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篇”文章 破解“三农”难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讲话精神的几点体会

2017-09-01 16:05郑久坤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畜牧业 2017年16期
关键词:土地农民农村

文│郑久坤(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做好“三篇”文章 破解“三农”难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讲话精神的几点体会

文│郑久坤(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一、做好“地”文章,切实维护农民的财产权利

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社会,地的问题贯穿中国社会历史。总书记说: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要抓紧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1.土地权属的不稳定性,弱化了土地的财产属性,限制了土地的增值功能。农业生产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生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必须要将资源要素配置最优化。我国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由于承包经营有一定的期限,在村级集体里有权属变动的可能(经济学上谓之风险),无法满足长期生产稳定投入所需要的时间保障,其要素属性难以有效发挥,制约了资源配置能力,导致生产效率的不确定性。现代农业中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释放土地要素资源的属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就是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赋予农民以稳定长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让土地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土地的产出效益和农民财产性收入。

2.释放土地潜在属性产生的级差地租,在土地权属确定的情况下,有利于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巨大潜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城镇用地国家所有。城镇土地天然的高地租,而农村土地必须通过转化为国有土地,才能进入土地交易市场而获得较高的级差地租。由于土地市场的国家垄断,无形中市场化发现的地租价格,却被人为地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地租的剪刀差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对农民农村的重要资源占有。在国家土地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更是加大了这种利益分配的极端不平衡。这种两级所有的机制,决定了土地的社会属性的地租级差。除了自然地租的差异外,这种级差地租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其蕴藏着的巨大经济财富应当更多地惠及农民。同样国家以粮食安全的名义,实行土地用途管制,限制土地经营权的交易只能在农业领域中进行,而在同样的土地成为国有收储土地后,却可以在工商住宅等领域中相对较为自由地转换,形成的巨大利益是农村反哺城市的具体体现,这种逆向流动导致粮食生产县财政困难、农民增收缓慢。因此,必须按照总书记讲的:在政策上,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不让种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

3.土地权属的稳定,有利于提高土地规模经营程度,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在农业内部生产中,土地权属的确定,将有利于土地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变换,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提高科技、管理、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农业领域中的聚集度,有利于土地向熟练劳动者的流动,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让土地的集约化生产成为现实。同时加重职业农民对土地的珍惜和重视程度,增强养地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提高农民在农产品供求关系中的话语权,在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更好地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4.土地权属的确定,将在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上,凸显平等主体的利益交换,更好地保护农民、集体和个人的财产权益。土地权属确定后,根据高斯定理,可以在不同土地市场之间实现平等主体的交易,更好地发现土地价格,通过公平市场交易,将更多的土地增值效益在不同主体中公平分享。无论是集体土地、农民的宅基地还是农民承包的土地,都会通过权属明确而保障其财产属性的充分尊重和实现。

当前,安徽省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省份,应当说肩负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更好增加农民财产收益的重要任务,具有长远和深刻的意义。一部土地的历史说到底是如何让土地增加更多的产出效益,以及增加的效益如何公平分配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已经下决心更好地保护农民的财产权益,我们作为“三农”工作者,应当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英明决策,更好地保护好发展好农民的财产权益,如同城里最大的资产是房屋,而农村农民最大的资产就是土地,应当理直气壮地维护好农民土地的财产权益。

二、做好“村”文章,维护好农民的人身权利

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

1.家族聚居的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扬长避短建设新农村是关键。村民同姓聚居是中国乡村的特点,在封建时代通过乡绅治理,能有效保持社会稳定,但是不太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管理的推行。如何扬长避短,需要加强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目前在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保留下的村落传统文化的成分依然存在,这些构成了家族治理的文化血脉,也成为亿万农民工返乡除城里安家困难之外最重要的动力源泉。家族治理、基层党建和村民自治,一同构建稳定基层社会的基石,在三者关系协调的情况下,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才有可能。三者无法调和的情况下,村级集体的经济功能流失,而社会治理和稳定的功能在上升。农民不得不用脚投票,成为进入城镇的农民工。

2.在没有产业支撑的情况下,乡村的没落将不可避免。新农村建设需要理清乡村建设的经济思路,乡村的延续和传承,产业支撑是基础。乡村的产业发展取决于村落的开放度,如果村落具备了吸收外来资源进行整合发展的能力,乡村才能振兴和繁荣。而经济发展,导致外来人口的增加,弱化家族治理,增强民主管理民主治理的功能,将快速实现村庄的现代化。如果没有产业支撑,村落空心化不可避免,这时候,一方面需要城市开放的功能,降低人口迁徙的成本;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并村杂居,提高人口构成的多元化,从而弱化家族治理,提高其社会治理的功能。

苏婷婷在前面,杰克跟在后面,杰克不解地:婷婷,你听我说,我没想到会是这样。苏婷婷面无表情:我说过了,你这一套对付我可以,对付我爸不行!杰克耸耸肩:我搞不明白?难道你不是你爸生的?苏婷婷停下来,转过身无奈地:杰克,要不咱们分手吧?杰克愣了,严肃地摇着头:N O N O!婷婷,我爱你,真的爱你!用中国话说,海枯石烂!天长地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还作比翼鸟。说着,他伸开胳膊,做出飞鸟状。苏婷婷上前搂住他的脖子,杰克顺势把她抱起来,向前跑去:咱们飞了!

3.新农村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要立足于乡村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的发掘。主动积极地融入市场经济,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书记强调新农村建设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

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就是把现有的乡村按功能进行分类:城郊型产业对接型,通过土地的开发利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多功能文化休闲旅游型,通过挖掘其文化内涵,发挥其文化和旅游功能,成为休闲农业体验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通过规模经营,提高产品的集聚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产出效益;产业发展型,通过发展特色产品加工业,就地实现工业化智能化,形成产业特色村;生态风貌保留型,保留其传统的农耕文化特色,不做过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着力提高人居生活舒适度。

做好乡村分类,巩固其产业特色,遵循村落发展规律和农民增收要求,更好地促进其发展。让村落既有保护,又有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有传统风貌,又有现代元素。

三、做好“人”文章,维护农民的平等权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地域辽阔,农民居住分散,乡情千差万别,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要形成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合力,努力让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农村离不开人,无论是离开的还是留守的,不解决人的问题,“三农”工作就无从谈起。

1.农村人口的减少,乡村空心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西方发达国家的显著标志是农业从业人口占比较低,农村人口比重在总人口的占比较低。在邻近我国的日本和韩国,其首都圈都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城镇化率都超过70%以上。村落空心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铁律。安徽省城镇化率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农村农业从业人员中的青年人越来越少。呈现出两个“很低”的特点:一是80后农村居民身份的人员,懂得农业生产技能的比例已经很低;二是80后农村居民居住在农村的人员占比,也已经很低。

2.尊重农村人口的转移权利,加快实现人的城市化是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必须要走的道路。

人生而平等,不因其居住地和父母的职业而不同。将农村青年束缚于土地之上是不现实的。农民由乡村而入城市尽管付出的代价高昂,但是这种平等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上一代农民工在经受巨大的牺牲后,留在城里的很少,但是他们的后代因为获得更多的关于城市的信息,增添了他们留在城市的决心和信心。实现人的城市化,关键是降低农民工后代进入城市的门槛,努力减少农民工的后代需要奋斗18年,才能与城里人平等坐在一起的尴尬。

3.让农民工后代平等地进入城市,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增强其进入城市后的生产生活技能。这些年来,国家开展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效果正在得到显现,尽管职业选择上存在着由于教育的起点不同而产生的不平等,但是至少在农民工后代进城的过程中,他们不再需要像他们的父辈当年那样颠沛流离。现在国家致力消除身份差距的政策不断出台,也将加速维护农民工后代的合法权利,让他们更好地更平等地融入城市生活。人的培训还包括还原农民的职业属性,让城里人、农民工后代和有志于农业生产的其他青年人进入农业职业领域,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尊严感和获得感。

4.努力做好贫困人口的扶贫工作,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的群众。农村贫困人口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生活还较为困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突出特色产业扶贫,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小康的道路上不掉队一个人。这是需要政府加大投入、重点扶持的领域,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是社会政策兜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农民平等权利的具体体现。扶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只许赢不许失败。就像总书记说的那样: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

总之,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关于农村改革、“三农”发展的论述博大精深,系统全面,自己的体会只是点滴皮毛,难以全面深刻,今后还将继续学习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来,多在主动消除城乡二元差距,多为农民利益鼓与呼,多在扎实地做好“三农”工作上下工夫。

猜你喜欢
土地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爱这土地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分土地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