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2017-09-03 09:40谭宗梅
党政干部学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路径选择乡村旅游

谭宗梅

[摘  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创新方式,在创新乡村发展模式、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再塑乡村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存在资金严重不足、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贫困村民参与意识不强、人才资源缺乏等现实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必须吸纳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注重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进行有针对性帮扶;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和延伸产业链;引入专业化人才,打造“创新型”、“创意型”乡村旅游精品;构建长效性培训机制,提升贫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现实困境;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9-0034-04

“精准扶贫”的概念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调研扶贫攻坚时首次提出来的。随后,在国家层面开始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创新扶贫模式,积极实施精准扶贫。所谓精准扶贫,是指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及贫困人口的现实情况,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来精准识别、帮扶和管理贫困对象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是相对于过去的粗放扶贫方式而言的。一般来讲,精准扶贫是将扶贫目标瞄准到贫困人口,谁真正贫困就扶持谁,这有效提高了扶贫工作的精准化程度。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创新方式。

一、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方式,是一个集动态发展、信息反馈、开放包容为一体的有机系统,在创新乡村发展模式、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再塑乡村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穴一?雪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有利于创新乡村发展模式,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旅游经济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超长的产业链,是产业扶贫的有效形式。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有助于增强贫困农村地区的“造血”功能。一方面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使村寨的现代农业、种养业、餐饮业、住宿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得以健康发展,有效促进了乡村商品市场的流通,全面提升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使广大农民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当中去,如餐饮住宿、农产品和旅游工艺品销售、景区服务等,拓展了农民增收的广阔空间,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已经建成了40000多个旅游景区或景点,其中一半以上的旅游景点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全国乡村旅游景区或景点每年接待游客逾五亿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2000多亿元。[1]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有利于乡村科学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实施精准扶贫注入新动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有利于改善乡村条件,增强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一般而言,较好的旅游资源往往集中在偏远乡村,但那些地方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人才紧缺。而推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能够有效开发利用广大乡村的旅游资源,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和各方帮扶,加大对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贫困乡村的交通条件和社会配套设施,使广大贫困人口从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中赢得新的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对广大贫困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引入人才,既能够促进旅游先进科技在贫困乡村得以应用,也能够帮助贫困农户开阔眼界和丰富旅游知识,提升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他们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重整乡村资源也有助于广大贫困乡村从“封闭守旧型发展”变为“开放包容型发展”,这不仅能够拓宽农民收入来源,而且能够提高贫困村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广大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有利于重塑乡村价值,提高贫困农民的综合素质

簡言之,乡村价值就是乡村自然禀赋提供给村民自我生存发展的机会和能力。乡村价值既包含了乡村生产价值和生活价值,也包含了乡村生态价值,还包含了乡村文化价值和文明培育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以产业发展为抓手的精准扶贫思想并积极有效地加以推进。其中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就是科学有效的产业扶贫开发方式,能够使人们重新拾回乃至重塑乡村价值,重新思考何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何为乡村生活的真正意义及乐趣[2]。优质服务水平是乡村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在国家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鼓舞下,为了使贫困乡村的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大力帮助广大贫困乡村改善村容村貌,制定科学有效的村规民约,进行旅游接待礼仪培训,提升贫困农民的综合素质。其实,这也正是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实现乡村价值重塑的突出表现。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

(一)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对资金需求量大,扶贫资金严重不足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资金缺乏是首当其冲的问题,这直接阻碍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资金短缺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本身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贫困人口大多散居在偏远乡村,而这些地方的旅游资源禀赋又非常丰富,适合搞乡村旅游。但是,这些偏远乡村一般来讲基础设施非常落后,特别是交通不便,因此开发起来工作量很大,投资需求量也很大。另一方面,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没有充分调动多元化社会资金的参与。在实际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往往是政府在主导和单方面投入资金,没有把多元化的社会资金有效地调动起来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这就造成了扶贫资金不足和资金需求量巨大之间的突出矛盾。

(二)广大农村存在严重“空心化”现象,致使乡村旅游扶贫很难有效落实

就当前的现实情况而言,在需要扶贫的广大农村地区,有文化的青壮年人力资源都流向城市务工,留在村子里的绝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导致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分布极不合理;加之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及户籍制度限制,导致广大乡村外延的异常膨胀而乡村本身的急剧荒芜,从而形成了村庄的“空心化”状态。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开发需要大批懂技术、有知识的人力资源,农村绝大多数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的流出,造成了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从而给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有效落实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贫困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参与意识,制约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进程

近年来,随着国家“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整个旅游经济发展中占据的份额逐渐增大。但是,由于部分偏远贫困乡村的村民思想观念落后,难以跟上新常态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不理解、不重视,导致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开发过程中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除此之外,因为一些乡村的旅游服务人员素质偏低,没有“游客至上”的服务意识,出现坑客宰客现象,所以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制约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进程。

(四)人才资源严重缺乏,使贫困乡村的旅游产品创新创意不足

当前,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模式基本上是“复制型”“模仿性”。“创新型”“创意型”旅游产品很少,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贫困乡村的旅游开发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偏远贫困乡村旅游开发所需的人才资源缺乏,没有一批旅游产品开发创新的专业人员,使这些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项目缺乏创意和特色,并且模式单一,大多以游览观光为主,缺少体验性参与的旅游项目,时间一长便容易使游客出现视觉疲劳,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导致游客的回头率不高,影响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和提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效应。

三、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笔者认为,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提高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良效,增强贫困乡村的自我“造血”功能,当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必须循以下路径而为之。

(一)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吸纳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由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对资金需求量大,光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为继,因此要吸纳各方社会资金参与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来,才能做好乡村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项目。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来讲,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政府应该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确保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基本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必须大力鼓励社会资金的参与,使各方主体深刻认识到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社会责任感。倘若政府实行一刀切,搞大水漫灌,没有充分重视社会主体参与和市场的作用,就会造成扶贫效果适得其反,而且之前投入的财政资金也会浪费殆尽。因此,要想壮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资金,必须动员企业、社会组织、民众个人等多元社会主体的参与,并使各参与主体能尽职尽责地扮演自身的角色,把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注重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帮扶精准识别后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

乡村旅游扶贫要想实现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的目标,必须对不同贫困乡村的旅游资源禀赋、各贫困人群的贫困情况以及他们的需求和能力等进行精准识别,才能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精准化程度。一是要对不同贫困乡村的旅游资源禀赋进行精准识别,看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是否适合搞乡村旅游,在此基础上,再对村民进行宣传发动,一方面向村民宣传党和国家的“旅游精准扶贫”政策,另一方面向村民解释乡村旅游对脱贫致富的作用,使村民真正理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真扶贫。二是要对各贫困乡村的贫困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底细,建立贫困村数据库,并且列出适合旅游扶贫开发的贫困村名单。按照适合旅游扶贫开放的贫困村名单,再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禀赋情况,进行调研论证,然后因地制宜地引入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开发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的旅游精准扶贫政策得以很好落实,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才能取得良好的效应。三是要建立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机制,解决“真扶贫”“扶真贫”的问题。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旨在帮助贫困人口能够真正脱贫致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对象识别机制,筛查出真正需要扶持的贫困人口,确保乡村旅游扶贫的精准度。一方面县扶贫办必须牵头,指导贫困村“两委”干部对本村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通过和贫困户座谈交流,了解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逐户摸清家底;另一方面要开展民主评议制度,由行政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精准识别会议,对本村所有农户家庭的居住情况、身体状况、教育情况以及外出就业情况等进行调研和比对,最终确定贫困户及低保户的名单,并进行分层登记、张榜公布,最后建档立卡。此外,还要对贫困户信息进行动态化管理,以防帮扶对象过大而降低扶贫效率。只有认真调查研究,事先精准识别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才能做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精准性、有针对性。

(三)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和延伸产业链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典型的产业扶贫。乡村旅游具有综合性强、产业融合程度高等特点,因此在推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使一二三产业得以互融互促式发展,从而为农村人口增加稳定的就业机会,留住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贫困乡村,要根据自身资源优势,优化整合产业结构,促进乡村旅游业和现代农业、餐饮住宿业、服务业、交通业、文娱业等的融合发展。要将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各种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将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养老产业、新城镇建设等联动起来[3],带动乡村养殖业、种植业特别是蔬菜业等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种养业优化;带动乡村土特产、农副产品、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的加工销售,促进乡村加工业的健康发展;带动商贸物流业、休闲度假业、观光旅游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等业态的互融互动发展。

(四)引入专业化人才,打造“创新型”“创意型”乡村旅游精品

乡村旅游扶贫本身是创新型产业扶贫模式,提升了乡村经济的自我“造血功能”,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各地乡村旅游扶贫开发都存在建设复制化、城市化、欠科学规划、产品创意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这是难以持续发展的,也不可能实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当前和今后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必须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从各贫困村的旅游资源禀赋实际情况出发,引进专业化旅游人才,研究和打造符合本土特色、凸显绿色乡村元素、体现产品创新和主题创意,集自然、人文、产业和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通过餐饮业、住宿业、休闲观光业、购买业、交通业、娱乐业等六大旅游业态的本地供给,为贫困乡村的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和发展机会,使他们在乡村旅游中获取最大程度的收益,实现脱贫致富。基于此,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开发,应该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吸纳优秀旅游人才为乡村旅游的精品打造、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助力贡献。另一方面要发掘和引入优秀旅游人才,打造乡村创意旅游,为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寻找创新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旅游消费需求也日益升级。过去仅仅以游览风景为主题的传统旅游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因此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开发中必须注重有时代元素的创意。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开发中,要将当地旅游资源禀赋、本土文化习俗、社会生态状况等嵌入到创意型互动项目、体验项目、文化项目等元素中,使游客在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放松体验、感受乐趣,从而提升游客回头率和吸引更多游客,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造血”功能,保障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取得良好的实际成效。

(五)构建长效性培训机制,提升贫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目标人群是乡村贫困农户,这部分人一般技术缺乏、知识水平较低,对乡村旅游扶贫的参与能力较弱,这直接制约了贫困农户通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脱贫致富的进程。基于此,必须建立长效性培训机制,对贫困农户进行乡村旅游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培训,切实提高贫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一是必须对贫困村以及贫困人口的详细情况进行调查和建档立卡,并且细致登记信息,这有助于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长效性和扶贫工作的有效性、精准性[4],真正做到结对帮扶和教育培训能够到村到户。二是必须鼓励旅游规划机构、旅游职业院校或高等院校、旅行社、专业宾馆饭店、景区(点)管理和服务机构、旅游行业协会等组织到贫困村的乡村旅游点进行旅游相关政策宣传和知识、技能的指导,做到结对帮扶,将帮扶对象落实到每个贫困户,保证帮扶措施的有效性和帮扶效果的可持续性。三是根据贫困农户的具体情况,分批分层邀请旅游行业相关专家学者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性乡村旅游经营服务培训班,对各贫困农户进行旅游营销、餐饮住宿服务、旅游接待、导游知识、旅游产品创意等方面的培训,从而提升各贫困农户的旅游服务技能和参与乡村旅游的创业就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增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旅游业成为实施精准扶贫新动力[EB/OL].http?押//news.xinhuanet.com/2016-05-19.

[2]朱启臻,梁栋.基于乡村价值的精准扶贫[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2).

[3]章康华.發挥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助力精准扶贫攻坚[J].老区建设,2015,(21).

[4]陈秋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6,(5).

责任编辑  魏亚男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路径选择乡村旅游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