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指津

2017-09-01 12:22胡梅发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霜寒嫁女夜阑

胡梅发

诗题“别程女”,即送别出嫁的女儿。诗人元好问的长女名元真,因夫婿姓程,所以随夫姓称女儿为程女。时间大约在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秋,诗人在登封嫁女。男婚女嫁,本是喜事,理当庆贺,但时值乱世,只须看“金哀宗”这个帝王谥号,就应知是金朝之末日了。当时,来自西北草原的蒙古铁骑,让夹在南宋与元蒙之间的金朝饱受战争之苦。诗人的家乡忻州早已沦陷,诗人的长兄元好古也在忻州沦陷的那场战争中战死,诗人也被迫背井离乡,眼下算是客居登封。可谓他乡嫁女,自然倍增离忧。因此,这首《别程女》饱含了诗人丧乱之世的家国之痛。

首联“芸斋淅淅掩霜寒,别酒青灯语夜阑”即融情于景。在诗人笔下,是风雨“淅淅”,是“霜寒”笼罩,是“青灯”黯然,是“夜阑”寂寂,哀景哀情,极力营造出一层悲怆凄清的氛围。尤其是“淅淅”风雨、“霜寒”天气,既是实景的描写,亦可视为丧乱世象的隐喻。女儿明早就要启程嫁到程家,临行前一个晚上,诗人与家人团坐饮酒,共话别情,直至夜深人阑。

颔联扣女儿出嫁事抒发感慨,我国古代礼俗,女儿本来就不是自己家里的人,不过是婆家暂时把她寄托在娘家罢了,迟早是婆家人。“便知”一词看似轻松释怀,实则极沉痛怅惘。而对句“中年尤觉感悲伤”则从嫁女扩展到抒写人生况味。诗人嫁女时年纪已届不惑,人生中年,遇到亲人别离之事特别容易动情。《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诗人对谢安的中年之叹心有同感,于是暗用典故,借以表达自己不忍与女儿分别的心情。

颈联进一步抒写父女难舍难分的感情。一连两喻来写即将出嫁的女儿,“松间小草”写女儿命如小草,好在生长松树之间,女儿出嫁,适得其所,本该为之高兴为之祈祷,“栽培稳”三字正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少许欣慰。而用“掌上明珠”一词比喻女儿也语出有典,它典出晋代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可以说诗人视女儿为掌上明珠,比喻贴切,饱含浓浓深情,今亦有所谓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父女情深,古今一也。“弃置难”三字写出诗人内心的万般不舍。

尾联化实为虚,写想象中的情景,直言“明日缑山东畔路”口,将是我们父女分手的地方,望着女儿渐行渐远到一直从“缑山东畔路”消失,“野夫怀抱若为宽”,徒留我这乡野之夫怅然若失,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怀用什么办法来宽慰呢?

全诗感情真挚深沉,語言清朴无华。尤其是颔联,中年之叹,读来令人尤觉心酸。这首律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两点比较突出,一是用典,一是设喻。诗人化用典故自然晓畅,即便不知其用典也不妨碍阅读理解。诗中两个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亲切得体,饱含感情。无论是把女儿比作“松间小草”还是“掌上明珠”,从一个父亲的视角观照,都非常贴切,前者写出了父亲对女儿忧之深也,后者写出了父亲对女儿爱之重也,两个比喻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形象。

猜你喜欢
霜寒嫁女夜阑
梅花
雪橘
心向辽东
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
夜阑听雨
听雨
老鼠嫁女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