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2017-09-01 00:53雷燕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体系工程专业

雷燕

(莆田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雷燕

(莆田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构建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目标提高学校的社会竞争力和认可度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我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从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基本架构方面,提出了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措施,以期为我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1 前言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接受工程师的基本素质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和实务运作、房地产投资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地方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工程承包企业、设计单位、监理公司和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房地产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工程造价与投资咨询公司、建设单位.工程管理是围绕工程活动过程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其研究和解决的是工程技术活动所涉及的管理规律和问题,具有鲜明的务实性和应用性特征.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应对工程实践提出的挑战,工程管理教育需要从系统性和学科体系出发组织专业教学,解决理论知识与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实践教育环节,验证和巩固学到的理论与知识,因此,研究和完善作为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环节中极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及其体系,对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我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的工程管理教育存在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社会需求脱节.各大高校都认识到工程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培养和管理中逐渐重视起来,但学校闭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满足或者落后于企业的需求,与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的期盼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培养方案制定的工程教育与产业结合、与企业的联系合作不紧密,培养的学生素质不全面,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学校对实践教学的意义有较充分认识,但实践教学的体系不完善,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从实习环节来看,也存在如下问题:相当部分的工程实习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没有实现实习的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客观上,实习安排困难,一些企业不愿接收实习学生,有些专任教师闭门教学跟社会联系较少,也缺乏跟企业沟通的能力,联系实习单位也比较困难;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基本流于形式,有的教师甚至没有开展实际教学,仅仅是在课程结束补做一下材料;学院平台方面实践教学的经费不足,没有明确的经费补助办法,教师们也因为这样懒得去申请,也不愿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专业实验室建设落后,盲目性大、利用率低;教学案例演示及其资料库缺乏等等.

因此,构建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目标提高学校的社会竞争力和认可度的关键.我院工程管理专业自2004年成立已经经过13年的发展,在这13年当中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基本构架.而工程管理专业是面向工程的,所以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中又显得尤为重要.经过众多双师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较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我院47位专任教师中双师型的有24人,占总人数的51%.这些教师能够利用他们的双师型的教师身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面向工程.另外我院领导班子也非常重视实践教学这一块,对于毕业生比较重要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领导专门成立实习工作/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提前制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工作计划,保障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措施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生课外科研与社会实践在内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将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四大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教学模块、设计教学模块、创新实践教学模块,这四大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建“基础-综合-工程-创新”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实践环节总学分构成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集中性实践性教学环节,集中性实践教学对应课程如下表1:

课内实践教学部分存在问题比较多,主要原因在于培养方案制定时为了达到实践教学的比重盲目增加了一些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学时,并没有考虑这门课程的实际需要.很多课程的课内实践学时都是8学时,课程本身又没有实验,不像其他实验类课程可以在三四次课完成,如果要搞实践教学,8学时根本不够开展,所以很多教师选择不去做,学校又要求做,结果是只能作假,做书面材料,实际根本没有实践教学.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对所有专业课程进行一遍梳理,整理出有短时实践要求的一些课程,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看课内到底需要多少课时,对于时间超出课内要求的尽量安排集中实践.

表1 集中实践性教学列表

集中实践教学这一块开展的时间比较久,已经比较合理,但是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程序和过程管理.每学期初应该根据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安排出这个学期集中实践教学的具体时间,由指导教师上报实践教学大纲和指导任务书.实践开展过程中要制定指导安排表并记录指导情况,实践结束要组织学生答辩并记录答辩情况,整理实践相关材料装档.

除了具体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以外,针对已有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以应用型转型为目标的改革建设思路:以行业企业实际生产为导向,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为抓手,强化实训实习环节,改革毕业综合训练模式,探索建立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四个层次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改革内容和措施实施如下: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专业实践工作.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以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到企业单位兼职锻炼,开展科研开发、技术服务等生产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执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聘任、邀请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每年聘请3-5名企业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以讲座、授课、参与科研等方式与学校开展全方位合作教育.

(2)加强实验室与土木工程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构建以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验证、演示、虚拟实验为辅的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的竞争力;建设可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技能实训中心,使在学生到工地实习前,土木工程结构施工的技能在校内受训过,并熟练掌握基本的施工技能.

(3)尝试“校中厂”教学模式,在校内增设仿行业企业现实场景的实训车间、实训室或虚拟仿真实验室,聘请行业企业人员指导校内实践教学环节.

(4)依据学校制定的《莆田学院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评价标准》推行“厂中校”教学模式,选取大中型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邀请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5)改革原有毕业设计(论文)为毕业综合训练,根据自身特点,探寻专业与相关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的实际应用研究、专题调查、制作作品等形式作为专业毕业综合训练课题,逐步减少理论研究论文类课题的比例,突出应用研究,切实达到毕业前综合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6)实施创意创新科技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提高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比重.依托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扶持自主创业,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加大实践创新创业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班.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沟通协调,开展就业创业平台合作共建.

4 结论

工程管理是围绕工程活动过程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具有鲜明的务实性和应用性特征.工程管理教育需要从系统性和学科体系出发组织专业教学,通过实践教育环节,验证和巩固学到的理论与知识.以应用型转型为目标,以行业企业实际生产为导向,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为抓手,强化实训实习环节,改革毕业综合训练模式,探索建立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四个层次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1〕葛立杰,张焕,刘静.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1):135-136.

〔2〕陈建国,许凤.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01):89-94.

〔3〕张绣成.在土建类专业中探讨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2(28):187-188.

〔4〕邱剑辉,覃毅.土木工程结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1(12):12-15.

G642.0

A

1673-260X(2017)08-0215-02

2017-05-11

本文为莆田学院教改资助项目(JG201413)

猜你喜欢
体系工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