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析

2017-09-01 00:29陆玥
课外语文·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学思路文言文教学学习兴趣

【摘要】对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文言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重难点内容,学生对文言文普遍感到有难度、没兴趣。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本文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路展开探究,以期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翻开手中的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本书上光是古诗文就占了两个单元。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更是要求语文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祖国的语言。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培养语感,提高语言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审美情趣,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而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言文一直是“避而远之”的态度,大家普遍觉得太难、太枯燥。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如何提高课堂的高效性,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就成了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初中生抗拒学习文言文的原因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探讨文言文教学应该如何进行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文言文,甚至抗拒学习文言文。所谓文言文,指的是古时人们使用的书面语言,也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语言财富。我认为,初中生抗拒学习文言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形式固化,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标要求我们将“培养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文言文教学多以教师为主导,授课模式大同小异,过于单一、格式化。在上课之前,教师们都会让学生进行预习,阅读全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出不熟悉的生字词并进行注音,学习课文中注释的字词大意,最后简单了解下文章的结构。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能做的就只是逐字逐句地落实词语和句子的具体意思。学生学习文言文本身就很吃力,这样固化的教学模式更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对于古文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和历史典故完全没有领悟,仅仅局限于理解词句含义,应付考试而已,难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的不明确,“文言文无用论”

文言文这种文体,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些远,不像古白话那样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学生学习文言文时一方面要克服枯燥困惑的情绪,另一方面还要学习人造的古汉语。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会觉得学习文言文有很大的阻碍。更有甚者,觉得学习文言文对于我们现代生活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种想法当然是错误的,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其传承性绝对是不容置疑的。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联系,发现文言文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求知欲。

(三)词汇积累贫乏,认知范围狭窄

初中阶段的学生智力发展已经成熟,并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作为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初中生进行自主学习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什么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初中生一开始接触文言文,不仅对文言文的学习不太了解,而且对文言文的知识积累贫乏,没有形成深入学习的习惯。碍于文言文知识的匮乏,学生上课时主要是以听教师授课为主,不断记笔记,占据了自主思考探究的时间。另外,教师也很少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引导和纠正。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就导致了文言文教学难以长期有效发展的局面。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课堂的高效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文言文教学难就难在“学生对其没有兴趣”上。学生的兴趣就好像湖面,我们教师只有精心观察学生的爱好,并进行有效的激发和引导,才能让湖面兴起波澜。我认为,要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与其进行有趣又有效,高质量、高效率的互动,充分实现“自主合作探究”,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的高效性。

(一)巧设导语,先声夺人

有句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如何在一节课的伊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是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而一个亮眼的导语,就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导入可以为学生普及作者创作的写作背景,不仅可以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或者从别人对该作品的评价入手,也可以通过名言佳句创设情境,讲述跟该作品或者作者相關的趣事趣闻来引入,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音、视频文件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总之,导入的方式有很多,而不管怎么导入,都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通过对作者和作品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大概了解本节课的内容,迅速进入高效学习的模式,激发其学习兴趣。

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汉语教学,既是一脉相承又有一定的距离。在设计导入时要参考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新课文很难,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出师表》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三国的音频、视频文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谈谈他们所了解的有趣的三国故事,特别是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并让他们谈谈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再由教师讲述《出师表》的写作背景—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但好景不长,223年,刘备就病死了,将遗孤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较为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兴旺起来。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结合到新课学习的过程中,这比教师不断讲述、学生不断做笔记的“填鸭式”教学效果好多了。然后可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和统一全国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出师表》字里行间的恳切和忠心,又能让学生置身于这篇文章的情感氛围中,之后逐字逐句对课文进行讲解,这样达到的教学效果远远超过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endprint

(二)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读”是文言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初读感知、美读感悟、品读评价、研读理解,这些在现代文教学中司空见惯的阅读策略,或许在文言文教学中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文言文中的语言障碍是他们对文言文难以产生兴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其克服阅读障碍,就成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大量的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清除文字障碍,理清作品的头绪,还能让学生深入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久而久之自然会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如在教授《论语》时,教师可以采用古代“私塾教学”的模式,为学生范读课文,或为他们播放网络上优秀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在读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语句的停顿、语气的轻重、声音的高低等要素,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朗读,互相找出对方的优缺点,在不断交流中进步和成长。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就可以充分感受到《论语》作为古代优秀文言文的魅力了。

当然,文言文教学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划分出各阶段的教学重点,绝对不能不分学段、年级,一网打尽。初一、初二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属于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的起步阶段,应该主要抓住认读和释义这两个能力层级为重点,不断积累经典优秀的文言文语料,积淀文言语感,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灌输一点关于文学鉴赏的元素。初三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对文言文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应该把重点放在对文言文的品鉴和分析中,在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引导他们品味作品背后深沉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课外,品味主题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对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我们进行教学所不可忽视的重点。而语文这一学科在想象力培养的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优势,在文言文教学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热情。如在教授《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通过音视频文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景点,并谈谈当时看到这些景观的心情。通过这样的讨论,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情。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改编,创作出一个剧本,分角色进行演出。正所谓“教无定法”,语文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深入领悟教材,拓展知识,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三、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文言文自主学习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学。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为系统的知识框架,深入体会作品背后的精神内核,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自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把学生从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用教。”这句话就是强调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让学生明白课文含义,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克服学习文言文的障碍,让他们正确领会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教学目的。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文言文的知识点庞杂,还涉及很多虚词,并且这些词在不同语境下用法差异很大,这给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帮助学生对文言文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理解虚词“之、而、以、为”等在不同语义下的用法,让学生对文言文理解得更透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管做什么事情,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如何抓住刚升入初中的十几岁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爱上文言文这种文体,是至关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民族精神的魂。作为承载着民族之魂的文言文教学来说,吸收传统教学的经验,并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那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一定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简介:陆玥,女,1995年生,辽宁朝阳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张驰)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思路文言文教学学习兴趣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