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就是“硬通货”

2017-08-31 21:32张国刚
南风窗 2017年18期
关键词:西州绿洲西域

张国刚

汉唐时代,东西贸易中的硬通货是什么?这就是丝绸!汉代之前获取丝绸的主要交换物,是西域的宝石。汉代社会黄金流行,海昏侯墓中的黄金就是一个例证。这些黄金中的相当部分,就是从西域贸易而来,阿尔泰山号称金山,至少从汉代开始,就在这里大量开采金矿。唐代绢马互市兴盛,以良马换丝绸是官方丝绸贸易的主要内容。

两汉时期,因西域都护府和西域长史的设置,商道在汉朝的有力控制之下,中西贸易迅速发展,但这其中有很大部分属于朝贡贸易性质的“赐赠”行为,即汉朝廷以播扬威德为目标,屡派使节携巨额币帛赴西域各国送礼,或当西域使节来朝觐之时,以绮绣杂缯和金属赏赐。

汉朝的慷慨赐赠,大大刺激了塔里木诸绿洲城邦王公贵族的旅行热情,也带动了这些绿洲王国的兴盛。于阗王、精绝王(精绝国遗址在今新疆民丰县)曾多次带着使者和商旅到中原从事贡赐贸易,敦煌悬泉汉简中留下很多条楼兰、于阗、精绝、若羌、且末、扜弥等国来使过关的记录。

官方的频繁往来,使交通道路得到良好维护,自然也有利于民间贸易的蓬勃开展。中国商人在南北朝隋唐时期就已参与民间贸易,新疆出土的许多文书都记载了这一点。在西域的中原商贾,还以隔年收账的赊销方式,向当地居民出售丝绸,这不止是表明他们与本地居民的关系融洽,还表明他们在这些地方有长期固定的营业机构。不过,民间贸易总体上以西方商人为主。

“西域贾胡”的概念,在两汉时已深入中国各地。公元二世纪的罗马地理学家托勒密在《地理学》中引述同时期的提法,在汉唐时期的文献中屡见不鲜。古罗马地理学家马利努斯《地理学知识》记载称,一位名叫梅斯·蒂蒂安努斯(Maes Titianos)的马其顿商人曾同中国保持经常的贸易关系。梅斯本人虽未到过中国,他的代理人却经常组成商团从地中海之滨跋涉数万里到达“赛里斯国”的首都。

南北朝时期,北方政局趋于稳定,中西贸易再度兴盛,西域贾胡云集中原,长江流域也藉河南道与西域建立商贸联系,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区出土的此时期丝织品中有许多来自益州(今四川成都)。

塔里木周缘的绿洲城邦作为贸易中转站和集散市场而变得喧嚣热闹,绿洲居民之间以及农耕民族和草原民族之间的物资交换活动,也受到中西贸易的刺激而日益活跃,丝路沿途还出现专门的商业城镇,比如既是南道要冲又可连通北道的疏勒(今属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汉书·西域传》称其地“有市列”,即市镇上有按商品种类营销的店铺,显然是一个交易市场。于阗东西二城也十分兴旺,当地兼管市场交易的行政官作为汉朝的册封官员见诸史籍,即“城长”。

商业繁荣大大刺激了诸绿洲城邦的发展,人口增长可为一例,丝路畅通之后百年间,疏勒户数增加十倍以上,于阗人口增加五倍左右,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人口增加约70%。南北朝时期,由于贸易频繁导致的人口聚集,绿洲地带出现许多王城之外的新城镇,或作为各种长途货物的集散地,或作为本地居民的初级农牧市场。至唐代,北道(天山北道)沿线因同样理由而出现一系列新城。而商人开始成为一些城镇的重点征税对象,交易税列为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比如在铁勒控制时期的高昌和麴氏高昌(今新疆吐鲁番)。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平定高昌,改置西州,又在可汗浮圖城置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西域变为唐朝的郡县,丝路更是空前繁荣。西州市场上有各种分类专营店铺,如谷麦行、米面行、果子行、帛练行、綵帛行、铛釜行、菜子行,同时交河郡(即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也出现了行会组织。

位于交通枢纽的楼兰故址(今新疆若羌县北)及其西边的营盘遗址、精绝国所在的尼雅遗址,都出土众多各朝代的精美丝织品,足可作为当日丝路贸易的见证。到了唐代,随着中原丝织业的进一步繁荣,各地名产都汇聚西域,源源不断地从西州输往天山南北以及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周缘。

猜你喜欢
西州绿洲西域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绿洲里的老先生
沙漠绿洲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唐代西州粟特人贸易活动考索
留一片绿洲 此处肾好
心中有块美丽的绿洲
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