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城宫城形制及其影响

2017-09-05 10:26聂晓雨程有为
中州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聂晓雨+程有为

摘 要:洛阳汉魏故城是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四朝的都城。由于距今时代久远,人们对其形制布局的认识若明若暗。根据近年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阊阖门等遗址考古发掘材料,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它所开创的单一宫城“建中立极”“五门三朝”等制度开启了都城布局和宫室制度的新时代,说明北魏洛阳城宫城形制对隋唐以降历代都城规划的影响及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汉魏洛阳城;古代都城

中图分类号:K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8-0120-06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四个朝代的都城遗址,它实际作为都城300余年,而从开始建都到完全废弃则前后延续五个世纪。汉魏洛阳城及其宫城情况,散见于古代文献,但语焉不详。自1954年以来,中国考古工作队对汉魏隋唐洛阳城遗址进行了多次勘察,发表了不少研究文章①,但由于汉魏洛阳城几经兴废,遗墟为多个朝代城址叠加,其形制布局和沿革情况极为复杂,文献记载较为简略,宫城的主要部分尚未发掘,相关研究仍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本文依据近年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结合文献资料,对洛阳汉魏故城的形制、布局、沿革重新加以探讨,着重阐述它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文献记载的汉魏洛阳城宫城考述

东汉洛阳城是在周代成周城和秦、西汉洛阳城的基础上重建的。西周初周公姬旦营建洛邑,称成周。春秋时,周敬王将都城由王城(在今洛阳市西工区)东迁成周,称东周。战国时改称洛阳,秦庄襄王封丞相吕不韦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遂大规模营建洛阳城,其南宫西汉时期尚存。汉高祖刘邦五年(前198)曾“置酒洛阳南宫”。②

及东汉定都洛阳,始进行大规模的营建,“十四年春正月,起南宫前殿。”③汉明帝永元三年(90),“起北宫及诸官府”。永元八年“冬十月,北宫成”。④东汉洛阳城内的宫苑,主要是南宫和北宫。“南宫至北宫,中央作大屋,覆道,三道行,天子从中道,从官夹左右,十步一卫。两宫相去七里。”⑤从《永乐大典》所载《后汉京城图》看,南宫和北宫在平面上呈“吕”字形,南北对峙,占都邑多半空间。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贡议政之宫,北宫是皇帝及妃嫔寝居之宫。此外,北宫东北还有永安宫,是皇太后的居所。宫城正门为平城门、正阳之门。蔡邕说:“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也。”⑥宫城正殿德阳殿规模宏大,“周旋容万人。陛高二丈,皆文石作坛”⑦。

三国时曹魏政权也建都洛阳。早在延康元年(220)正月,魏武王曹操就在洛阳北宫营建建始殿。同年十二月,魏文帝曹丕“初营洛阳宫,戊午幸洛阳”。裴松之注:“诸书记是时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⑧魏明帝青龙三年(235),“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⑨,“魏明帝上法太极于洛阳南宫,起太极殿于汉崇德殿之故处,改雉门为阊阖门”⑩。雉门即东汉的上西门。此“南宫”当为“北宫”之误,据《永乐大典》《后汉京城图》记载,崇德殿与德阳殿均在北宫,汉明帝所建造。薛综曰:“崇德在东,德阳在西。相去五十步。”?南宫无崇德殿,故太极殿当在汉北宫崇德殿旧址。曹魏在汉北宫的基础上营建新宫,南宫被废弃或者衰落,宫城形制遂发生改变。

西晋除改营太庙、新作三城门外,未见修建宫室的记载。晋正殿亦为太极殿,且有东西堂。史称:晋怀帝“即位,始遵旧制,临太极殿,使尚书郎读时令,又于东堂听政”?。安平献王司马孚死,晋武帝“于太极东堂举哀三日”?。皇帝即位大典在太极殿进行,平时听政,则在东堂,此已是西晋制度。

后赵石虎对洛阳宫城的破坏与修复。“咸康二年,使牙門将张弥徙洛阳钟虡、九龙、翁仲、铜驼、飞廉于邺。”“盛营宫室于邺,起台观四十余所,营长安、洛阳二宫,作者四十余万人。”建元初年,“又发诸州二十六万人修洛阳宫”。?后因苻洪劝谏,停二京作役,洛阳宫的修建半途而废。

北魏后期洛阳城得以复建。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于“冬十月戊寅朔幸金墉城。诏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将董爵经始洛京”?。太和十九年九月,新都落成。北魏洛阳城太极殿的设计者蒋少游“为太极立模范,与董尔、王遇等参建之”,“华林殿沼修旧增新,改作金墉门楼,皆所措意,号为妍美”。?而“洛京东郊马射坛殿,修广文昭太后墓园,太极殿及东西两堂,内外诸门制度,皆(王)遇监作”?。景明元年(502)太极殿落成。次年春正月丁巳,宣武帝“引见群臣于太极前殿,告以览政之意”?。北魏承西晋之余绪,洛阳宫城太极殿的东西两侧也有太极东堂和太极西堂。西柏堂或即西堂。东堂为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各方使臣之所,西堂主要供帝王起居之用。

及北魏分裂,东魏迁都邺城,洛阳城被毁。北周大成元年(579),周宣帝诏令修复洛阳宫,“于是发山东诸州兵,增一月工为四十五日役,起洛阳宫。常役四万人”,以(窦)炽为京洛营作大监,樊叔略为营构监,定宫室制度。一年后宣帝死,宫城中辍。洛阳宫的营建“虽未成毕,其规模壮丽,逾于汉、魏远矣”。?

综上所述,曹魏青龙三年(235)始筑太极殿,“历代殿名,或沿或革,唯魏之太极,自晋以降,正殿皆名之”?。太极殿作为宫城主殿得以延续。

二、勘探发掘所示宫城门垣殿堂基址

1954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调查发掘团对汉魏洛阳城遗址进行初步勘察,认为“北魏宫城在洛阳城的正中”,城中央的“南北高起的地带,是宫城城垣和殿基的遗址”。(21)

1962—197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对汉魏洛阳城进行全面勘探和发掘。(22)此次调查,基本上确定了太极殿(金銮殿)、宫城南门阊阖门、铜驼街的位置与规模,并绘制出《汉魏洛阳城平面实测图》和《宫城平面图》。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以下简称“洛阳汉魏故城队”)对宫城内的最大殿址进行试掘,根据保存状况与规模,基本确认为北魏宫城正殿“太极殿”。

进入21世纪以来,洛阳汉魏故城队开始对汉魏洛阳故城宫城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大规模发掘。

2001年11月至2002年6月对北魏宫城正门阊阖门进行发掘,全面揭露出城门台基、门前左右双阙、阙间广场及城门两侧院落的部分遗迹。(23)

2008年夏至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联合考古队(以下简称“中日联合考古队”)对汉魏洛阳故城宫城二号、三号、五号建筑基址以及宫城西墙与河渠遗址进行发掘。在位于阊阖门遗址以北的宫城二号建筑遗址发现大型门址遗迹,“该门址位于宫城正门阊阖门的正北,显然是宫城内主要建筑轴线上的第二道宫门”(24)。位于宫城二号建筑遗址的北面的三号建筑遗址是一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结合北魏洛阳宫城的勘察平面图,可初步认定它是宫城主要轴线上的自阊阖门后的第三座重要建筑,极有可能与北侧的太极殿宫殿建筑院落群有关。”(25)在对汉魏洛阳故城宫城西墙进行发掘解剖时,发现曹魏、西晋时期的宫城西墙、大型河渠等遗迹,“发掘明确了此宫城西墙最早始建年代不晚于魏晋时期,北魏时期在其外侧重修或增筑宫城西墙,北周时期则继续沿用或增修,这与考古发掘获知阊阖门等遗址的建筑年代较为一致,由此可确认北魏宫城是在曹魏洛阳宫基础上修建沿用”(26)。

此外,2010年发掘的宫城阊阖门前的南北大街铜驼大街遗址,2012年发掘的内城西垣西阳门遗址,使汉魏洛阳城尤其是北魏城址的平面格局更为清晰。北魏洛阳城的外郭城长、宽均达10公里,外郭城之内为内城,内城之内套宫城,铜驼街及其向南、向北的延伸线为整个城址的中轴线,太极殿位于这条轴线的中极位置。

为进一步明确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的建筑结构与时代演变,洛阳汉魏故城队又对北魏宫城的核心区(北区)进行全面勘察发掘,通过勘察和发掘,明确了四号建筑基址是位于宫城中部主要建筑轴线上最为显赫的大型宫殿建筑。结合相关文献,可以确认它就是北魏宫城的中心正殿“太极殿”及两侧的“太极东堂”和“太极西堂”。(27)在太极殿周围围合有廊庑、宫门等附属建筑,形成东西约340米,南北约310米的大型宫院。

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洛阳汉魏故城队又发掘了“太极东堂”遗址。发掘解剖确认它和太极殿主殿同样始建于曹魏,北魏和北朝晚期重修沿用。在太极殿西侧勘探发现了与“太极东堂”同样规模和形制结构的殿基,与文献记载的“太极西堂”完全吻合。“太极主殿居中,‘太极东堂和‘太极西堂分列两侧,三殿东西并列,三座殿基占地面积达8000平方米,外围还辅以回廊、院墙、宫门等附属建筑,构成太极殿规划有序、布局严谨的庞大宫殿建筑群。这是中国古代都城一种崭新的宫殿建筑格局,也是汉魏洛阳城乃至中国古代建筑体量最大的建筑群之一。”(28)

太极殿、阊阖门以及宫城墙垣的发掘的收获有二:一是廓清了北魏宫城的门阙、殿宇的形制与分布,二是明白了宫城、殿宇门阙的时代与分期。

1.宫城及其门殿的形制与演变

此前学术界多认为古代都城形制布局的单一宫城制出现于北魏。如王仲殊先生说:“和前代相比,北魏洛阳城最重要的改变是在宫殿上面废除了东汉以来的分为南北两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29)宿白先生说:北魏“集中全部宫廷建筑于旧城中部偏西的北侧雄健的宫城之中,这就彻底地改变了汉魏洛阳南北宫的分散设计,显然这是沿袭了平城的布局”(30)。后来段鹏琦先生对相关文献记载进行考证后认为:“曹魏实无全面恢复汉南宫的迹象,而是以汉北宫为基础营建皇宫的。”“汉魏洛阳城南宫,在曹魏都洛时期,即使不一定全部废弃,也已经大大衰落,至少不能同以前一样以与北宫抗衡的地位发挥作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曹魏都洛时期南北宫对峙的情况实质上业已结束。”(31)近年對汉魏洛阳城宫城的发掘证实了段鹏琦先生的推断。

汉魏故城宫城遗址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主殿太极殿及东西两堂位于宫城中部偏西,其南有两座宫门和宫城正门阊阖门,四者在一中轴线上,阊阖门正对内城的中轴线铜驼街,街两边分布着衙署寺庙,门外又有一条东西大道,通往南城东西二门。

宫城正门阊阖门是汉魏故城遗址现存最重要的城门建筑遗址,且形制特殊。城门楼的形制一方面沿袭了汉代以来习见的一门三道的城门规制,但其殿堂式柱网布局不见于后世。门前的双阙是迄今为止发掘所见的最早的双阙,它采用曲尺形一母二子的形制。虽然它也依照常规矗立在城门楼的前方两侧,但它与宫墙平行而不突前,城门楼却后置于宫墙。其独特的殿堂式城门楼和巨大的夯土双阙展示了它在特殊的位置上威仪重于防御的时代特点。

太极殿遗址是一组规模庞大、修建复杂的建筑群,主要由处于宫城核心的主体宫殿建筑、周围宫院、廊庑与宫门等构成,形成一个东西320米、南北380米的大型宫院。在不同时期太极殿建筑群的规模与形制略有不同。

魏晋时期太极殿和东堂的夯土台基虽因后期破坏或改建而规模变小,但基部规模依旧宏大。太极殿南侧设有东、西两条踏道,夯土基础规模较大,长、宽均超过10米,残厚2米多。

北魏时期太极殿台基,为设置北侧踏道而向北扩展,在台基北侧形成向北凸出4.7米的凸台。台基南侧仍沿用魏晋时期设置的两条踏道,但踏道宽度缩小,且是在魏晋夯土上挖槽重新筑造太极东堂台基,经过增修形成东西长48米、南北宽23米的长方形殿基。太极殿与东堂之间还有东阁门。东堂北侧亦修建有宫院廊庑建筑,系在废弃的魏晋基址上重新营建,主要是以夯土墙分隔多组院落,形成中间为隔墙、廊侧有檐柱的两面廊庑建筑。

北周时期修筑的重点在太极殿台基和宫院周边。太极殿台基北侧仍沿用北魏时期形成的凸台格局,但踏道变窄。凸台北侧新砌包砖墙和散水。台基南侧增筑夯土体量较大,其上新置两排数量不完整的础石网。台基东、南、西三面围绕有夯筑沟槽,似未完工,南侧的踏道也未修筑。太极东堂及北侧院落保留着北魏时期建筑遗迹,但东堂台基东侧和院落北部分别被新筑夯土打破,当与北周重修太极殿周边的宫院建筑有关。总之,北周时期对太极殿的营建虽半途而废,却改变了太极殿的形制。

2.宫城的建筑时代与分期

对阊阖门遗址的清理与解剖中最为重要的收获,是说明该门址从始建到废弃可以分为早(魏晋)、中(北魏)、晚(北周)三期。“北魏阊阖门的门、阙、院墙及宫墙的基础夯土的始建年代皆为魏晋时期,而宫墙基础下层还发现有更早期的夯土墙遗迹。也就是说,这座带有门前双阙、附属院落以及殿堂式门楼的北魏宫阙正门,其总体平面布局和基本规模早在魏晋时期就已形成,这与文献记载中洛阳城宫城阊阖门名称的出现时间和沿革使用情况正相符合。”(32)这次发掘在地层层位、建筑材料以及门阙规模和形制上确切的印证这座宫门就是曹魏初期新修洛阳宫时建造的阊阖门,进而确认北魏时期以及北周时期的宫城阊阖门,是在曹魏初期建造的洛阳宫阊阖门基础上修补沿用的。

据文献记载,太极殿存在着较复杂的时代变化及多次改建。通过对太极殿与太极东堂殿基的解剖,并结合殿基周边不同时期的遗迹与地层堆积,可知这座由主殿和两侧附属殿基组成的庞大宫殿建筑群遗址分三期。早期建造的太极殿和东堂殿基规模较大,且是在生土中挖基槽夯筑而成,显然属于创建时期。夯土底部铺垫有魏晋时期的瓦片,其夯窝和夯层具有魏晋时期的特征,台基南侧早期踏道等遗迹上均发现魏晋时期的瓦片堆积层。太极殿第二次修筑的中期夯土,均是在早期夯土周边进行补筑。夯土中包含魏晋时期和汉代瓦片,所采用的夯土技术均为北魏时期特征,而且周边同期地面及附属建筑遗迹上均有包含北魏时期瓦片的堆积层。种种迹象表明,这是北魏时期在魏晋太极殿基础上的重修沿用,也与文献记载的北魏修筑太极殿沿用魏晋宫室制度相吻合。太极殿的晚期补筑夯土中包含有北魏时期的磨光瓦片,夯窝虽然也为椭圆形,但夯土中夹杂大量白灰粒,与以往发现的北周时期夯土一致。而且该期遗址中有较多半途而废或未完工现象,也与《周书》记载的北周宣帝“新营太极殿”“未成毕”相吻合。(33)通过发掘,验证了文献关于汉魏洛阳城太极殿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北魏时期重修沿用、北周时期仍有改建的记载的真实性。

对北魏宫城西墙的发掘,也“以完整清晰的地层关系,揭示出北周、北魏和魏晋时期宫城西墙的位置、走向、建筑结构和时代演变”,“明确了此宫城最早始建年代不晚于魏晋时期,北魏时期在其外侧重修或增筑宫城西墙,北周时期则继续沿用与增修。这与考古发掘获知的阊阖门等遗址建筑年代较为一致,由此可以确认北魏宫城是在曹魏洛阳宫的基础上修建沿用”。(34)

总之,对于汉魏洛阳故城宫城的阊阖门、太极殿和宫城西墙的发掘,以时代确切的遗物和地层关系,确认了三国曹魏始建的太极殿、阊阖门的位置和形制,为聚讼多年的汉魏洛阳城宫城形制等的讨论提供了直接的考古学证据,证明了北魏宫城是沿用魏晋宫城,而魏晋宫城是建于汉代北宫故地,由此进一步确认魏晋时期已经实行了单一宫城,这是对古代都城规划研究的重要贡献。

三、洛阳汉魏故城宫城在古代都城建设中的地位

汉魏洛阳故城是一座承前启后的都城,它因袭前代都城形制和布局,又有所改造和创新,对魏晋隋唐乃至以后诸代的宫城形制布局都有很大影响,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对前代都城形制布局的因袭与改变

东汉王朝自以为是西汉王朝的延续,其都城建设多承袭西汉长安城形制,但也有所改变。西汉长安城平面大体呈正方形,四面各设三门,两宫居城内南部,东西并列。东汉洛阳城则大体呈长方形,城东西各三门,南面四门,北面二门,两宫在城内中部,分居南、北,以覆道相通。

曹魏王朝在东汉洛阳城的废墟上重建新都,形制布局部分保留东汉宫城之旧制,但对曹操建安年间所建邺都北城却有更多的因袭。位于今河北临漳西南的邺都北城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西北角有三台。城内有一条东西大街将全城分為南北两部分:“北部中央是宫殿区和官署区,西边是苑囿,东边是只供贵族居住的戚里,南部分思忠、永平、吉阳、长寿等里,是居民区。全城应以形成中轴线,区划对称,是棋盘式街道布局的雏形。”(35)曹魏洛阳城一是仿照邺北城的单一宫城形制,“在东汉南宫崇德殿的旧基上建太极殿,在太极殿的后方建昭阳殿,并在北宫北面增饰芳林园。南宫太极殿的建立,为此后各代皇宫正殿称太极殿开创了先例”(36)。二是效仿曹操在邺城西北角筑铜雀台、金虎台和冰井台等“三台”的经验,在洛阳城的西北角建造金墉城。它由南、中、北三个互相连通的城堡组成,在城墙外壁上设置墩台,以适应当时战乱频仍的防卫需要。曹魏洛阳城对东汉洛阳城最突出的改变是将南、北二宫合为一座宫城。

西晋时期洛阳城形制布局变化不大。北魏洛阳城修筑外郭城,形成了宫城、内城和外郭城等三重城垣和里坊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城的规划强化了宫城的城市中心地位。它既未采纳秦汉的多宫制,也废除了东汉洛阳的南北二宫的分散布局,把宫城集中在大城北部的南北中轴线略偏西部分,保留大城及大城东西、南北各四条街的格局,并把阊阖门至建春门的东西干道经过宫城南的阊阖门前,与宫城南北轴线的铜驼街相交,形成城市的东西轴线。中轴线的铜驼街东西两侧则布置寺、尉、曹、府、官署和社庙,并箭直向南,经过永桥、华表、四夷馆,直到最南的圜丘,形成了强烈的大城南北中轴线。

2.对同期都城制度的影响

魏晋洛阳城宫城形制、布局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所有都城几乎都有影响,特别是魏晋洛阳城规制对东晋建康城和北魏平城的影响;北魏洛阳城对东魏、北齐邺南城的影响。

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建设亦延续西晋之制。建康台城也有太极殿及东西堂,如“太极殿,高八丈,长二十七丈,广十丈”(37)。

北魏平城宫庙也是模仿魏晋洛阳宫庙而建,史称:“后太祖欲广宫室,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将模邺、洛、长安之制。”(38)孝文帝即位后,将于平城“营太庙、太极殿,遣少游乘传诣洛,量准魏晋基址”(39)。

东魏初迁邺,起部郎中辛术奏曰:“今皇居徙御,百度创始,营构一兴,必宜中制。上则宪章前代,下则模写洛京。”东“魏以阊阖、云龙为宫门,皆仿洛阳之旧也”。(40)

3.对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的直接影响

陈寅恪先生说:“夫北魏洛都新制其所以殊异于前代旧规之故,虽不易确知,然北魏邺都南城及隋代大兴城即唐代长安之都邑建置全部宜受北魏洛都之影响。”(41)隋唐长安城承袭了北魏洛阳平面呈横长方形的形制,并将北魏洛阳外郭城居民区与内城宫苑、主要衙署隔开的做法,发展成外郭城和皇城的设计;“隋唐的许多礼仪制度承自北齐,西京城即模仿邺南城的规划而建。主要宫殿区太极宫位于全城北部的中央”。“宫城之南设皇城,是官署区。在宫城与皇城的左右及其南部,设了一百多个坊和东、西两市,坊即相当于过去的里。”(42)

隋唐的东都洛阳城格局同西京城基本相同。“宫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角,宫城在皇城之北。宫城北面是两座小城前后重叠,又有东西隔城分列左右,皇城两侧形式也非常对称。”(43)

北宋东京城的宫室建设则依照唐朝洛阳城的宫殿制度。赵匡胤因后周之旧京为都,建隆三年(962)“始广皇城东北隅,命有司画洛阳宫殿之制,按图修之,而皇居始壮丽矣”(44)。

综上所述,东汉洛阳城已由秦西汉都城的多宫城制变为南、北二宫城。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城的形制与布局与两汉相比,发生了巨大变革。曹魏时期开创了单一宫城制,形成了城市的中轴线。洛阳城宫城中所建的太极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太极殿,它集中体现了“建中立极”“君权神授”的统治理念,是中国古代由多宫形制向居中的单一宫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宫城以主殿太极殿及东西堂为核心,成为王朝的权力中枢。这种制度,西晋沿用未改。北魏洛阳城集秦汉魏晋都城之大成,又新修筑外郭城,从而发展为外郭城、内城(即隋唐时代及其以后的皇城)和宫城的三城制都城。“三城制”都城作为“成熟”帝国时代历史缩影的物质文化载体,最早出现于河洛地区的北魏都城。

汉魏洛阳城“所开创的以太极殿为核心的都城单一建筑轴线、单一宫城居中南向、主殿太极殿居中的布局,以太极殿为大朝、太极东西堂为常朝的东西堂制度、中心正殿前设三道宫门的‘五门三朝制度等,开启了中国古代都城布局和宫室制度的新时代”(45)。

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的的主要方面,均为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所承袭,而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又对以后各朝都城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影响了东魏和北齐的邺南城、隋唐长安城和隋唐洛阳城、北宋开封城、元大都及明清北京城。”(46)不仅如此,这一“建中立极”的宫城形制和太极殿及东西堂制度,也影响到日本和韩国的都城形制。因此可以说,北魏洛阳城的形制,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注释

①有《汉魏洛阳故城研究》《汉魏洛阳城遗址研究》两本论文集面世,其中以宿白的《北魏洛陽城与北邙陵墓》、孟凡人的《北魏洛阳外郭形制初探》、段鹏琦的《汉魏洛阳城的几个问题》、刘庆柱的《北魏洛阳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兼谈北魏洛阳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的地位》和钱国祥的《由阊阖门谈汉魏洛阳城宫城形制》等最有代表性。

②《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380页。

③《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第25页。

④《后汉书》卷二《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第107、111页。

⑤《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注引蔡质《汉典职仪》,中华书局,1965年,第25页。

⑥《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一》,中华书局,1965年,第3274页。

⑦《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注引蔡质《汉仪》,中华书局,1965年,第3131页。

⑧《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76页。

⑨《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页。

⑩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十六《榖水》,中华书局,2007年,第387页。

?徐松辑、高敏点校:《河南志》,中华书局,1994年,第48—49页。

?《晋书》卷五《孝怀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125页。

?《晋书》卷三十七《宗室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85页。

?《晋书》卷一百六《石季龙载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2764、2772、2777页。

?《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第173页。

?《魏书》卷七十九《术艺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1页。

?《魏书》卷九十四《阉官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024页。

?《魏书》卷八《世宗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193页。

?《周书》卷七《宣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第118、125页。

?《初学记》卷二十四《居处部》,中华书局,1962年,第570页。

(21)阎文儒:《洛阳汉魏隋唐城址勘察记》,《考古》1955年第9期。

(2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第4期。

(2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考古》2003年第7期。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国立文化财机构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联合考古队:《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发现北魏宫城二号建筑基址》,《考古》2009年第5期。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国立文化财机构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联合考古队:《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发现北魏宫城三号建筑基址》,《考古》2010年第6期。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国立文化财机构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联合考古队:《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魏晋时期宫城西墙与河渠遗址》,《考古》2013年第5期。

(2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发现北魏宫城四号建筑基址》,《考古》2014年第8期。

(2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发现北魏宫城太极东堂遗址》,《考古》2015年第10期。

(29)王仲殊:《中国古代都城概说》,《考古》1982年第5期。

(30)宿白:《北魏洛阳城与北邙陵墓》,《文物》1981年第7期。

(31)段鹏琦:《汉魏洛阳城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47—248页。

(3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考古》2003年第7期。

(3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太极殿遗址的发掘》,《考古》2016年第7期。

(3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立文化财机构奈良文化财研究所联合考古队:《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魏晋时期宫城西墙与河渠遗址》,《考古》2016年第7期。

(35)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文物》1985年第2期。

(36)王仲殊:《中国古代都城概说》《考古》1982年第5期。

(37)徐广:《晋纪》,转引自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卷十三《建康》,中华书局,1984年,第193页;《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074页。

(38)《魏书》卷二十三《莫含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604页。

(39)《魏书》卷九十一《术艺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1页。

(40)《邺都记》,许作民:《邺都佚志辑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37页。

(4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0页。

(42)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文物》1985年第2期。

(43)中國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察和发掘续记》,《考古》1978年第6期。

(44)《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7年,第2097页。

(4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太极殿遗址的发掘》,《考古》2016年第7期。

(46)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反映的河洛文化历史地位》,《河洛文化与汉民族散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Structure of Hanwei Luoyang Ancient Capital City and its Impact

Nie Xiaoyu Cheng Youwei

Abstract:Hanwei Luoyang Ancient City was the capital of the Eastern Han, Cao-Wei, Western Jin and Northern Wei dynasty. Because it is far from today, people do not know too much about its structure and layout. According to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of the Taiji Palace and ChangHe Gate in recent years and relevant literature records, we can see that it opened the new era of the capital layout and palace system. Structure of the Northern Wei Luoyang ancient city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capitals since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ancient capital cities of China.

Key words: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Hanwei Luoyang Ancient City; The ancient capital

猜你喜欢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探究
简论魏晋南北朝上层社会妇女的悍妒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