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腰骶夹脊穴治疗PFD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2017-09-03 10:24袁瑷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6期
关键词:夹脊障碍性盆底

袁瑷芹

针刺腰骶夹脊穴治疗PFD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袁瑷芹

目的 研究应用针刺腰骶夹脊穴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效果。方法 216例产后45~60 d的PFD产妇,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108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方法, 针刺治疗组应用针刺腰骶夹脊穴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针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针刺腰骶夹脊穴治疗PFD的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针刺;腰骶夹脊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随机对照组试验

PFD一般发生于产妇分娩后, 因为在分娩过程中造成盆底组织的肌肉、筋膜和韧带的过度牵拉, 使盆底结构和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 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内的器官下垂等症状, 影响患者的生活[1]。在临床治疗中以盆底肌力训练为主要治疗手段, 但是效果并不显著[2]。有研究显示PFD与神经损伤和肌肉生物力学改变相关, 鉴于腰骶夹脊穴主治下肢及腹部等疾病, 腰骶夹脊穴主治生殖泌尿疾病, 疗效显著, 优势突出。本研究应用针刺腰骶夹脊穴治疗PFD的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产后45~60 d的PFD产妇216例, 选入的产妇均为首次分娩, 产后无慢性便秘和咳嗽等症状, 恶露已净, 对PFD症状进行询问, 由专人对盆底肌肉功能进行评估, 并经会阴盆底彩超超声检查膀胱和尿道等,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急性盆腔炎、阴道炎、高血压、心脏病和肝肾异常的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成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108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32.1±2.5)岁。针刺治疗组中产妇年龄22~40岁, 平均年龄(31.8±3.9)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方法, 具体方法:首先进行腹式呼吸运动, 产妇去枕平卧, 将双手放在腹部, 吸气时腹部隆起, 用嘴呼气, 腹部肌肉尽量收缩, 然后进行臀部运动, 将臀部从床上抬起, 然后还原为一个循环, 吸气时收缩腹肌和臀部肌肉抬起臀部, 呼气时还原, 提肛保持5 s, 连续10次, 60次/d。针刺治疗组应用针刺腰骶夹脊穴治疗, 选择腰骶夹脊穴, 在产后45~60 d对产妇进行针刺治疗, 30 min/次, 3次/周, 12次为1个疗程, 疗程间隔休息。

1.3 疗效评价标准[3]患者治疗后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或者性功能障碍等症状消失, 肌肉功能指标正常, 会阴B超盆底结构正常为治愈;患者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或者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减轻, 肌肉功能指标正常, 会阴B超盆底结构正常或改善为显效;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或者性功能障碍等症状无缓解, 肌肉功能指标不正常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PFD是常见的产后并发症, 以尿失禁和盆腔内脏器的脱垂为主要表现, 关于PFD的发病机制, 有人提出过盆底整体理论、吊床理论和阴道神经损伤等理论, 在治疗中应用盆底肌肉训练法治疗时需要的时间较长, 且治疗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4,5]。中医理论研究中, 应用针刺法治疗是一种逐渐推广的治疗方法, 可结合疾病的发病机制, PDF主要是尿失禁和脱垂等表现, 选择穴位进行针刺, 能补中益气、疏通经络、升阳举陷, 腰骶夹脊穴位可治疗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但是应用于PDF治疗的报道相对较少[6,7]。

本研究结果显示, 针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针刺腰骶夹脊穴的治疗效果好, 通过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的联系,能够使分布在脊神经周围的器官和脏器受到影响, 改善盆底肌肉的功能, 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同时应用的安全性高,操作简单,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8-10]。

综上所述, 应用针刺腰骶夹脊穴治疗PDF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1] 刘文红, 张彬彬, 蒋戈利, 等.针刺补泻配合温针灸治疗子宫肌瘤 50 例临床分析.中国疗养医学, 2015(3):275-276.

[2] 陆菁, 沈群.补消法针刺与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同济大学学报 ( 医学版) , 2012, 33(3):90-92.

[3] 张健, 施艳秋, 任晓梅.子宫肌瘤与乳腺增生病病因相关性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13(1):144.

[4] 朱毅, 朱黎婷, 李凝, 等.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 Meta 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11):2064-2068.

[5] 谢衡辉, 文娜.针刺补泻手法用于夹脊穴、阿是穴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北京中医药, 2013, 32(1):23-27.

[6] 彭尧书, 钱旭, 彭贵军.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中国医报, 2010, 7(2):82-83.

[7] 徐月红, 郑要初.失笑散合四物汤配合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 2014(27):51-53.

[8] 刘莉.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与盆底康复治疗.医学信息, 2014(9): 372.

[9] 戎明梅.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在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2):101-102.

[10] 李慧菁.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在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观察.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5(12):00092.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cupuncture at lumbosacral Jiaji poi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PFD

YUAN Ai-qin.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Guangzhou City Panyu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Guangzhou 5114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lumbosacral Jiaji poi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Methods A total of 216 PFD parturients in postpartum 45~60 d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0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method, and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t lumbosacral Jiaji points.Clinical efficacy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93.5% than 76.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Acupuncture at lumbosacral Jiaji points shows remarkable clinical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PFD,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Acupuncture; Lumbosacral Jiaji points;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6.007

2017-06-13]

广东省中医药局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1185)

511400 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保科

猜你喜欢
夹脊障碍性盆底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夕阳红难以启齿的元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健身气功与“夹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