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助推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2017-09-05 04:37周志恩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16期
关键词:比较法思维能力

周志恩

[摘 要]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通过比较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种有效方法,主要是更换式、前后式、内外式比较法,以期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思维能力;比较法;更换式;前后式;内外式

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在实践中尝试运用比较法组织教学,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敏感性、周密性、广阔性、深刻性、辩证性、创造性,助推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现结合《鸿门宴》的教学实例加以解说。

一、更换式比较法助推学生思维提升

更换式比较法是指更换原文的词句内容或表述方式,与原文作对比分析,具体方式有更换语序、更换句子、更换词语、更换称呼、更换人物、更换标点等。更换式比较能够激荡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细心区分词义句式差别、评判遣词用句优劣、体会表情达意效果等过程中,培养思维的辩证性、周密性、深刻性。

如采用更换词语的方式,将“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改成“张良出见樊哙”,让学生比较。有学生认为,原句表明张良是无意中见到樊哙的,他出来只是希望找到自己人,至于首先见到谁,事先没有确定。也有学生认为,原句是张良有目的地要见樊哙,或许他们事先约定好了要随时在军门见面。还有学生认为,“至军门”能突出樊哙的忠诚,刘邦与张良两人被安排与项羽一起宴饮,其余一百多随从自然会被安排到别处就餐;而张良一出军门就见到了樊哙,说明樊哙一直饿着肚子守在军门,这是忠诚的表现,如果更换成“出见樊哙”,就失去了这种意味。更换词语的比较让学生读活了人物性格。

又如“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一句采取更换称呼的方式,将“将军”换成“大王(或“君”),让学生比较分析。有学生认为:尽管刘邦自称为“臣”,主动降低身份,表示尊崇项羽的地位,但称项羽为“将军”,实际上只承认项羽是带兵打仗的统帅,将来若打败“将军”项羽,也只是军事集团之间的较量,无可指责。而如果改为“大王(或“君”),则等于刘邦承认了项羽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合法地位,那么日后打败项羽,自己就变成了弑君夺权的叛臣逆贼。所以“将军”的称呼,表明刘邦只是暂时屈己下人,是一种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的策略,他抬高对手,意在满足对手的虚荣心,消除对手的戒备,躲过眼前危机。更换称呼的比较,让学生品出了刘邦隐忍求安、以图长远的良苦用心。

再如樊哙“带剑拥盾”突闯宴会,项王“按剑而跽”,这是突遭意外时下意识的动作,是紧张、警戒心理的条件反射。在张良介绍了樊哙的卫士身份之后,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将这句话中的感叹号改为逗号,并去掉破折号,让学生比较分析。有学生认为:标点替换之后,表示项羽这两句话是很连贯地说下去的,先是称赞,接着下令赐酒,语气比较平静,不带情绪变化。而原文中的感叹号表明项羽是在惊恐中发出了紧张一问,张良从旁作了介绍之后,项羽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刚才“按剑而跽”的动作有失大将风度,故以“壮士”的高声称赞来掩饰紧张;破折号起语气延缓的作用,表明项羽在高声称赞樊哙之时,还没有想好后面要说什么,在片刻迟疑中可能猛然想到这是宴会之所,于是就直接下令“赐之卮酒”。可见,原文的感叹号与破折号,是项羽紧张迟疑而故作镇静、强显威严的内心流露。

通过一系列更换式比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前后式比较法助推學生思维提升

前后式比较是指对同一篇文章前后不同内容的研读与对照分析,可以是对同一人或不同人物前后言行表现、态度、处事方式的比较等。前后式比较可以让学生借鉴文章写人叙事的方法,养成用全面的、发展的、动态的、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辩证性、深刻性。

如同一人物前后言行表现的比较。有学生找出项羽收到曹无伤密报之时的暴怒与后来听信项伯劝说,许诺“善遇”刘邦这两处文字。还有学生找出项羽向刘邦和盘托出自己的内线曹无伤并留下刘邦宴饮的言行。这三处文字正是项羽前后不同的言行表现,通过前后式比较,学生分析概括出项羽自大虚荣、冲动易怒、缺乏理智、缺乏原则立场的性格特点。

如同一人物对不同人或事的态度的比较。有学生找出项羽对项伯与范增的不同态度的文字,通过前后对比分析,认为项伯连夜从霸上回营,为刘邦摆功、求情,项羽居然“许诺”答应了,而范增在鸿门宴会上多次使眼色,多次“举所佩玉玦”暗示项羽击杀刘邦,可是项羽均“默然不应”,拒绝了范增要求。这番前后式比较,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项羽性格中虚荣心强、立场不坚定的一面。

如不同人对同一人或同一事的态度的比较。有学生找出张良转交刘邦带来的礼物时,项羽与范增的态度各有不同。项羽将一双白璧“置之坐上”,而范增将一双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对刘邦所献礼物的不同态度,表现出项羽的麻木迟钝,他没有醒悟到自己因自大虚荣而纵虎归山,放走了图谋霸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表现出范增未能击杀刘邦的后悔痛心与对项羽的失望恼怒之情。这番比较,让学生认识到项羽集团内部思想不统一,凝聚力不强,因此不能形成强大的斗争合力。

如不同人对同一性质的事不同态度的比较。有学生找出对于泄密者处理方式的对比。同样对待泄密者,刘邦回到军营立即“诛杀曹无伤”,而项羽对于泄密的项伯竟无丝毫责备,反而一再满足项伯的愿望,纵容项伯的行为。这番前后式比较,使学生对刘邦与项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刘邦严肃军纪,铁腕治军,对内奸叛徒斩立决,毫不留情;而项羽因情废法,感情用事,过于仁慈,导致军纪不严,号令难行。

通过一系列前后式比较,学生发现了文章前后内容的联系,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更全面、更透彻,思维更加开阔和深刻了。

三、内外式比较法助推学生思维提升

内外式比较是指不同文章之间的比较分析,可以是选题、材料、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比较或具体而微的细节比较;可以是两篇文章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一篇与多篇文章之间的比较。内外式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某一知识的完整体系,整体把握某一写作方法的多样性特点,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丰富性、系统性。

例如,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过《荆轲刺秦王》与《烛之武退秦师》,比较容易从本文的某一点联系这两篇文章的相关内容作内外式比较。如有的学生找出文本中刘邦亲自捧酒为项伯祝寿,并主动“约为婚姻”,以感情笼络项伯,利用项伯为自己传话、求情的情节,并找出《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以“千金之资币货物”行赂秦王宠臣蒙嘉,使其为自己传话的情节。将这两处内容作比较分析,学生就会明白,原来荆轲利用蒙嘉传话,使秦王深信燕太子丹献礼称臣的诚心,消除了戒心,为荆轲顺利面见秦王铺平了道路,使荆轲得以带匕首入宫行刺,达到了预期目的;而刘邦亲自捧酒为项伯祝寿,并主动“约为婚姻”,以感情笼络项伯,利用项伯为自己传话、求情,使项羽也觉得刘邦有功,攻之不义,答应项伯“善遇之”,从而打消了项羽消灭刘邦的念头,为刘邦前来鸿门谢罪营造了相对安全缓和的氛围,最终达到全身而退的目的。通过这番内外式比较,学生发现它们讲了一个相同的道理:在进行有风险的谈判之前,先找一个中间人牵线搭桥很重要,这个中间人一定要靠得住,是谈判对手十分信任而又愿意尽心帮助自己的人,所传的话也必须切中谈判对手的心思。这种内外式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使学生学会必要的谈判策略。

又如,有学生根据本文中刘邦脱身潜返之后,范增将一双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的表现,找出了《荆轲刺秦王》中荆轲“被八创”之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的表现。将荆轲与范增面对败局的各自表现作比较分析,可使学生准确把握荆轲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深切體会到范增错失击杀刘邦的绝好良机后的恼怒、痛心、悔恨、失望的复杂心理。有学生根据本文中范增趁热打铁,力劝项羽发兵攻打刘邦,可是刘邦送上门来了,项羽偏偏与范增不同心,固执行事,最终让刘邦全身而返的内容,联系到《烛之武退秦师》的内容——晋侯拉笼秦伯与自己结成秦晋联盟,合力围攻郑国,结果秦郑结成联盟,晋与秦的联盟被瓦解,晋侯被迫下令退兵,无功而返。有学生还找出《荆轲刺秦王》的内容——燕太子丹派荆轲行刺秦王,结果秦王没有被刺杀而荆轲白白地丢了性命。三篇文章中范增、晋侯、燕太子丹的愿望均以落空告终,对三人愿望落空的原因作比较分析,确实是非常有价值的,对此,学生们踊跃发言,表现出高昂的探讨热情。

这种内外式比较的长期训练更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鸿门宴》的教学实践,给教师打开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扇窗,启示教师只要灵活恰当地运用更换式、前后式、内外式比较法,便能切实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感性、周密性、广阔性、深刻性、辩证性、创造性,完全可以助推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比较法思维能力
一题多变,提高思维能力
应用比较法 培养物理知识迁移能力
怎样引导学生证明不等式
培养思维能力
比较法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究
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综合比较法复习浓硫酸性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