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远站传输接入方案

2017-08-31 22:32王林郝亚飞王保龙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7年8期
关键词:拉远管孔配线

王林,郝亚飞,王保龙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哈尔滨 150080)

拉远站传输接入方案

王林,郝亚飞,王保龙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哈尔滨 150080)

目前4G网络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移动网络建设速度的加快,拉远基站凭借成本低,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工程建设方便的优势,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对如何为大量建设的拉远基站提供快速有效的传输接入方式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对于将来的4G拉远基站的大规模建设提供了参考模型。

拉远站;传输接入;光纤

1 拉远站的传统传输接入方式

拉远式基站凭借其成本低、适应环境能力强、工程建设方便的优势,在现在的无线网络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拉远基站对接入光缆的纤芯数量需求非常大。LTE系统非拉远站,每个RRU需求纤芯为2芯(宏站普遍建设2小区,需求3个RRU,即至少6芯),建站时由机房MU直接引出单条两芯或单条四芯光纤连接至每个RRU,再有MU通过2芯尾纤接入传输设备。而LTE系统拉远基站,覆盖同样3个小区,在远端天面至少6芯的光纤通过跳纤把相关数据传送到近端机房MU,再由MU通过2芯尾纤接入传输设备,如图1所示。

目前拉远站配套传输解决方案为直接从信源放一条光缆到拉远站,中间不设分纤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这种传输建设方式产生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1)点对点新建光缆的方式虽然不会占用主干配线光缆环的资源,但是占用了有限的管孔资源和杆路资源,而管道和杆路资源建设难度大、投资成本高,资源相对紧张。

(2)一般情况下这条光缆只能用于配套的拉远基站,难以为附近的其它业务共同使用。

(3)因目前建设拉远基站主要是覆盖偏远的盲点区域,区域内管道、杆路资源稀缺,需要建设的管道和杆路光缆较长,导致建设周期变长,影响基站开通实现。

图1 拉远站与非拉远站纤芯占用对比示意图

综上所述,目前拉远基站配套传输建设模式已不适应长期大量拉远站的建设需求,需要引入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案来解决拉远站传输接入的问题。

2 拉远站的新型传输接入方式

2.1 拉远站光缆与配线光缆融合建设方案

结合综合业务接入区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综合业务接入区光缆资源及末端成端资源的接入能力,统筹规划建设,使得综合业务接入区的能效发挥最大。可以考虑布放大芯数出局光缆,覆盖沿途,新增拉远站在大芯数光缆下线,同时利用综合业务区上联至分纤点的配线层光缆(少量站点),以节约管孔资源。

为解决拉远站对传输纤芯资源的巨大需求,同时提高管孔和杆路的使用效率。现提出将拉远站光缆与配线光缆融合为一起的建设思路,一方面实现一条主干光缆满足多业务接入,减少重复建设导致的较高投资成本,一方面节约了稀缺的管孔和杆路资源,满足网络的长期发展需求。如图2所示。

互联网业务、用PON接入的小微站,经配线光缆、主干光交、主干光缆上连至所归属综合业务区的OLT设备后,互联网业务通过BRAS设备接入到CMNet网络,小微站通过OLT设备上联到PTN。

数据专线业务、用PTN接入的小微站,经配线光缆上连至主干光交,再通过主干光交与基站段的联络光缆接入到PTN,最后由PTN完成接入。

室分的RRU、分布式小微站,经配线光缆上连至主干光交,再通过主干光交与基站段的联络光缆跳纤至所归属信源基站BBU节点,完成接入。

2.2 基站拉远光纤复用系统(PSBU)应用方案

在PSBU系统中,通过在BBU和RRU上使用配套的光模块,提供不同波长的业务信号。将承载各个波长业务信号的光纤,分别连接到BBU侧和RRU侧的光纤扩展器。两侧的光纤扩展器将不同波长的信号通过线路侧的一条光纤进行传输,从而节省大量的光纤资源。主要有两个应用场景。

图2 拉远站光缆与配线光缆融合建设示意图

图3 PSBU应用于RRU拉远示意图

应用场景1:BBU与RRU站点之间距离较远,大于1km,并且光纤资源匮乏地区,无条件新敷设光纤的场景,如图3所示。

应用场景2:室分拉远:对楼宇内布线,包括2G/3G/4G的RRU以及专线等占用了大量楼宇竖井资源并且新光缆难以敷设的情况。可采用PSBU解决方案,解决楼宇内竖井管道光纤不足的问题。该方式也适合于从BBU池(接入机房)向附近的几栋楼宇拉远覆盖,如图4所示。

图4 PSBU应用与室内分布示意图

PSBU接入光缆解决方案与传统接入光缆解决方案对比如下。

(1)工程施工方面:PSBU产品采用无源方式,可靠性高,环境适应能力强,能满足室内机框、室内挂墙、室外光交、室外挂墙、室外光分线盒成端等各种应用场景。

(2) 建设成本方面:在光缆敷设距离远、施工周期紧、无管孔资源等情况下,PSBU设备与光纤直驱方式相比,能避免重新布放光缆、物业协调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减少光缆敷设所带来的时间成本、沟通协调成本、以及管道施工光缆敷设的人力成本。

(3)维护可靠性方面:所安装的PSBU设备,与PON中的分光器类似,具有低插入损耗,光学性能指标优良,不影响光信号质量传输等特性。另外无需对设备进行相关业务配置,即插即用,在免维护的同时安全稳定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2.3 BBU拉远解决光缆纤芯的方案

新建4G基站上端节点已经形成环保护的情况下,采取将BBU+RRU同时拉远到目标覆盖区域进行基站建设。在此种情况下上端PTN至BBU之间使用2条纤芯,较原有BBU至RRU之间少4条纤芯,建设方案更加灵活快速。此方案从传输投资方面分析:前期工程中新建站总造价分为两部分,传输PTN设备和两段光缆路由,此方案实行可节约一台PTN光端机,节约一段光缆路由。如果新建站传输造价为12万元人民币,传输设备投资为4万元人民币,传输光缆段A为4万元人民币, 传输光缆段B为4万元人民币;采用BBU拉远之后,传输部分总投资为传输光缆段A为4万元人民币。比以往的建设方式节省了60%,如图5所示。

图5 通过BBU拉远解决光缆纤芯不足方案示意图

此方案的推出及应用,降低了建设难度、实现了灵活建设、保障网络安全、降本增效。但此方案中由于传输设备距离信源设备有一定距离,存在一定的网络风险。

2.4 建设BBU资源池的方案

选择机房空间、供电、维护等条件较好的基站,作为BBU集中放置的资源池,解决周边拉远站RRU放置的问题。结合拉远站规划的位置,在资源池基站周边的路口、街道合理规划光缆交接箱,由资源池基站布放大芯数光缆至光缆交接箱,便于拉远站光缆跳纤转接使用。从而减少多条光缆进出基站占用管孔资源。

3 结束语

通过文中对拉远基站传输接入需求及方案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拉远站接入方式对光缆纤芯的消耗量极大,需要不断的引入新的思路和方案来解决拉远站的传输接入方式。

[1] 苏剑钊. 加快移动FTTx建设中光缆交接箱的应用[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3(2).

[2] 余嗣兵. 在移动接入网中采用光缆交接箱的探讨[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6(7).

[3] 申海龙, 黄波. 拉远基站在4G网络建设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29):101-101

[4] 刘远胜, 冯庆勋. 移动LTE新建拉远基站配套传输方案新思路[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4(6):28-29.

Discussion on transmission access mode of remote station

WANG Lin , HAO Ya-fei WANG Bao-long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Heilongjiang Branch, Haerbin 150080, China)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4G network moves into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period. With the mobile network construction to speed up the remote base stations in low cout, strong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article on how to constr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remote base stations to provide fast and efficient transmission access several solutions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model for future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of 4G remote base stations.

optical fiber remote station; transmission access; optical

TN915

A

1008-5599(2017)08-0078-04

2016-12-27

猜你喜欢
拉远管孔配线
基于改进K-means聚类与分水岭的木材横截面管孔分割
一种快速检测管板管孔加工质量的工装
蒸汽发生器管板管孔锈蚀原因及控制措施
关于无配线车站码序设计方案优化研究
ZD6型道岔转辙机配线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补充作品之“虚”,发展学生素养
GPS拉远技术及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
关于低压锅炉对流管胀接技术规范的探讨
50Hz轨道电路配线测试工装技术探讨
轨道交通市域线越行站配线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