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菖蒲为友 请山水入室

2017-09-03 09:27郭永仙
藏天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金农入室菖蒲

文 图/ 郭永仙

与菖蒲为友 请山水入室

文 图/ 郭永仙

◎清 金农《菖蒲图》

一棵小小的草,千百年来让人追捧,让人把玩。更被文人墨客赋予人性化,李白、陆游、苏轼、郑板桥等都咏赞过她。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是她的生日,这就是菖蒲。

菖蒲自唐宋进入文人书房成为案上清供,被称为文玩草,自古就有花草“四雅”之说,即:菖蒲、兰花、水仙、菊花。菖蒲为雅之首。

历代都有诗人留下赞美菖蒲的诗,画家留下菖蒲画,尤其菖蒲画在清代达到一个高潮。最有名的有金农的《菖蒲图》,吴昌硕大写意《菖蒲清供图》等。

咏菖蒲诗中,我最喜欢宋代的释惠明,他的《咏菖蒲》写绝了菖蒲的品性。诗曰: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当时不惹湘江恨,叶叶如何有泪珠。

是呀,到山上游玩,遇见菖蒲,确如诗中所言,“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她生长在岩石上,或激流中,全草没于水中而不被冲走,足下无泥土,细细的根须钉入岩石缝隙,与激流搏击中成长。当长成龙根后,寸根九节,像鹰爪一样牢牢抓住,年复一年,与岩石融为一体。

每天清晨,一些菖蒲的叶尖上总会凝结一颗水珠,晶莹剔透,十分可爱。据说古人用石盆收集菖蒲之露,用以养目。此外,在古代,文人们秉烛夜读,或点油灯,室中养一盆菖蒲,可以起到收烟护目的功效;夏天蚊虫多,折一段菖蒲叶捻一捻,可以驱蚊。当疲劳之时,用手捋一捋菖蒲叶,手上便有清香水飘起,闻一闻,神清气爽,具有提神清脑作用。

这些年,爬多了山,在山中流涧中,总会遇见菖蒲,长于水边,或岩壁之上,或附于水边石头,那种生存姿态,会让人意会,叫人怦然心动。

近些年来,玩菖蒲之风盛行,成了一种时尚,或是一种回归?在市场的驱动下,养菖蒲渐成一种专业,同时诞生出许多专业术语。人工培植的菖蒲被人称为饲料草。高雅的草被玩成这样的时候,已经变味了。我还是喜欢山涧中自然生长的菖蒲,在寻找过程中就有一种快乐。如果能找到一块附石的菖蒲,岂不快哉?

我养菖蒲,请山水入室。山也有,水也有,苔藓也有。一块壁立的岩石,一丛菖蒲,独舞在绝顶之上。无足,也无翅膀,是水或者风,让其行走,随遇而安。苔藓的到来是日久修来的相见。

◎置于几案 雅趣顿生

当我们与菖蒲相遇时,也是一种缘。它本在山中,从不打扰谁。它们是安静的,呆在大山深处,寒涧小溪,或寄生于激流之中礁石之上,没有寸土,凭借一种巧力,先是细线一样的根扎入礁石的缝隙,在年复一年中,像吸盘一样,吸在岩石之上,再激的水流也奈何不了,就算山洪暴发,也只能砸断叶片,水过后,新的叶片箭矢射出。只要有水有石,就有生命的精彩。柔韧的剑叶,日日斩水,也有剑气森然。龙根,寸寸根九节,在水中,汲一身清气。

每天推门,都有山野气息迎面而来,苔藓的味道,水的味道。虽然水是静态,对菖蒲而言,每天都在流动,生长的过程,就是流水的过程。于我而言,坐拥菖蒲间,似乎听到潺潺流水,每每与菖蒲对视,静静中见到许多古人,他们对菖蒲的赞美。

东坡赞菖蒲云:“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斑斓碎石养菖蒲,一勺清泉半石盂。”朱熹《菖蒲》云:“君家兰杜久羹萋,近养莒蒲缘未齐。乞与幽人伴岑寂,小窗风露日低迷。”南宋诗人曾几作《石菖蒲》:“窗明几净室空虚,尽道幽人一事无。 莫道幽人无一事,汲泉承露养菖蒲。”咏读这些美好的诗句,再看看眼前的菖蒲,也就见到了这些诗人们爱菖蒲养菖蒲的情形。

金农先生爱菖蒲爱得深切,以“九节菖蒲馆”为斋名。作《菖蒲图》有这样题款:“石女嫁得蒲家郎,朝朝饮水还休粮。曾享尧年千万寿,一生绿发无秋霜。”而郑板桥有诗“玉碗金盆徒自贵,只栽蒲草不栽兰”。

◎枯木因之逢春

养菖蒲,盆器的选择十分重要。越古朴越有味,一些天然的朽木老桩头,都是不错的养蒲容器。还有就是一些自然残破的瓷器陶盆,那是人工所不能的自然残缺之美。古老的菖蒲与古器结合,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气场,日日相对,胸怀浩然。

爱养菖蒲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玩到了一种高处,成为专业玩家。然而养好菖蒲也不易,但也不要畏难。古人为我们总结过养蒲的诀窍,《广群芳谱》是这样说的:“添水不换水,见天不见日。宜剪不宜分,浸根不浸叶”。总而言之,养好菖蒲,关键在于水,让其水不干,它便能日日以青翠之绿与你相伴。

与菖蒲为友,菖蒲在,山野就在,流水就在……

责任编辑 袁泽友

猜你喜欢
金农入室菖蒲
入室盗窃案
入室盗窃案
疑点重重
入室盗窃案
端午节令,明辨菖蒲
「印象派画家」金农
用菖蒲水洗头(环球360)
室雅菖蒲清
12316金农热线助力“星火燎原”计划
画家也有经济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