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思共生:提升科学课教学品质

2017-09-03 14:08黄祖伟顾长明
教育 2017年38期
关键词:动脑磁铁动手

黄祖伟+顾长明

科学教学要鼓励孩子们动手又动脑,既“做”又“思”,不少教师以为“科学活动”和“主动建构”就是把要学的东西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表现出来,简单地把“动手操作”中的“动”理解为动一动、做一做,将科学活动做成了没有目的的“玩”课,缺乏引导观察和思考,教学过程中更是缺乏思维活动,导致动手操作没有发挥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服务的功效。科学教师在引导孩子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做到动手和动脑相结合,让动手操作与科学思考共舞,这就必须要有科学教师的智慧品质引领,彰显科学教师应有的科学教学品质,这样才能让科学课堂更有科学味。

“做”与“思”要共生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做到动手和动脑相结合,才能让“做”与“思”共生。比如,《研究磁铁》一课:将掉进有水烧杯里的硬币拿出来,手不许碰到水。教师手里拿着磁铁故意给学生看到,这样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可以用磁铁沿着杯壁将磁铁吸出来了,教师煞费苦心地直接引导了方法。《物体的沉浮》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材料,学生还没有熟悉实验材料,缺乏思考的情况下就动手操作,结果教室一片沸腾,学生争先恐后,你拿这个,我拿那个,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学生未“思”先“做”,导致“做”的目标淡化,课堂教学缺少了应有的思维张力。《热胀冷缩》一课在引导学生将瘪了的乒乓球复原后,直接带领学生完成了小铜球、装有红水的小瓶子、套有气球的塑料瓶三个实验,之后就马上进行小结:“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乍一听,本节课还是挺成功的,实际上孩子们比较模糊热胀冷缩这样的概念:是不是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所以不能只重过程不要结果。

在我们试图落实各种先进教学理念、关注数学课堂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去伪存真,要引导和促进孩子们的动手和动脑的结合,抓住科学课堂的实质:做思共生才能使动手操作活动不打折扣、使科学课堂更加有效,更富张力。这样才能让科学课堂更有科学味。

“做”的方向与基本前提

教师“充分的准备”是引发“做”前思考,让“做”更有方向、更有意义的基础。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要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教师应当充分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这个材料可能是一切的东西,但是必须是适合的。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易于被孩子们发现的材料都可以出现在科学实验的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机会”是科学教学提出的基本理念,也是动手操作活动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留出较为充裕的思考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要留给学生适当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首先要懂得欣赏“冷场”。在组织动手操作后,学生一开始没什么反应或反应不强烈,这都很正常,教师需要有足够耐心,懂得“于无声处听惊雷”,学会欣赏学生在操作中面对问题时愁眉不展的表情。“等一等”的策略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它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加深体验,在手指尖上产生智慧,获得“蜕变”般的成长。留给学生适当思考的时空还需教师合理把握操作的时间。如果时间太短,学生会把操作仅仅作为一种活动,就很难将动手操作与科学概念、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联系起来;如果在动手操作上花太多时间,可能方法不对,又或者无思考,只是一种玩的操作,这样导致与教学时间有所冲突,学生往往在最后的概念或者结论建构上得不到实质性进展,动手操作活动就不成为一种科学性的活动。

适时引导是“做”的保障

如果说适当的时空是动手操作中必不可少的前提,那么,适时的引导则是操作活动成功的重要保障。课堂上,我们经常不知不觉地犯这样的错误:为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安排活动时会进行十分“到位”甚至“越位”的提示或暗示。这样的学习是茫然的、低效的,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思考与探索,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同样,如果教师指导越位,就会剥夺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使学生成为教师指令的操作工,教師意志的代言人,从而阻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主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这种“自主”并非不要教师的指导,因为学生在毫无目的的“瞎乱”操作中是不会有新发现的。但要注意教师引导并不等于把最简捷、最简单的方法结果直接告知学生,而是要侧重于方法、策略上的点拨。

思的提升是“做”的价值追求

提升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衡量科学课堂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尺。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是经历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如果只经历不总结,学生的发现始终是零散地罗列,就不可能促进思维发展。因此我们应重视学生在积累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操作所获得的具体感知和表象,让他们进行概括总结,提升认识。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逐渐走向深入。

诚然,动手操作活动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处理,即便是相同的内容也会呈现不同的课堂姿态。以几个简单教学镜头来折射动手操作活动,诠释的只能是冰山一角,浅陋和局限是不言自明的。但倘若这“冰山一角”能让我们有所触动,抑或更深入地探讨,那么,科学课堂一定能够更富张力、更加有效。

猜你喜欢
动脑磁铁动手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动手演示找错因
肯动脑就会成功
动手动脑多快乐
动脑填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