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人公华丽出场

2017-09-03 22:54梁惠宜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花圈伯父出场

梁惠宜

写人类的文章,同学们习惯一开头就介绍人物外貌、性格,繼而写关于他的事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主人公华丽登场,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呢?梁老师给大家支几招。

开门见山,干净利落

【美文示范】

警官奥楚美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个巡警,生着棕红色头发,端着一个罗筛,上面盛着没收来的醋栗,装得满满的。(选自《变色龙》)

名师点评

这种方法比较常用,它不拐弯抹角,一开篇人物就出场了,质朴、平实,初看似乎平淡无奇,其实优点很多。它平稳,干净利落,不易离题,就像一个忠实老成的人,做事稳重。这种开头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最易掌握。初学写作者最好先从这种写法入手。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美文示范】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选自《“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名师点评

林黛玉初进贾府,贾母及媳妇姑娘们皆以礼相见。正在这时,只听见后院飘然而至一声笑语:“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是谁?读者不禁产生了疑问。这话过后,小说才写一个丽人出场:“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原来是“凤辣子”——王熙凤。就这一声,使得一个泼辣骄纵而又很能做戏的特殊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提前造势,让人物粉墨登场

【美文示范】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选自《少年闰土》)

名师点评

选段开头即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丰富的画面——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和碧绿的西瓜,当然还有一位英姿勃发的少年。这手法好比舞台上的一盏追光灯,一开场就投射在主角身上,让主角备受瞩目。写人类的文章也可以用这样“吸睛”的开头,让你笔下的人物精彩亮相,收到过目不忘的效果。

序幕回忆,倒挂金钩

【美文示范】

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选自《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名师点评

文章一开头先写伯父的葬礼,再追述鲁迅先生一生的事迹,揭示其深受人民爱戴的原因。为什么伯父的葬礼会有如此高的礼遇?吊唁的人为何这么伤心?开篇设疑,再追述往事,可避免行文的单调呆板。这种序幕回忆的方法往往先写人物最终命运或结局,然后追述其经过,能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猜你喜欢
花圈伯父出场
还没出场,就已出局
看这不寻常的出场
瞒天过海
在墓地
出场、占位,及其批判——一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出场学研究
借给伯父一百元
花圈店
忆首次赴朝祭奠伯父毛岸英
小幽默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