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实训基地的探讨

2017-09-02 22:09蒋文凯蒋霖
卷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职业能力探讨

蒋文凯+蒋霖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技术能力人才的培养受到关注,虽然高职院校在不断改进实训教学,提升毕业生职业能力,但面对如今企业的现实需求,仍然有所不足。因此,笔者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建设实训基地,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职业能力;导向;实训基地;探讨

基金项目编号:2013JGZ190

项目名称:基于新校区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不可缺少的助力,为社会企业等各个阶层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化技术型、能力型人才,保证了我国社会的正常运转,又满足了各行各业对自身经营、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能够让高职院校毕业生达到企业的要求,也能让学生进入社会时有足够的竞争力,但如何进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是一大难点。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应当实行突破与改革,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导向,让实训基地的建设真正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所服务,使高职教育在如今迅猛发展的时代,获得更高层次的突破,为国家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

1 目前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的忽视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实践教学过程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在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时不能按照实情,往往实训基地的训练与实际工作的操作有所偏差,这也导致了学生们对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忽略,认为其对自身发展用处不大。教师和学生的错误认知,让实训基地的科学建设履步维艰。

1.2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片面追求数量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节奏,高职教育也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做出改变。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实践教育时,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教学,实训基地中的建设项目看起来数量繁多,学生似乎体验了很多,但大都浅尝辄止,不能深刻理解和感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以及工作实际环境。

1.3 实训基地中教学老师严重缺失

高职教育中,实训基地中相关科目的设置是激发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极其紧要的一步。在实训基地中进行实践操作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情况下,严重缺少相关实践科目和教学老师,都是一个老师同时教授很多的学生,这让学生在进行实践时,很难有针对性指导,对于其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极其不利。

2 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实训基地的意义

所谓高职教育,就是以为国家、社会的服务行业、生产行业以及管理行业等一线工作岗位,进行相关高技术能力、高工作素养、高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教育的重点就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提升,这样才符合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定义以及期望。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时,虽然对自身的教育体系有了很多的思索以及研究,但是仅仅从理论上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帮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建设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方面的补充,帮助学生扩展眼界,提前感受工作环境,提升工作竞争力。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训教学经验,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基础,进行下述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实训基地的相关探讨[1]。

3 科学合理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不是盲目的追求职业化建设,而是通过各方合作,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中进行实践教学时,体验到相关职业的工作流程以及经历,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有以下三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3.1 合作模式的实训基地

所谓合作模式的实训基地,是指实训基地为高职院校出资,属于学校的部门单位,只需要相关企业进行实训教师和有关技术的提供。合作模式的实训基地同时也会接受很多企业的外延生产任务,一方面使二者合作的更加紧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职业体验。

3.2 公司模式的实训基地

所谓公司模式的实训基地,即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老师进行公司注册,遵循公司企业的管理制度,做到校企结合,教学与实践训练真正的一体化。通过院校的自主运营管理,进行生产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实训体验和经历为前提,赚取一定的效益。这种模式的实训基地,能够让学生在其中深刻体验到未来在工作时的环境以及流程,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们感知社会生活,提升职业能力。

3.3 附属模式的实训基地

附属模式的实训基地,是指由校外机构或人员,例如社会人士以及公司企业出资赞助,由高职院校进行基地建设、管理以及运行,形成“学研一体”的附属型合作企业。从本质上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附属模式的实训基地,其实是建筑公司的一个分支部门。

这种模式下的实训基地,部分指导老师会由投资企业派遣,这些活跃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建筑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会和高职院校老师一起对学生们,进行实训课程的指导以及教学。通过定期的组织学生们在实训基地进行学习,不仅可以让建筑企业将所遇到的工程难题,交由理论更为丰富的院校师生进行讨论解决,还能让学生更加接近建筑工程的工作实质,从而提升学生们解决工作问题,加强职业能力。

4 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

所谓虚拟仿真实验室,是将虚拟现实技术使用在其他方面研究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将一些经济成本高、环境污染大、资源消耗多的实训环节用虚拟技术代替,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教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的现象,让学生们尽可能多的参与实训课程的教学。

目前,隨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建筑技术企业,都具有现代化、先进化的生产特点,不仅生产的连续性强,自动化的程度也很高,对于实训基地而言,让学生们体会到这些企业特征是较难达到的,很多学生对其中的流程等都是一知半解,这样很不利于学生们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在实训基地中,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室则可以较好的解决此类问题。让学生们在进入企业工厂实习前,就能利用虚拟操作技术,对一些生产流程和操作进行接触和了解,学会基本的工作方法,感受工作的条件和环境,明晰相关的机器设备,使学生们心中有数。对于院校来说,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在实训基地中的建设,可以避免和防止部分实训安全问题的产生,加强了教学的稳定性,降低了实训教学的成本;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可以更为方便的进行实训练习,让学生们节约时间,更快的掌握实践操作技巧,从而提升学生们的职业能力。

5 加强“双元双优”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离不开“双元双优”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理论知识扎实的老师进行教导以外,还需要具有较好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进行实训指导。因此,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邀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老师,甚至是企业工程师进行基地的规划、建设指导,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实训基地的建设做到尽善尽美,真正的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而服务。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实训教育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当是高职院校把握的重点;同时融入新技术、新科技,突破传统的实训教育模式,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未来的实际工作环境以及条件,帮助学生们提升职业能力,加强学生们毕业后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春梅,韩祖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 江西建材,2017,(07):258.

[2]秦成华.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实训基地教学环境[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3):119-121.

作者简介

蒋文凯(1971-),男,高级工程师,岩土工程专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职业能力探讨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