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中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

2017-09-03 09:40吴九占陈紫鹏
党政干部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城市融入政策制度

吴九占 陈紫鹏

[摘  要]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入,最核心的是价值观的融通,这是实质性城市融入的根本保障。同时,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入,需要系统性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为此,要在把握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中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通过夯实他们城市融入的现实基础、完善制度保障、优化人文环境和提升主体素质,加速他们的城市融入。

[关键词]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制度;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10-0068-04

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价值观上呈现城市性、开放性的特征。同时,又体现出矛盾多样性、潜在冲突性、可塑性等特征。为此,我们要在把握他们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保障制度和支持政策,积极推动他们的城市融入。

一、夯实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的现实基础

要实现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真正的本质性地融入城市,就必须提高他们城市融入中价值取向的融合度,首先要夯实其城市融入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基础,使他们的价值观与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具有共存性、和谐性和一定的融合度。

1.促进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稳定就业

调查显示(本文数据均为本课题组调查结果,此处一并说明),分别有36%与28.9%的农民工认为工资收入与发展前景是影响他们选择工作的两个最重要因素;超过五成的被调查者认为有能力、有技术是他们找工作最重要的依靠;37%与28%的被调查者认为缺少发展空间与工资增长慢是造成他们更换工作的两大原因。这表明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价值观呈现“个人+发展”特征,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就业期望在提高。然而现实状况是仍有约三成的被调查者对自己当前的工作表示不满意,这表明他们就业条件与他们的就业期望仍存在距离。那么进一步促进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化解他们就业要求与就业现状之间的矛盾就成为必要。

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稳定就业是他们城市融入的立足之本。应该从三方面去促进他们的稳定就业。一是建立就业信息平台拓宽他们的就业途径。有关的调查指出,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主要依靠人际关系找工作,人际关系对他们就业的途径有较大的影响,这导致他们就业面窄,就业机会少,常处于失业状态。那么这就会影响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稳定的就业。因此政府应该针对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设置专门的职业介绍体系,健全针对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信息网络,及时发布相关的用工信息,并对他们的就业情况进行整体上的调控。同时政府可以针对失业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促进他們稳定的再就业。二是加强政府对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的购买,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自主选择的培训新机制。三是开展与职业发展空间链接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增强他们的稳定就业能力。企业要将职业培训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岗位技能资格证书与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晋升空间衔接起来,培育他们的职业培训动力。同时要拓展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服务内容,为他们提供职业生涯的指导。

2.提高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水平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在有了一笔钱后选择尝试创业与做投资的人数比例达到了50%。那么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消费价值观的进取特征也意味着他们的消费需求在提高。然而现实的状况是36.9%的被调查者不满意目前的经济收入水平。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表示扣除生活成本后,自己的经济收入刚刚够花,甚至入不敷出。可见他们的收入状况与他们的合理的消费需求仍存在距离。那么进一步提高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水平,化解他们合理消费需要与经济收入之间的矛盾就成为必要。

本文认为,应该从三方面促进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增长。其一,进一步健全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合理增长的法律法规,使得相关部门在解决他们工资问题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其二,政府要适当对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定位进行宏观调控,建立科学合理的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指导线制度,发挥工资指导制度对企业合理进行工资分配的指导作用,使得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增长总体上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其三,加大对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集中较多的企业或单位的监督力度与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这些企业通过延长劳动时间、降低计件工资单价等手段变相减少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的行为。

3.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住房保障

调查说明,多数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在居住问题上看重居住环境。但现实状况是54.2%的被调查者主要的居住条件是租房,7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身居住条件、居住环境一般。他们居住期望与居住的现实环境之间的矛盾,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不利于他们的城市融入。因此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住房保障水平,化解他们居住价值观与居住现状之间的矛盾成为必要解决的问题。

流入地政府在城市住房建设的规划中,应将长期在城市就业与生活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考虑进去。特别是在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城中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改造与建设时,要因地制宜的安排一定的建设用地建设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公寓。

二、完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中的制度保障

价值观的确立归根到底要靠现实中的实践来积累。而在现实实践中,政策制度是价值观培育有效的合法性资源,它的规范力量是价值观培育最有力的保障。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中的制度保障,以此来培育、确立他们的价值观,让他们形成有利于其城市融入的价值观。

1.完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制度

有没有完备的权益保障制度,有没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相关权益,直接影响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的价值取向。调查结果显示,92%的被调查者意识到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分别有63.1%、31.1%的被调查者表示当权益受到严重侵犯时会采取求助政府部门与上诉法院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表明多数被调查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在权益观上呈现出积极的价值取向,这也意味他们的权益意识在增强。但是,仍有18.7%与25%的被调查者对政府与城市各界为他们所做权益保障工作表示不满意与无所谓。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障的不足,与其较为积极的权益意识之间的矛盾,不利于他们的城市融入,因而进一步完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制度就成为必要。

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完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制度。一是让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享有与市民相同的权益保障,将他们的权益保障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范围。特别是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加大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合同保障的监管力度;建立拖欠劳动报酬的补偿制度;完善劳动休息权、劳动健康权等方面的切实保障。在文化权益保障方面,政府要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大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权益保障力度,增加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大众传媒的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强新型工会的建设。在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行业和企业中建立相应的网格化的工会组织,将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吸纳为组织成员,提高他们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帮助他们在遭遇侵权时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三是将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维权纳入法制化轨道,开发民间的非政府维权组织资源,拓展团体诉讼救济的途径。

2.调动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政治参与积极性

调查结果显示,仅4.4%的被调查者表示要积极参加政治活动;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参加老家村委会的选举、城市社会居委会选举、企业职代会等政治活动;分别有37.8%、32.9%的被调查者表示与自己有关或者有时间去的政治活动他们才会考虑参加。这表明多数被调查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对政治活动的价值取向较为消极,大部分被调查者对政治信息的关注度较低,对政治活动参与的目的较为功利,参与的意愿较小。这种状况不利于其现代公民价值观的培养,也使他们的利益诉求与意见表达得不到上传下达,从而不利于他们城市融入。那么为了进一步增强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完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政治参与制度就成为必要。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去着手完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政治参与制度。一是要鼓励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在网络时代,使用网络已成为城市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而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也是网络大军中的重要成员。因此政府要重视网络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完善实名制的网络参政系统,使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能够便捷的通过网络合法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诉求,而政府也要马上应对他们的意见与诉求,及时给予回应。二是要充分发挥党政组织的作用,培养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意见领袖。不断增加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在有序政治参与相关组织中所占的比例,让他们的利益诉求与意见表达更好的传达给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听证制度。要保证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在听证会上的人数比例,确保他们在城市公共议题等问题上享有足够的话语权和意见表达权。

3.加强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身份認同的制度建设

调查也证明,相当一部分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希望能够融入城市,分别有36.9%、31.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是工人、市民。而现实状况是城市对他们的身份认同的制度建设仍然较为缺乏。这不利于他们在身份上融入城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身份认同的制度建设。

我们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身份认同。其一,进一步完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居住证制度。首先是降低居住证申请的门槛,建立便捷的居住证与户籍转化机制。其次是建立动态的人口信息数据库,实现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再次是依靠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完善开发居住证的使用功能。其二,进一步完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制度。首先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积分指标体系,逐步增强政策普惠性。其次是简化积分入户的申请过程,加强跨各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再次是加强对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政策的宣传。其三,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异地教育制度。政府应该将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输入地的财政支出。保障他们子女在输入地平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参加中考高考的权利,并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三、优化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的人文环境

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对价值观的塑造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优化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价值观培育的人文环境,促进他们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城市融入。

1.提高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对当地文化的认同度

调查显示,有56%的在广州工作的农民工对独自或约朋友去喝早茶的意愿一般或较低;同时有73.8%的人对在广州过春节和逛花街的意愿一般或较低;有51.7%的人表示对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意愿一般或较低。这表明多数被调查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认同度一般,这也反映了新生进城务工人员在文化价值观上对当地文化认同度较低。这不利于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在文化上适应融入流入地城市,本文的调查显示约四成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对广州的文化氛围适应程度较低,这个结果也佐证这一点。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对当地文化的认同度。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其一,扩大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的文化交流。以政府为主导,在社区开展跨区域文化交流。鼓励大家一起面对面进行交流,共同遵守城市文明公约,摒弃“同乡”、“老乡”等区域亚文化。其二,拓宽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体验的渠道。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和用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各种免费的文化娱乐活动,为他们参与和体验多元文化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挖掘生活中乡土文化元素和能反映他们群体特征的文艺素材,参与艺术创作活动?熏让广大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主动承担起城市新文化建设者的责任,在创造中强化他们的文化体验。

2.提升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的相互包容度

调查显示,近七成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表示愿意和城市人交朋友,这表明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在交友意愿上较为积极开放,也意味着他们对城市居民持放开怀抱的态度,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城市居民对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认可度不高,部分市民认为他们是城市过客,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与他们存在着一定的社会距离。调查结果显示,有20.9%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有当地市民认为他们占用了城市资源;分别有9.3%、17.3%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表示当地市民不能平等看待他们,甚至态度冷淡。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交期许与其城市融入的社会现实的矛盾,降低了他们的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和社会价值观认同感,从而不利于他们的城市融入。

为此,一方面要消除城市居民对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个人偏见和歧视。通过宣传他们对城市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使城市居民对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把他们置于平等的地位。另一方面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理念和行为等方面逐步缩小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在生活中逐步市民化。同时有关方面与相关部门应该多举办当地居民与进城务工人员的交流活动,让他们在交流中对彼此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同。

四、提升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主体素质

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能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特别是养成加速城市融入的价值观,除了客观方面的条件外,提高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的个体素质,尤其是与城市融入的价值观直接关联的素质,成为非常重要的主观因素。

1.提高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对市民化的认识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成为非农产业工人的市民化趋势已不可阻挡。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一定要认识到这个发展趋势和潮流,增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仍有12%与5%的被调查者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不确定与准备回乡务农,这部分人的市民化意识显然是不足的。他们只有形成了市民化是时代潮流的认识,才能在价值观上认同市民化的重要性,从而培育城市融入的价值观。

为此,有关方面和部门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让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认识到城市融入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认识到他们成为非农产业工人是客观的趋势,在主观上做好市民化的准备,进一步提高对市民化的认识。这无疑有助于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养成城市融入的价值观,从而加速其城市融入。

2.提升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是一个过程,需要各方面的条件。但能否实现其融入城市,一个核心的问题是他们是否具备与城市居民趋同的核心价值观。在一个利益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仍然需要一种主导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具有趋同的核心价值观,不同的群体才能实现求同存异,和谐地生活和工作在同一个社会、社区或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因此,当前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要进一步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要认同核心價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入行,形成与城市居民本质上趋同的价值取向。其次,要在思想特别是行为上与城市居民看齐,逐步形成城市化生活的行为习惯,使自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与城市居民趋同,从而促进自己更为顺畅的城市融入。

总之,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融入城市是一个过程,甚至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通过系统的制度、政策和系列的举措,来培育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中的价值观,并以此推进他们的城市融入,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化质量。

责任编辑  杜福洲

猜你喜欢
城市融入政策制度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政策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户籍障碍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影响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