了,但写的不好。他說好不好没有关系嘛。马上去叫通信员拿稿,明天见报。

发过的唯一一次脾气。

张颖晚年把很多的精力都放在出版工作上:《走在西花厅的小路上》《文坛风云亲历记》……鲜为人知的历史被她一一记录。我们在张颖的回忆中,走进纷繁如烟的往事,走进历史。

2015年12月,张颖去世,享年93岁,最终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张颖女皇江青
古人的春日美味时光
因式分解的常见应用
俄罗斯也有女皇吗?
毛泽东帮江青改文章
春天醒了
意义的猎手
江青破碎的“国服梦”
为江青服务,就是为我服务
江青的年龄以及入党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