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2017-09-04 17:13蔺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8期
关键词:万历景德镇

蔺洲

【摘 要】景德镇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瓷器的胎体与青花发色有其鲜明的特征,胎体多粗糙,青花发色蓝中泛紫,这是由其制胎原料和青料使用的变化决定的。本文将从此三朝青花瓷器概况、胎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青花发色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景德镇 青花瓷器 嘉靖 隆庆 万历

一、概论

景德镇在明代成为中国制瓷业中心,形成了一花独放的局面。宫廷在景德镇设立了御器厂,专为宫廷烧制优质瓷器。明代民间的中、上阶层普遍使用景德镇所产青花瓷器,产量巨大。明代后期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瓷器的生产也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尤其在胎体、青花发色方面,特点突出,与其他各朝形成明显区别,这种特点是由制胎原料和青料的使用情况决定的。这一时期的制胎原料为瓷石加麻仓土向瓷石加明砂高岭土的过渡时期,高岭土使用比例减少,因而胎体多粗糙。青花原料为回青加石子青,发色蓝中泛紫。

二、胎体

嘉靖瓷器胎质总体不如前朝,大件器物如大缸、大罐、葫芦瓶、大盘等制作粗糙,时有夹扁,接痕明显,易脱断,掉底。底足处理粗糙,有跳刀痕和粘砂现象,露胎处火石红色浓重。琢器大都胎体厚重,衔接痕显露,甚至有的接痕比明初还要明显,常有烧结不坚固以致接痕断裂的现象,器里尤是如此。大件圆器多有翘棱、夹扁,并伴随底心下凹和塌陷的现象。而一般官窑小件器的制作仍旧比较精细,胎薄体轻,可见,嘉靖时期瓷器胎体是厚重古拙与轻盈秀丽兼而有之。

隆庆一朝,仅有六年,瓷器产量较少。胎体特征基本和嘉靖一致,但器形较前朝更为规整。而且许多民窑器胎薄玲珑。

万历时期,瓷器制作更加粗糙,质地粗松,胎体大多厚重,器身多有变形,欠规整,屡见夹扁、翘棱、窑裂等现象。大件器物修胎不规整,底足为砂底。盘、碗底足除有显著刮削、跳刀痕外,底心多下塌,甚至有的底塌到圈足不能著地。但多数官窑圆器仍比较精细,修胎规整,胎体薄厚适度。至晚期,官、民窑中仍有薄胎之作。

三、制胎原料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粗糙和其制胎原料的变化是有关系的。景德镇元代发现并使用了麻仓山所产的高岭土,即麻仓土,元代称为“御土”,改善了瓷器的质量,提高了瓷器的烧成温度,从此景德镇制胎原料改瓷石一元配方为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明代继续使用麻仓土,称为“官土”。麻仓土引入景德镇制胎原料的年代约为1278—1322年(即元世祖至元仁宗时)。[1]

据文献记载,麻仓山在浮梁县新正都。麻仓土的主要成分可能为多水高岭石。高岭土由于含Al2O3约35%,掺进瓷石制胎,能提高瓷胎中的铝氧,使制品的烧成范围增宽,减少变形,从而提高了成品率。在瓷石中掺以高岭土制胎,使瓷胎中的玻璃相减少,莫来石增加,瓷器的热稳定性也随之提高。景德镇瓷器从此开始由低火度的软质瓷(烧成温度约1150℃)逐渐变成高火度的硬质瓷。

但是到了嘉靖时期,麻仓土的开采量逐渐减少,至万历初期,麻仓土即告枯竭,但又没有及时发现并使用其他地方的高岭土来代替,因此这一时期景德镇瓷器的胎体开始变得粗糙。

乾隆七年(1742年)《浮梁县志》卷十《陶政·陶土》记:“明万历十一年(1583)管厂同知张化美见麻坑(仓)老坑土膏已竭,掘挖甚难,每百觔加银三分。”至万历中期以后,文献已不再见麻仓土开采的记载。

麻仓土产量的减少,影响到瓷器的质量。清·唐秉钧《文房肆考》卷三:“靖窑回青盛作,幽菁可爱。……然当麻仓土将次告竭,饶土渐恶,体质较之宣器大不相侔,制度亦不及宣德远甚。”明·高濂《遵生八笺·论饶器新窑、古窑》谓:“世宗青花、五彩二窑,制器悉备。奈何饶土入地渐恶,较之二窑往时代(指宣、成)不相侔,制度亦不及宣德远甚。”由于麻仓老土采掘已两百余年,资源渐近枯竭,质量变劣,嘉靖、万历间的官窑已不能和永乐、宣德、成化时相比了。

麻仓土告竭之后,景德镇陶工旋即在高岭山找到了优质高岭土,称明砂高岭。现代高岭土的学名即来自地名高岭山。朝廷未能垄断明砂高岭,这使民窑也有了优质高岭土的来源。明末《天工开物》中记载:“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粱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这里的高粱山,应当就是高岭山,粳米土是高岭山的高岭土(明砂高岭),由于高岭土含铝量高,“其性坚硬”,糯米土则是指瓷土,“两土和合”,说明了制胎用高岭土加瓷石的二元配方。可见到了明末,明砂高岭取代了麻仓土,作为制胎原料使用。

四、青花发色与青料

嘉靖青花采用回青料,改变了之前的青花色调,形成了浓艳泛紫的色泽,时代特色鲜明。这种色调,持续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虽然色调基本一致,但不同时期、不同产品的发色有不同的特点。嘉靖朝青花呈色细分主要有三种:(1)黑蓝色。色调深沉而灰暗,纹饰有晕散现象,类同于正德晚期。这种现象,主要见于嘉靖前期,在嘉靖晚期也时有出现,如嘉靖仿明初的青花罐及圹碗之类,但釉面色泽却与洪武时的那种灰青不同,而是青中闪白。(2)浅淡的蓝色。这种色调嘉靖中期最为常见,至万历时越发浅淡,纹饰线条也更加细密。此类青花器,有鱼藻纹盘及婴戏盖罐等。(3)浓重泛紫。其色如蓝宝石一样鲜亮,又似青金蓝般艳丽。此类代表器物有青花云龙、八仙人物大罐和葫芦瓶、盒等。[2]

嘉靖、隆庆、万历时所用的青花料都是回青,色调相近,但隆庆青花器由于选料的精炼和技术的纯熟,色调最为美丽,回青的呈色蓝中泛紫,浓重艳丽、纯正稳定,可谓炉火纯青,在嘉、隆、万三朝的青花中,以隆庆时青花的呈色最佳。

万历时的青花发色可分为几个时期:早期,发色与嘉靖、隆庆时一致,也是蓝中泛紫,但像隆庆时那么浓艳深重的色调则逐渐减少;中期,蓝中闪灰,发色渐淡;晚期,蓝色灰暗,多有晕散;末期,色调更加浅淡。

回青产于西域。“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3]“回青出吐鲁番,去京师万余里,去嘉峪关数千里。御用回青系西域回夷大小进贡”。[4]“吐鲁番……嘉靖三十三年,进贡回回青三百一十斤八两……”[5]“陶用回青本外国贡也”。[6]“回青,正德时大珰镇云南,得此于外国。嘉窑御器用此,其后亦不能继”。[7]可见,回青当是一种外来青料。

回青往往要与石子青(石青)混合使用,两者比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发色效果。“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加多,则色沉而不亮。每回青一两加石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谓之中青。中青用以设字,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则颜色青亮”。[8]上文提到嘉靖青花发色有三种:黑蓝色、浅淡的蓝色、浓重泛紫色,应当就是用料比例不同而形成的。黑蓝色种类应是所用回青里未加或少加石青而形成的,即使用的是“上青”。这类黑蓝色的纹饰往往有晕散现象,即“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这种黑蓝色多出现在嘉靖早期,可能是因为当时窑工还未掌握向回青中加入石青的技术,或者是为了模仿国产料“无名异”的颜色而不加石青。“凡画碗青料总一味无名异……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9]“回青乃西域大青……上料无名异,出火似之,非大青能入烘炉,存本色也。”可见单纯用回青与国产料“无名异”发色相似。

嘉靖时的第二种青花发色为浅淡的蓝色,这种颜色应当是在回青中加入适量的石青形成的,但石青的比例不是很高。还有一种发色浓重泛紫,这就是以“中青”为原料形成的颜色,即四分回青,六分石青。这是嘉、隆、万三朝青花典型的颜色。

隆庆朝青花浓重泛紫,对“中青”的使用最为成熟。万历早期,仍然延续了这种蓝中泛紫的风格,但往后颜色渐渐变淡,蓝中闪灰,到了末期色调已十分浅淡。这与万历时期回青来源缩减有关,国产料的比例越来越高,已达不到回青四分的“中青”,因此紫色越来越淡。

“万历二十四年八月癸未,先是奏回青出吐鲁番异域,去京师万余里,去嘉峪关数千里。而御用回青系西域回夷大小进贡,买之甚难。因命甘肃巡抚田乐设法招买进,以应烧造急用,不许迟误”。[10]可见万历二十四年时回青已经出现了来源紧张的问题。“回青出吐鲁番……御用回青系西域回夷大小进贡。万历时,命甘肃巡抚购买。三十四年,潘相奏言描画瓷器用土青,以浙产为上,令庐陵、永丰、玉山进价,明年又令征本色,东阳永康山解折色”。[11]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万历三十四年,潘相奏请使用浙料,这必然影响到回青的用量。“回青……嘉窑御器用此,其后亦不能继”。[12]可见回青来源确实经历了枯竭的过程。到明末天启、崇祯时则不见回青的发色,而是使用了珠明料。

参考文献:

[1]刘新园,白焜.高岭土史考[J].中国陶瓷,古陶瓷研究专辑,1982,增刊(7).

[2]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两木出版社,1993.

[3][6][9][10]熊廖.中国陶瓷古籍集成[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5][11]冯先铭.中国古陶瓷文獻集释[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0.

[7][8][12]傅振伦.《陶说》译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万历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我的家乡景德镇
从《万历起居注》管窥明代帝王的书法教育
小议明万历《铜仁府志》人物志
晚明合肥文人黄道日新证
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景德镇写意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携手同进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