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提升路径的探讨

2017-09-03 10:39张瑞萍
运动 2017年1期
关键词:无锡市后备体能训练

张瑞萍

(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江苏 无锡 214072)

教练员天地

江苏省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提升路径的探讨

张瑞萍

(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江苏 无锡 214072)

本文通过对无锡市体校散打队选材、训练、技术、战术、心理等诸要素进行综合性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结合文献资料法、实证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的提升路径。

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培养

散打运动是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踢、打、摔等技法,进行徒手格斗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传统武技基础上的继承和提高。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开展了散打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散打比赛的举办更是促进了散打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国际竞技体育项目。自2000年以来,江苏省武术散打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武术散打运动员,这些队员的成长与江苏省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的优选和优培密不可分,无锡市体校散打队为江苏省优秀散打运动队培养和输送了一批批优秀苗子,这些运动员曾多次获得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冠军、世界锦标赛冠军及青奥会冠军等。本文以无锡市体校散打队为例,实证研究并探索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的培养路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苏省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提升路径。

1.2 研究方法

1.2.1 质性研究法 质性研究又称质的研究、定性研究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1.2.2 文献资料法 以“武术散打”“散打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查阅各类论文和文献计40余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散打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方法。

1.2.3 实证访谈法 对无锡市体校管理人员、运动员进行了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为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选材、散打技术训练、适应性训练的重要性、素质综合训练等。

2 江苏省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

2.1 江苏省及无锡市散打运动后备人才的发展

散打运动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过不断试点与改进,于1989年被原国家体委批准为竞技体育正式比赛项目,并列入了当年的全国武术锦标赛,明确了“强化体能、技法全面、突出个性,快、狠、巧、准”的技术发展方向,突出中国散打的项目特点。借此机会,江苏省散打队于1998年12月31日在连云港市成立,南京市、徐州市、苏州市、南通市、常州市等地市散打队成立于1999年。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散打队成立于2003年2月。在建队初期,面临着许多的困境,也是江苏省各地市散打队所共同面对的;比赛经验严重缺乏,教练员自身水平不高、体能训练不够、忽视心理素质的训练等等,在一年又一年的比赛与训练中,无锡市散打队不断总结与反思,逐步认识到管理在队伍中的重要性,教练员不仅是执教者还是队伍的直接管理者,通过管理学手段真正认识到队伍的薄弱环节,深入了解、仔细查找问题所在,从反复的汇报、沟通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教练员一定要对每年的比赛有精辟的经验总结,十分了解自身队员特点,如力量型、技术型、防反型,同样分析对手技战术特征;时刻带着一种紧迫感,查找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了主动找问题、不怕找问题、不怕别人提出问题,找到问题成为无锡市散打队的工作常态。在管理先行、问题优先的工作理念下,无锡市散打队逐年成长,取得了诸多的优秀成绩,具体见表1。从表1可知,无锡市散打队虽然取得了诸多可喜成绩,但作为教练员仍然发现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解决:其一是队伍建设的科学性不高,淘汰率较高,具体体现在运动员选材缺乏科学体系、多凭经验;其二是教练员训练水平还有待提升,训练中队员容易出现伤病;其三是队伍的文化水平需要提升,目前不能真正做到“练习技艺、传承文化”,还表现在对竞赛规则等吃不透、拿不准;其四是适应性训练不够,散打心理素质、散打情商、散打智商等有待提升。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无锡市乃至全省散打项目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仅从无锡市散打队的目前发展状况看,困境、不足与希望、成长并存,我们只有查找问题和思考问题,并不断地解决问题,才可能促使江苏省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成熟、壮大。虽然我们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所处的历史地位和现今发展,但无可否认的是体校一直是我国和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竞技体育高速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孜孜追求卓越的散打教练员们的有力平台。

2.2 江苏省青少年散打后备运动人才的培养方法

2.2.1 散打运动员选材是关键 (1)散打运动员初试选材要求从有武术套路基础和田径运动基础的学生中挑选为宜,挑选的运动员可具备较好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活性。(2)通过2周的观察和训练,需注意5个方面:其一看聪明程度;其二看吃苦程度;其三看力量、耐力、爆发力;其四看能否适应训练环境;其五看家长支持力度。(3)散打运动员选材年龄在12岁左右,训练的年限一般在省运会前4~5年,依据省运会4年1届的周期性,以此循环开展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材工作,总原则既要培养优秀人才向省队输送,又要提高培养运动员的效率。

2.2.2 散打技术训练的阶段划分 (1)第1年基础阶段:对训练环境适应性和基本功训练。扎马步、练习预备式、练习柔韧、练习拳法硬度、腿法硬度、摔的基本功,拳法格挡防守练习,拳法抗打训练。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建立、巩固散打基本动作。因散打是格斗类对抗项目,在基础阶段对队员的体能训练也尤为重要,包括耐力、力量、速度、柔韧和灵敏。根据散打运动的项目特点,该阶段的体能训练主要是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2)第2年全面提高阶段:适应性实战练习。训练拳腿组合、拳摔组合、腿摔组合、躲闪防守训练、快速力量训练、一般耐力训练,开始进行拳腿抗打训练,摔法的跤力训练。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散打组合技术进行全面的实战散打战术训练。(3)第3年综合训练阶段:专项能力提高。拳腿摔组合训练,专项耐力训练、无氧耐力训练、大力量训练、各种战术意识训练、运动员得分能力训练、运动员绝招培养,提高拳腿摔抗打能力训练。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实战交流比赛,获得更多实战经验。(4)第4年比赛经验阶段:提升实战能力。提高拳腿摔组合训练,提高运动员专项无氧耐力训练,提高绝对力量训练,结合比赛规则提高各种技战术在实战中灵活应用,提高实战比赛经验,提高运动员绝招的成功率,掌握比赛节奏、距离,突出运动员个性化训练。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技战术意识灵活应用和变化,制定多种实战的打法。

表1 近几年全国及省部分比赛成绩

2.2.3 散打适应性训练 散打是一项以动力性为主、强度不断变换的运动,根据田麦久的项群训练理论划分属于多元动作结构运动。比赛中2人运用踢、打、摔等基本技法,按照散打规则的要求运动员运用自身体能、技战术、心理和运动智能进行徒手搏斗的项目。高强度的激烈对抗要求运动员不仅掌握进攻、防守和反击等组合性技术,更要具备全面的技术特征和心理因素,随着散打的国际化发展及散打职业联赛的如火如潮,对运动员的散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青少年后备散打人才的培养中,运动员的适应性训练地位日益上升,必须要把自身技术训练与心理素质结合起来,它具体包含了运动员的肢体语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情商训练能力、智商训练能力。这些适应性训练的主要因素如何体现在散打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始终贯穿有效性训练,并做好系列的效率评定与效果反馈是青少年散打运动中的重要环节。

2.2.4 体能综合训练 体能在竞技体育体能类项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散打运动中体能与技术的高度统一,是有效实施发展散打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刘洋在《散打体能与训练系统结构的研究》一文中根据系统论观点将体能训练运行结构体系分为3个不同的子体系,分别为基础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散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主要包含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素质的训练及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胡涛等在《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初探》一文中对核心力量训练对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散打运动员进行力量等体能训练,不仅有助于散打运动员技术的发挥,帮助运动员有效对全身各部位、环节的力量进行衔接、传递和整合,还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在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访谈中,多次论证了体能综合训练的重要性,在整个青少年散打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将体能综合训练进行科学的划分,与其他技术练习、适应性训练、心理素质的提高做有效衔接,并适度加大体能综合训练的比重,能更加有效提升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3 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的提升路径探讨

3.1 坚定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科学发展的有效认识

散打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要树立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帜,积极挖掘运动员的身体潜能与思想力量,探索当代散打运动的发展规律,优化选材、技术、体能、心理和战术的训练组织结构,改变重武轻文的教学制度,推动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均衡化发展,文武并进,德才兼备,深化青少年散打运动队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坚实推进基层散打工作的科学发展。

3.2 围绕科教兴体,制定新的发展规划

科教兴体是当前体育界面临的现实任务,也是今后体育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关系到竞技体育保持优势、群众体育健康发展,体育产业优化升级。新时期的科教兴体,要加强青少年散打运动队的科研工作,正确认识散打科研价值转换的特殊性,要解决管理者、科研人员、教练员、运动员之间的结合问题。从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的培养出发,坚持体育科技,围绕散打运动员选材、运动员培养、技术训练、参赛及总结、文化学习、思想塑造等多个环节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使科教兴体成为散打事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从而优化结构、保持优势,制定新的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划。

3.3 遵循散打竞技体育规律,全面提升散打运动水平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散打已成为了世界瞩目的体育运动。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武术散打比赛的举办,更是促进了散打运动世界范围的推广与普及,成为了我国民族文化和奋斗精神的象征。散打是对抗性强、体现个人技术、体能和战术意识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针对散打的运动特点,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从运动员选材就可做起,吃苦精神,不怕脏、不怕累,刻苦专研、顽强拼搏已成为散打运动的首要特征;还要充分认识散打运动项目的训练过程,明晰散打比赛中战术打法、体能、心理素质和精神作风等散打运动规律,遵循散打运动成功的竞技体育规律;开展见微知著的有效认知,充分发挥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进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坚持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只争朝夕的训练精神,发挥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民族意志来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 1 ]叶伟.散打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 2 ]刘宏亮.数量骤减:武校发展的没落,抑或规律——基于梁山县武术学校自身发展的探讨[ 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6).

[ 3 ]王姣姣.北京什刹海体校青少年散打运动员体能训练负荷结构特征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5).

[ 4 ]刘洋.散打体能与训练系统结构的研究[ J ].搏击·武术科学,2011(5).

[ 5 ]胡涛,文明华.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初探[ 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报,2009(2).

G85

A

1674-151X(2017)01-025-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1.012

投稿日期:2016-12-04

张瑞萍(1976—),初级教练,本科。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无锡市后备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从一道新的无锡市中考折叠试题谈起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