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大学和校友相互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

2017-08-31 02:09张健
教育界·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校友大数据大学

张健

【摘要】研究根据222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实际反馈信息,分别从性别、年龄、学历、毕业时间、学科门类、职业六个维度,具体分析了构建校友信息大数据和大数据服务校友自身发展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校友信息和校友服务两个具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难点和解决途径,提出这两个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是有可能、有必要的,为高校校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校友;相互信息需求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专项,项目编号:2016ZSY015。

一、调查研究背景

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均与校友工作联系密切。大学校友工作的发展目标,应当是通过强化大学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情感联络,创新校友工作方式,全力促进大学与校友、校友与校友的合作发展,从而实现合作共赢,多方受益。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环节是建立大学与校友之间及时、准确、有效、互动的信息沟通渠道。大数据平台为大学和校友互利共赢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次调查围绕构建具体化的校友服务和校友信息大数据平台,调研分析构建大数据平台影响因素,从而为平台构建提供参考,为大学和校友实现互利共赢创造可能的有利条件。

二、调研样本简介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768份,有效问卷2220份,问卷有效率为80.2%。其中,男性校友占51.4%,女性校友占48.6%。调查样本年龄、最终学历、毕业时间、专业学科门类、目前职业分布分别如表1-5所示。

三、调研样本的分析

(一)影响构建校友信息大数据的因素

1.影响校友提供信息的因素分析。调查样本中,有90.5%的校友愿意在承诺保护其隐私权的前提下向母校提供个人真实信息。选择不愿意提供信息的校友主要是:40岁以上的校友,专科生和博士生校友,毕业20~40年的校友,学习法学和医学的校友,党政机关单位公务员、私营企业员工、个体或私营企业主校友。

样本中,66%的校友愿意授权母校通过专业公司搜索大数据获取校友个人信息。选择不愿意的校友主要是:女性校友,20岁以下的和50~60岁的校友,尚未毕业的校友,学习农学和医学的校友。

2.影响校友维护信息的因素分析。调查样本中,有86%的校友表示愿意主动更新维护母校校友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分析校友选择不愿意主动更新与维护的因素,从性别维度来看,男性校友比女性校友高出2.7%;各维度选择比例最高的校友群体是:20岁以下校友,尚未毕业的校友,毕业30~40年的校友,学习法学的校友。

3.影响校友分享信息的因素分析。调查样本中,有71.4%的校友愿意帮助母校寻找并提供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中是同校校友的校友个人信息。构成28.6%的选择不愿意的校友群体的是:20岁以下校友,未毕业的学生校友,学习农学的校友。

样本中,校友不愿意向母校提供自己或身边校友的个人信息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还有9.1%的校友选择了“对母校没有感情”。经分析,性别维度上,男性校友“对母校没有感情”的比例高于女性校友6.66%;女性校友对“信息安全”的考虑高于男性校友6.84%;男性校友对“个人隐私”的重视高于女性校友3%。毕业30~40年校友,学习历史学 、医学 、艺术学的校友未选“对母校没有感情”。

(二)影响校友获取自身发展服务的因素分析

1.影响校友获取母校服务方式和途径的因素分析。调查样本中,校友选择获取母校服务的方式如下:选择“适当付费获取专业数据”的占33.5%,选择“以登录、更新个人信息等方式赚取积分换得优先服务”的占68.1%,选择“免费获取普通服务”的占43.6%。从性别维度分析,选择“付费获数据”和“免费服务”的,男性校友分别高于女性校友10.9%和5.2%,选择“积分换服务”的女性高于男性2.6%。

调查样本中,校友选择获取母校服务的途径如下:选择“邮件”的占51.2%,选择“QQ群、微信群”的占69.2%,选择“电脑终端校友系统”的占35.5%,选择“手机短信”的占25.8%,选择“手机终端掌中校友会”的占28.8%。从性别维度看,除了“邮件”“手机短信”两项男女性校友选择比例基本持平外,其余三项均是男性校友高于女性校友。其中,20岁以下的校友和博士校友未選择“手机短信”;学习艺术学的学校友未选择“手机终端掌中校友会”。

2.影响校友获取教育类数据服务的因素分析。样本分析中,男性校友选择“人文教育”“自然科学教育”“两性教育”的比例高于女性校友;女性校友选择“公民资质教育”“专业教育”的比例高于男性校友;其余四项内容男女性校友选择的比例基本持平。其中,20岁以下校友、博士校友、学习艺术学的校友未选择“人文教育”;20岁以下校友、博士校友、学哲学的校友未选择 “两性教育”;未毕业的校友、毕业30~40年的校友、学艺术学和哲学的校友未选择“生命教育”;博士校友、毕业30~40年的校友未选择 “公民资质教育”;博士校友未选择 “环境教育”;毕业30~40年的校友未选择“自然科学教育”。

3.影响校友获取科技类数据服务的因素分析。样本分析中,男性校友选择“学科科研导向数据”“科研成果交流”的比例分别高于女性校友13.23%、6.61%;女性校友选择“开放的科研平台”“科研技术支撑”的比例分别高于男性校友8.55%、5.1%。其中,毕业30~40年的校友、学习哲学的校友未选择“科研技术支撑”。

4.影响校友获取信息数据服务的因素分析。样本分析中,男性校友选择“学校自身发展信息”“档案馆可开放的档案信息”“政产学研合作信息”的比例分别高于女性校友7.77%、3.11%和1.49%;女性校友选择“学校购买的各类数据库”“图书馆的图书信息”的比例分别高于男性校友6%和2.41%。其中,20岁以下的校友未选择“政产学研合作信息”;未毕业的校友和毕业30~40年的校友未选择“学校自身发展信息”。

5.影响校友获取母校情结数据服务的因素分析。样本分析中,选择“与自身有关联的校友通信信息”的男女性校友比例基本持平;男性校友选择“校友重大发展信息”“校友捐赠渠道信息”“学校校友总会相关工作信息”的比例分别高于女性校友6.83%、4.89%和4.34%;女性校友选择“周年返校活动信息”“向校友开放的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服务信息”的比例分别高于男性校友9.63%和12.62%。其中,未毕业的校友、学习艺术学的校友未选择“校友捐赠渠道信息”;毕业30~40年的校友未选择“学校校友总会相关工作信息”;学习哲学的校友未选择“向校友开放的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服务信息”。

四、结论与建议

(一)校友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难点与解决途径

根据调查,绝大多数校友愿意向母校提供并主动更新维护个人信息,超过三分之二的校友愿意授权母校通过专业公司搜索大数据获取个人信息,愿意帮助母校寻找并提供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中是同校校友的校友个人信息,这为校友大数据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基本数据,也是校友大数据运行的基本软件保障,使构建校友大数据平台有了可能。

分析影响校友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因素,主要是20岁以下校友和50-60岁校友,尚未毕业的校友,毕业30~40年的校友,学习农学、法学、医学的校友,党政机关单位公务员校友,其中尚未毕业的校友影响最大,在三个维度上均有显现。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加强培育在校生的校友意识,并设计个性化的方案来吸引各个维度的校友参加校友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

从调查结果来看,校友愿意提供的主要还是身份信息、通信信息、在校信息等基本信息,校友选择更新维护个人信息的时间主要是“一个季度”和“一年”,校友更新维护个人信息的媒介主要是“邮件”和“电脑终端”,校友不愿意提供自己和身边校友的个人信息的影响因素主要考虑还是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所以,我们在构建校友大数据平台时,首要考虑的是信息的安全性和如何尊重校友的隐私,要通过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具体服务来引导校友提供全面信息,要引导校友认知并接受全媒体时代的多种信息获取且提供途径,要通过加强母校对校友的联系与服务引导校友积极维护和更新个人信息。

(二)校友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难点与解决途径

根据调查,在建设校友服务大数据平台中,校友乐于接受的是“免费获取普通服务”和“赚取积分换得优先服务”,更多选择的是通过“邮件”“QQ群、微信群”来获取母校的服务。主要影响因素如下:30-40岁校友和20岁以下校友,博士校友和尚未毕业的校友,毕业10-15年的校友,学习艺术学、历史学、哲学、农学的校友,党政机关单位公务员校友和外资企业员工校友。

调查显示,教育类数据服务中校友选择“社会科学教育”和“管理科学教育”的比重较大,科技类数据服务中校友选择“学科科研导向数据”和“开放的科研平台”的比重较大,信息数据服务中校友选择“图书馆的图书信息”和“档案馆可开放的档案信息”的比重较大,母校情结数据服务中校友选择“与自身有关联的校友通信信息”和“校友重大发展信息”的比重较大。主要影响因素如下:30-40岁的校友,硕士校友,毕业10-15年的校友,学习农学和艺术学的校友,外资企业员工校友。

校友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设计更多的“校友積分项目”,以积分项目加强和校友的联系,加大对校友的相应服务;要在确保常规媒体服务手段的同时,不断开发新媒体服务手段,引导校友通过新媒体接受母校的服务;要通过大数据具体分析不同维度的校友对校友服务数据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向校友推送相关信息,服务校友成长。

总而言之,根据调查分析,在校友和母校有相互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具体化的校友服务大数据平台和校友信息大数据平台是有市场、有需求,并且是有基础、有可能的。这两个大数据平台的构建,一定能为当今越来越受高校重视的校友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真正能使高校校友工作做实、做强。

【参考文献】

[1]胡琦,王海.校友档案管理互动网络平台研究[J].兰台世界,2014(2):10-11.

[2]刘媛.大数据时代高校校友资源开发运用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5(04):82-87.

[3]程姝.校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4.

[4]尚衍英.高校校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镇江:江苏大学,2013.

[5]高莹.兰州大学校友服务体系优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校友大数据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校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