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2017-09-01 19:43赵肃然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赵肃然

【摘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回顾世界各国的发展史,森林先是在人们寻求利益的洪流中被破坏,然后又得到努力的修复。森林是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由于其可再生性及在社会、生态、经济等各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林业必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重大的位置,理应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林业效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引言】: 改革开放让我国从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逐步迈向了市场经济体制,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的贡献。所以为了进一步地加快我国林业的发展来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一系列的调整,但是在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瓶颈。

1、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1.1局部区域环境恶化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人口国家,再加上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很多方面都以环境破坏作为代价。“世界工厂”的头名听起来不错,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正是因为我国重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随着全球环境地恶化,联合国开始加强对各国环境保护的监察,近10年来我国每年在环境恶化方面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每年还是有大量的水土流失,以及全国沙漠化的面积已经突破了150万平方千米,这是十分可怕的。

1.2严重的大气污染

快速的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果必然是环境的破坏,重工业的发展对于大气带来的污染是尤为严重的。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空气污染的治理,但是全国大多数一、二线城市的空气质量频频出现报警的现象。尤其是中西部的一些城市,全年天气良好的天数不到一个月。近些年沿海的经济发展区空气质量也是令人诟病,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显得非常地严峻。

1.3频发的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严重,很多自然灾害在我国都处于频发的状况。每年我国因为自然灾害带来的农作物受害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千米,因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量保守估计在200亿千克以上,如果不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下大气力,这将是未来继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问题。

2、如何进行林业生态环保建设

2.1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

2.1.1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人们在物质、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同时,在林业发展中要解决生产经营者的投入与收入问题,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解决广大林业干部职工收入偏低的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要解决自主经营的林场,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2.1.2 树立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

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使用资源破坏环境,造成资源枯竭,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培育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2.1.3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須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努力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业发展上,无论是造林、培育和采伐,都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力,提高生产力。适地适树恢复森林植被是充分利用自然力,尊重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节约人力、物力,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应当作为林业建设最起码的评价指标来实施。

2.2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特别应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因为森林占地空间大,覆盖层厚,叶面积总和也大,固定太阳能,制造有机物质的数量和功率最高。尤其是天然林,它是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时间演替发展而成的,其结构稳定,物种繁多,生态效益比人工林强,自然生长力及生长速度也比人工林快。可以说,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产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储存库。人类不能没有森林,森林如果被毁,人类就难以生存。因此,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最重要的就是保护森林资源。

2.3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作用已得到公认,增加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及森林蓄积量,是控制温室气体减排重要的元素之一。据专家核算,森林提供的生态效益比其物质产品效益要大得多,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于其自身经济价值的10倍以上,生态建设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一是资金有限,二是投资效益往往不如私人投资效益高。必须采取经济手段,推动生态效益市场化、货币化。

2.4实施“科技兴林”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用科学技术促进林业生产高速发展

实践证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林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强化“科技兴林”。加快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其能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各级、各部门都应因地制宜认真抓好林木良种丰产栽培技术,节水和抗旱造林技术,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特别是应用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技术,此项技术可以保护原有森林生态环境不受药物污染。充分应用自然力促进天然林的迅速发展,最有效的办法是大量开展封山育林。

2.5加强宏观调控

生态建设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出发点,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各种手段综合治理,建立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态建设不仅是社会公益性基础工程,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投资难以得到补偿,投资者一般不愿长期投入。因此,国家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坚持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作的机制,调动全体公民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在生态建设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全社会投入到建设生态、美化环境这一宏大工程中来。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生态环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63~64.

[2] 赵生顺.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6):44~47.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