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空间溢出与产业结构升级

2017-09-01 00:22
关键词:外商产业结构升级

方 悦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外商直接投资、空间溢出与产业结构升级

方 悦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和质量难以保证,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采用我国30个省2003-2015年面板数据,建立空间动态杜宾模型,运用广义系统矩估计和溢出效应分解,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及其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受自身产业状况的影响;FDI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但短期内不利于邻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长期内不利于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引进外资时,需要合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作用于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升级;空间动态面板;溢出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进外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一方面缓解了我国资金短缺问题,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企业的基础创新以及政府财政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外商投资的结构和质量难以保证,各地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外资引进,却忽视了本地区的经济特征,大量粗放型的外资引起当地环境恶化,外资利用效率低下,挤压本土产业的生存空间,外资企业多数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虽然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一旦不合理将阻碍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度,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我国自1993年就成为外资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在引进的过程中是否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学者和政府关心的问题,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论证,但是多数从理论和实证上进行检验,却忽视了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空间效应,某一地区引进外资对于自身发展和邻近区域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在长期和短期内影响程度和效应如何,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将空间效应中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解为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以期为我国合理利用外资提供技术依据。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展开了广泛论证,在外商直接投资(FDI)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上,主要围绕FDI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效应和制约因素。认为FDI可以建立起发展中国家初始阶段缺乏的产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影响资源配置等(Ratnasingam J.etal,2016; 王洛林等,2000a,2000b)[1-3];但是引进FDI的国家和区域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产业转移的接受能力和技术扩散效应是存在较大差别的(Y.Feng et al),[4]且外商投资的结构不合理会挤压本土产业发展空间带来不利影响。Blomstrom.M(1989)[5]运用1965-1984年墨西哥的数据研究FDI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时,发现FDI促进了墨西哥产业部门内部的升级。

石卫星(2015)[6]运用2005-2014年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大量外资涌入江苏带来的影响,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不平衡的特点,由此带来产业结构的不平衡问题。桑百川等(2015)[7]发现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外资流入的结构发生改变,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制造业FDI的下降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发生。赵新泉(2015)[8]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企业出口是否存在挤压效应展开论证,发现外商投资带来的示范效应作用要大于挤压效应,但是这一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政府应该对外商投资进行合理的结构和区域分布引导。钟道军等(2016)[9]利用索罗剩余法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技术进步的影响,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正面影响要远远大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宋维佳等(2016)[10]在“一带一路”我国进行开放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研究各区域外商投资的异质性,发现工业化水平也是影响外商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东、中、西部的外商投资有效存在明显差别。张翠局和张宗益(2015)[11]运用空间静态面板计量模型的方法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特征,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现有结论普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和溢出效应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扩展研究。首先,建立基于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的空间权重矩阵,讨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关联;其次,建立空间动态杜宾模型,考虑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是在已有产业状况的技术上进行,外部冲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是一定时期内才能起到作用,根本决定还是本区域的产业状况;最后,将空间效应分解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特别是外商投资的短期溢出效应和长期溢出效应,为理解外商投资促进产业升级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2 空间相关性检验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中的全域空间相关性和局域空间相关性指标,全域空间相关性的测度指标一般使用Moran's I和Geary's C:

(1)

(2)

(3)

根据公式(1)和公式(3)对产业结构升级指数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Moran's I和Geary's C的检验结果都显示产业结构空间相关性的存在,Moran's I的范围在-1和1之间,大于0表示正相关,越接近于1表示相关性越高,Geary's C在取值范围为[1,2] ,小于1表示存在空间相关性,图1报告了Moran's I的检验,可以看出2003-2015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基本大于0.1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性越来越高,因此空间相关性检验显示,建立空间模型具有合理性。

图1 2003-2015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Moran's I值

3 实证分析

3.1 模型建立和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因此建立产业结构升级指数为因变量的基本回归模型:

ISY=α0+β1fdi+ε

(4)

其中,ISY为被解释变量,α0为常数项,fdi为外商直接投资,β1和ε为待估参数和误差项,根据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如果不考虑空间因素直接进行回归,可能导致模型回归结果有偏,因此在模型中需要加入空间因素,空间因素加入的不同,常用的空间面板模型主要有三类:空间误差模型(SEM)、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一般而言,空间杜宾模型相对于空间误差和空间滞后是更为一般的模型形式,可以转换为这两种模型,而且对于空间溢出效应的解释需要依靠空间杜宾模型,因此本文选择空间杜宾模型作为基本归回模型,另外得到更加准确的估计结果,加入控制变量X,假设控制变量的待估参数为β2,为了模型表示的简单化,暂时将fdi并入控制变量X,建立以下模型:

ISYit=αit+δW·ISYit+ηW·ISYi,t-1+β1Xit+β2WXit+vit

(5)

模型(5)为一般形式上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可以转换为模型(6)的空间滞后模型和模型(7)空间误差模型:

ISYit=αit+ηW·ISYit+δXit+μit

(6)

ISYit=αit+δXit+ζμt-1+λWμit+φit

(7)

本文考虑产业结构升级最根本的影响来自于产业部门已有的产业状况,因此加入因变量的滞后项和空间滞后临近项,得到空间动态杜宾模型:

ISYit=αit+τISYi, t-1+δW·ISYit+ηW·ISYi,t-1+β1Xit+β2WXit+vit

vit=ρvi, t-1+λWvit+μ+εitlN+εit

(8)

μ=κWμ+ξ

以上各式中,δ为空间自回归系数,τ、δ和η为待估系数,λ为空间自相关系数。

本文的控制变量X主要有:城市化水平(ur)以各省的城镇化率来表示;基础设施(infra)采用人均公路里程来表示;外贸依存度(ftd)表示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人力资本(edu)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政府规模(gov)表示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表示政府的市场引导。本文选择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重庆和四川合并,包括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构建的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6),表1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1 主要变量统计性描述

3.2 基本回归结果

按照Elhorst(2003)[12]的研究结论,研究特定地区的固定效应模型要优于随机效应,因此本文的估计采用双固定效应,进行估计得到表(2)的估计结果。

表2 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

注:表中“***”,“**”,“*”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

根据表2,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产业结构升级最主要的动力来源于其自身的产业状况(ISYt-1),可以看到上一期产业状况对本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达到了0.9227,意味着上一期产业结构每变动一个百分点,会引起本期产业结构升级变动0.9227个百分点,因此各地区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结构的升级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切忌盲目引进产业,不适宜的产业调整会严重损害本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本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具有促进作用的,fdi的系数估计为正,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意味着其每变动一个百分点,会引起产业结构上升0.0243个百分点,相比于ISYt-1的影响,这一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明显要小很多。说明各地区引进外资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本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但是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并非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说是产业升级“锦上添花”的作用,盲目引进外资,破坏的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大得多。

(3)从控制变量上来看,除基础设施水平(infra)对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系数估计为负外,其他系数估计均为正,这说明,以公路里程表示的基础设施水平并不能直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根据产业结构升级的特点,产业结构是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公路设施的完善可以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却不一定有利于产业部门的转移。城市化(ur)的进程是伴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为产业的集聚提供有力的支撑,农业对于人口集聚的要求较低,人口的集聚降低了产业的成本,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城市发展带动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迅速扩张。educ带来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企业得以应用较为先进的产业技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工业水平和服务业的消费水平,一般而言,人口素质越高的地区,居民对于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要求越高,第三产业也就越发达。gov表示了政府对于产业政策的引导,政府的财政支出形成生产力,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引导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

3.3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计量经济学对于经济现象的解释一个明显优势是空间效应的引入,在空间杜宾模型中,存在两种空间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直接的影响,这与一般回归的系数估计原理是一致的,但是结果却不同,这是因为同时存在溢出效应(也称为“间接效应”),溢出效应的含义是,本地区某一个因变量的变化不仅会对本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还通过相邻关系,导致邻近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这一变化会再次反馈到本区域,再次影响本地区的产业升级,直到反馈效应消失,将模型(8)写为以下形式:

ISYit=(I-δW)-1(τI+ηW)(ISYi,t-1+(I-δW)-1(β1Xit+WXitβ2)+(I-δW)-1vit

(9)

对模型中第k个单位求因变量ISY期望值的偏导可以得到如下空间效应的计算公式:(Elhorst,2015)[13]:

(10)

(11)

(12)

(13)

表3 变量的空间效应分解

根据表3可以看出:

(1)fdi短期内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的直接效应,这一效应的估计值为0.0142,说明在短期内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短期溢出效应的估计为-0.0045,不利于邻近区域的产业升级。其含义是本区域引进外资,直接促进了产业升级,由于外资企业的存在,邻近区域大量的资本和劳动流入到本地区,有利于本地区发展,不利于邻近区域产业升级。但是长期来看,结果相反,长期内外商直接投资不利于本地区产业升级,这是因为我国引入的外资企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有利于产业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但是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外资企业是国外设立的分支公司,本身不会进行任何的产业升级,这就导致人才和资本的流出,有利于邻近区域产业发展。总效应来看,外商投资有利于产业升级,短期和长期总效应分别是0.0097和0.0417,说明外商投资要合理引进,并进行适度规划,将外资引导到有利于本地区的产业发展上来,同时最大限度地削减来自邻近区域外资引进的不利影响。

(2)从控制变量来看,人力资本的长期和短期溢出效应为负,这是由于本地区人力资本提高,会吸引邻近区域产业的转移,并引起本地区产业的合理化发展,因此对本地区产业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间接地削弱了临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人力资本基础。政府规模(gov)短期内有利于本地区产业发展,长期内有利于邻近区域,这一估计是根据历史数据得出的结论,说明在数据样本期内,政府的不合理规划在长期内损害了产业升级,因此政府对于产业的调整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同时建立政府间的合作机制,邻近区域政府相互协调,降低政策失误造成的经济影响。城市化水平(ur)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但是地区基础设施水平(infra)的空间正向外溢效应更为明显。

4 主要结论

本文根据我国2003-2015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数据,建立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并对变量的短期直接效应、短期溢出效应、长期直接效应和长期溢出效应进行了分解。研究表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自身产业状况,FDI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但是短期内不利于邻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长期内不利于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政府规模(gov)短期内有利于本地区产业发展,长期内有利于邻近区域;人力资本的长期和短期溢出效应为负,存在“人力资本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引资能力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FDI长期和短期内的总效应分别是0.0097和0.0417,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外资的引进;但是历史数据的结论表明,我国目前的外资引进在长期内产生-0.6803的直接效应,说明FDI结构尚不合理,需要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我国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本,承接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大量的外资企业撤离,虽然造成了我国经济的暂时波动,但是也提供了我国承接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历史上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相关的产业发展需要政府进行合理引导,本文研究发现,政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发展,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由于政府政绩考核等原因,现行的部分政策更加关注短期效应,政策在短期内有利于产业升级,又存在“以邻为壑”的局面,但是在长期内,却损害了本地区的发展,这一局面的改变需要进行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更多的是进行产业政策引导,完善外资引进的制度和法律建设,使得我国政府在经济建设中为推动产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配套基础设施

人力资本对于本地区产业发展具有绝对的促进作用,目前来看,人力资本总效应尚未在产业升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地区人才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本地区的生产效率,也会吸引邻近区域的产业转移和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随着经济形式的转变,未来在吸引外商投资的因素中,人力资本是具有绝对优势的“软实力”。另外城市化水平等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不断推进,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发展,产业升级的多种因素共同发展的结果,只有在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同时加强的基础上,外资引进和产业升级才更具有竞争力。

[1]Ratnasingam J, Ioras 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dded Value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Practices in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The Case of Malaysia and Vietnam[J].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 2016, 11(4):464-474.

[2]王洛林,江小涓,卢圣亮.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下)——以全球500强在华投资项目为主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0(5):5-10.

[3]王洛林,江小涓,卢圣亮.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上)——以全球500强在华投资项目为主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0(4):5-187.

[4]Feng Y, Han Y. Comparison on Inward FDI and Its Industry Struc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cia Service Industry[J].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2016:179-193.

[5]Blomstrom M, Wolff E 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Productivity Convergence in Mexico[J]. Working Papers, 1989.351-475.

[6]石卫星. 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15(5):28-33.

[7]桑百川, 张乃丹, 任苑荣. 中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下降的原因、影响和对策[J].国际贸易,2015(4):11-14.

[8]赵新泉.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内资企业出口的影响:挤出还是引致[J].上海经济研究,2015(10):76-86.

[9]钟道军, 李子美, 张爱儒. 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17):128-130.

[10]宋维佳, 刘丹阳. “一带一路”国内核心区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异质性——基于东、中、西部的比较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6(9):38-47.

[11]张翠菊,张宗益.中国省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研究,2015(10):32-37.

[12]Elhorst J P.The Mystery of Regional Unemployment Differential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Explanations[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03,17(5):709-748.

[13]Elhorst J P.Dynamic spatial panels: models, methods, and inferences[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ystems, 2012,14(1):5-28.

Class No.:F062.9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Spatial Spillover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Fang Yu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00,Chin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promoted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d influence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With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in 2003-2015 in China, the dynamic Doberman model, we made a generalized system torque esti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 its spillover effect in China.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influenced by the industry structure itself and the FDI can promotes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but it is neither conducive to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neighboring region in the short term, and nor is in the long term for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is region. It is necessary to guid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FDI;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patial dynamic panel; spillover effect

方悦,在读硕士,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15级产业经济学专业。

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编号:ACYC2016017)。

1672-6758(2017)08-0052-6

F062.9

A

猜你喜欢
外商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回暖与升级
谁是冒牌外商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基于“两基准”理论新解释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