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采用讲学稿教学的探究

2017-09-05 22:47黄统绍
未来英才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初中课堂生物教学

黄统绍

摘要:1999年东庐中学开始了关于,“讲学稿”的教学改革。在改革中改变了教学中传统教学的缺陷,将教学主体定为学生,而教师同时发挥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分析,阐述了初中生物课堂采用讲学稿教学的作用,以及相对的应用方式。旨在整体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课堂;讲学稿教学;生物教学

一、讲学稿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讲学稿”的核心理念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根本,明确了教师通过有效的设计教学方案,可以发挥出学生的学习能力[1]。这样的课程设计方式,注重教学内容的全过程,关注课堂内容是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教师是否有针对性的将知识重点传授给学生,而最为重要的是在“教学稿”中利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形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发展趋势。从而在广泛的教学过程中,明确师生双主体的地位[2]。

二、初中生物课堂采用讲学稿教学的作用

1、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在讲学稿教学模式中,初中生物课堂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为应用主导学生的思维模式构建,从而在学生自我思考的形式中探索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兴趣,以至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建立对于生物学的有效学习动力。而针对生物学的学习特点,是基于自然科学为基础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应用学生对于生活规律的探索进行教学,从而在教学方式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案例,利用学生的惯性思维,建立对生物学生的研究反向。另一方面,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找出适合学生理解的发现方式。最后,根据学生找出问题答案的结构,予以相应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答案。在这样的过程中,应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产生高效的学习方式。

2、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中更为注重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先讲解再练习。教师教,学生学,本无可厚非。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多数生物教师没有抓住教学重点,亦然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完成教学目标。在这里我们应当明确,生物科学并非像语文教学中,能够通过背书来完成知识的沉淀。恰恰相反学生就算是将正本生物教材都背下来,也不能够理解科学内容。通过读死书的教学模式已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有效学习的动力。

所以为了改变当前教学模式的误区,转变学生学习的动力,发挥其主动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的理解,应当开展讲学稿教学模式。而通过讲学稿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思维模式。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考,从解决问题中入手,将学生的疑惑和思考一并解答。而这其中,我们能够发现,如果教师能够发挥好主导作用,那么学生也就很容易进入主体位置。从而也能够确定讲学稿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具备相互提升的作用。

三、初中生物课堂应用讲学稿教学的方式

前文已经确定生物课堂采用讲学稿教学的作用,是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以及实现主动学习的能力。那么下文通过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描述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应用讲学稿教学的方式。

1、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方式。在生物课堂的内容编排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应依据讲学稿教学模式的应用方针,从预习到解答,从思考到复习,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那么在实际课堂的应用中,教师可以先将生物学的理論隐藏,通过一些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常见问题,为学生设置思考方向。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而教师当以教材内容为主线,发挥学生思考主动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安排和整理,将不易理解的理论以及相对抽象的概念放置到课程后期。那么这样的课程安排,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身总结出的生物学规律,对已发生的实验现象做出总结,从而建立一种非学术性语言的实验定义。那么在学生已经形成的思维意识中,教师再通过对理论知识的阐述,学生就能够容易理解和掌握。

本文通过实验型课题为例,在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教学过程中。多次实验能够体现唾液对淀粉产生的化学作用,从而证明“震荡”的实验影响。那么学生能够总结出通过“震荡”可以让唾液和淀粉进行更为充分的混合,从而实现更好的实验结果。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实验,当学生发现实验效果不好的时候,会自己先找原因,如果学生自己发现可以采用震荡的方式来实现实验效果,是最好的教学目标。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在实验中发现,教师就应当进行正确的指导,而指导的同时让学生进行观察,做好实验笔记,通过两次实验对比产生对于实验过程的思考。从而引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思考模式,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在实际课堂应用中有所体现。

2、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课程进展。初中生物教学里,学生初步接触相对复杂的自然学科,相对而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讲学稿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引发学生思考能力是根本重心。那么只有结合学生的思维模式,从实际生活中应用生物学理论,才能从生动的课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从而打破生物学的抽象理论,建立实践性易于理解的生动内容。进一步促使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主动学习生物学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植物呼吸”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将问题设置于开课之前,然后让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自学研究发现植物呼吸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方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分发实验工具,教师可以选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生物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如水果保鲜问题就可以作为实验对象。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开展对水果保鲜的实验和想法,通过不同的保鲜方式,让学生发现水果不同的氧化程度,从而分析出相应的规律和现状成因。这样的实验中学生能够想到空气流通和气温对于水果的影响,最后学生能够总结出保鲜的环境应选择为“湿度适宜、低氧、低温”的保存环境。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通过自行学习研究的状态,从而发挥出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学实验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模式,可以总结出实验规律,这种客观存在的实践答案是学生能够理解知识,而且应用知识,通过深刻印象牢记知识重点的方式。必然能够有效的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讲学稿教学的概念进行理解,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作用,阐述了具体应用方式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生物学的特点,进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陆明山.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的效率[J]. 赤子(上中旬), 2015, (05): 89-91.

[2] 金明姬 .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 (19): 85-86.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课堂生物教学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应用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探究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