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后应用消肿膏外敷效果观察

2017-09-03 10:48李永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肛缘外痔内痔

李永汉

(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肛肠科,河南 许昌 461000)

混合痔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后应用消肿膏外敷效果观察

李永汉

(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肛肠科,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观察混合痔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后消肿膏外敷的效果。方法: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用25%硫酸镁纱布外敷于水肿部位,观察组用消肿膏外敷于创面。治疗前后对水肿面积、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水肿面积评分、VAS评分降低幅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膏外敷可减轻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后组织水肿,缓解疼痛症状。

混合痔;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消肿膏

混合痔发病率较高,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需行外科手术治疗,传统常采取外剥内扎术治疗,经不断改良,目前临床常采取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1]。肛缘水肿为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且水肿可加剧疼痛,反过来疼痛又加重水肿,二者相互影响,使切口难以愈合,病程延长,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2]。本研究在混合痔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后用消肿膏外敷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0例,均为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我院肛肠科收治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20~64岁,平均(36.5±11.4)岁;病程6个月~33年,平均(36.2±4.4)个月。观察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21~ 65岁,平均(36.9±11.1)岁;病程6个月~31年,平均(36.7±4.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2006年《痔临床诊治指南》中混合痔诊断标准[3],均行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且术后均出现肛缘水肿、疼痛症状,依从性良好,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妊娠期,对所用消肿膏过敏。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便后采用清水冲洗干净,并行常规肛周消毒后将25%硫酸镁纱布外敷于水肿部位,每次15min,日1次,持续15天。

观察组:便后采用清水冲洗干净,并行常规肛周消毒后将消肿膏(陕药管制字2001第1779号)日1次,持续15天。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水肿面积进行评分,水肿面积评分参照文献[4]中相关标准。肛缘、切口周围皮肤平整,未见异常隆起为0分。肛缘、切口周围皮肤水肿面积之和小于等于0.25cm2为2分。肛缘、切口周围皮肤水肿面积之和0.25~1.00cm2为4分。肛缘、切口周围皮肤水肿面积之和大于等于1.00cm2为6分。

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痛觉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最小得分为0分,代表无痛;最大得分为10分,代表疼痛最剧烈;VAS评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5天水肿面积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5天水肿面积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5天水肿面积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15天观察组 35 3.72±1.45 1.1±0.4对照组 35 3.79±1.53 1.9±0.7 t 0.196 8.593 P>0.05 <0.05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5天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5天VA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5天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15天观察组 35 4.81±1.14 1.23±1.64对照组 35 4.92±1.05 2.89±2.12 t 0.420 3.664 P>0.05 <0.05

5 讨 论

肛缘组织水肿为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明显异物感。水肿的发生是因为术后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发生异常,血管高通透性,水分潴留于组织间隙,导致水肿形成,水肿会使疼痛加剧[5]。此外,肛门肿胀还可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延缓切口愈合,延长病程[6]。临床常用50%硫酸镁湿敷水肿部位,可因高渗作用而消肿,有助于缓解黏膜水肿,促进愈合。中医认为,混合痔术后组织水肿是因湿热下注,热邪壅盛,经络损伤,血气淤滞肛门,故而引发组织水肿[7]。消肿膏清热祛湿、消肿止痛功效。方中雄黄、朱砂清热燥湿、消肿止痛;五倍子清热解毒、收肌敛疮;黄连清热解毒;冰片消肿止痛、泻火、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雄黄外用可解痉、止痛,对真菌有抑制作用;朱砂可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五倍子中鞣酸成分可使得皮肤黏膜溃疡面蛋白凝血收敛,发挥止血作用;黄连可松弛平滑肌,对皮下渗血吸收有促进作用;冰片可提高药物渗透性,从而促进药物经皮吸收[8]。消肿膏外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降低组织张力,缓解水肿,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症状。

研究结果显示,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混合痔后用消肿膏外敷可减轻组织水肿,缓解疼痛。

[1] 郭建军, 李辉, 王晏美. 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2015,43(1):63-65.

[2] 龙庆, 李俊, 杜位良,等. 中药熏洗联合TDP照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研究[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4, 29(6):531-533.

[3] 梁靖华, 苏红波, 孙兴伟,等. 针刺结合外用消肿止痛膏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6):72-75.

[4] 于男, 姚玉乔, 熊腊根. 针刺加热敏灸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水肿50例[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 14(5):77-78.

[5] 张鑫麟, 朱丽娟, 黄烃. 清热活血消肿方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4, 29(3):433-435.

[6] 唐海明, 陆彩忠, 王明华,等. 消肿化痔汤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信息, 2014, 31(1):87-89.

[7] 梁海军. 消肿止痛汤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30例[J]. 西部中医药, 2015, 28(6):96-97.

[8] 曾进, 沙静涛. 消肿止痛膏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30例[J]. 陕西中医, 2014,35(1):50-51.

R244.957.18

B

1004-2814(2017)07-0843-02

2017-02-28

猜你喜欢
肛缘外痔内痔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中药熏洗结合提肛运动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指数及肛缘水肿情况的影响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
柏硝祛毒洗剂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评价
老年重度混合痔应用PPH术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中药熏洗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