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蕴意

2017-09-01 19:56赵正全
法制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邓小平

摘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特别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爱国主义在现时代的最好诠释,是我们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3-0261-03

作者简介:赵正全,男,汉族,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产物的邓小平理论,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的沃土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贯串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和实践之中,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升华和凝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内容。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要全面推进和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全国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是爱国主义在现时代的最好诠释,弘扬邓小平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我们凝聚共识、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实理论基础。

一、爱国主义与全面改革相结合

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改革是新时期践行爱国主义的根本途径。因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近代自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又一历史巨变。邓小平同志以执著的爱国情怀,无私无畏的探索精神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发展兴盛衰败的经验教训,敏锐洞察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与契机,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以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精神,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正是从这条主线出发,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从而激发了中国人民无穷的创造力,使中国的发展成为当代人类历史进步最耀眼的亮点。从这种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就是改革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爱国主义的理论。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有序推进、全面展开、不断深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和强大。

当前我国的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正向纵深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突出表现在:一是结构性改革不到位。过去20年,我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与以投资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方式相联系的,通过投资和出口,比较好地利用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但是,当外部环境和国内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这种增长方式引发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二是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利益全面调整的时期。30多年的改革确实使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与此相联系,利益博弈格局也初步形成,并且有进一步固化的趋势。一些既得利益者既不希望继续改革,又不希望退回到计划经济。在这一背景下,利益受损的是中低收入群体,于是社会矛盾呈现多发性、多样性。三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特点仍十分突出。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仍然以追求经济总量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途径,以土地批租和发展重化工业项目为主要特点,以行政干预和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使政府行为带有“增长主义”特点。“增长主义”同财税体制、干部选拔体制相联系,与部门利益、行业利益紧密結合在一起,使体制、机制性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改革己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我们决不能走私有化的歪路,也不能走计划经济的老路,而是要努力寻找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以深化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与此相适应还要进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以适应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使体制改革解放出来的活力成为真正有效益的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要解决在改革攻坚阶段和经济结构调整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从“左”的偏见或计划经济的习惯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妥善处理好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企业破产,职工下岗,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一系列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还要排除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失去信心,主张实行私有化等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这就需要把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到邓小平理论上来,必须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衡量改革得失的标准只能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把中华民族当代的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激励全民族参与改革的巨大热情,焕发出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爱国主义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具体的内容。在现阶段爱国主义的凝重主题就是要更好更快地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理论为我国在跨世纪的征途上确定的大战略大思路,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繁荣富强之路的决定性选择。邓小平理论站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市场和计划本没有社会制度属性,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世界性难题,使社会主义建设从带有某些空想色彩变为可操作的严谨科学,从而为中国在新世纪中跻身于国际合作和竞争,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列创造了条件。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没有市场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道路。所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爱国主义在现时代的重要内容。endprint

但是应该看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变,是一项极其复杂和艰巨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多样化趋势明显,形成了一个生产方式、利益主体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局面。这种局面使社会生活生机勃勃,并使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但又容易造成观念不同、步调不一和各行其是的负面效应,反映出新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复杂性,由此给社会发展也带来种种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邓小平理论在彻底的唯物论和高度辩证法的结合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内容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使邓小平理论既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协调发展的指南。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经济而经济,而是为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人的价值的和谐统一。因此,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时,必须兼顾社会环境和人的权益。在鼓励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合理性的同时,要以不损害社会利益,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为前提,突出国家利益的根本性。所有这一切都必须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全体人民共同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之下,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三、爱国主义与对外开放吸收外来文明相结合

对外开放吸收外来文明和爱国主义是相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保障。邓小平理论正是从这一辩证关系出发,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寻找中国发展的历史坐标,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科学论断。认为中国只有融入到国际大市场、大贸易、大循环中去比较自己,补充自己和发展自己,坚持不拘一格的全面开放,才有希望最终进人先进发达的行列。由此,以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一提爱国主义,就想到排外、盲目自大、拒斥外来文明;一强调对外开放,就盲目崇外迷信西方的一切。其实,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富民强国、振兴中华的进程中,爱国主义和对外开放是不矛盾的。我国汉唐时期和世界广泛的经济文化交往,曾大大增强了自身的繁荣强盛。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文化,并没有使我们失去对祖國的热爱,而是给爱国主义注人了新的活力,最后都落脚到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繁荣富强上。对此,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必须警惕和克服把爱国主义同改革开放对立起来的狭隘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他提出:“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而不会也不可能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同时,我们固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也不是盲目排外。”①然而,狭隘的民族主义却往往以夜郎自大的保守面目出现,把闭关自守的排外意识、因循守旧的保守观念与爱国主义混为一谈,认为多一份外资就多一份资本主义,对外开放会损害国家的利益等等。这种片面的错误认识,不仅干扰改革开放的步伐,而且对当代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必然产生误导。民族虚无主义则是以崇洋媚外的奴化面目出现,他们主张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全盘照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斗争,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无端怀疑。对此,邓小平同样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他说“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②这就告诉我们,现代化建设既要坚持改革开放,又要坚持爱国主义,二者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的对外开放正沿着正确的轨道深人发展。在经济方面,融入世贸组织,主导建立亚洲投资开发银行和推动“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建设是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和进一步要求,面对“入世”所带来的大机遇大挑战,我们应予全面的看待,认识其主流和本质、长远和整体。那种片面认为世贸组织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宰的经济裁判所,它只维护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商业利益,发展中国家弱国无外交,受制于人,并会冲击民族工业加剧国内企业破产,职工失业,影响政治社会稳定等;那种片面认为“一带一路”新对外开放战略布局风险大于机遇而疑虑重重等。这种无所作为,回避竞争,拒绝与世界经济接轨,排斥市场经济开放性的态度,只能导致自我封闭,错失发展机遇,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的体现。要克服爱国主义中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必须要坚持邓小平理论提出的,既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又要把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结合起来,与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结合起来,与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结合起来。从而为富民强国,加速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138.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168.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邓小平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