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中的电影字幕翻译

2017-09-06 06:22王玮胡作友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王玮+胡作友

【摘要】电影翻译作为翻译界的新兴领域,担任着语言与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而显得翻译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从电影字幕的特点入手,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文化层面对电影《但丁密码》进行分析,以期为电影字幕翻译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电影字幕 但丁密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全球化的特点日益突出,虽然人们之间的交流逐渐上升到文化方面的互相学习,互相渗透,但又保留着各自的文化特征。影视翻译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它不仅用自身的魅力娱乐大众,并且发挥着中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国的电影翻译工作者们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为观众奉献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译制片,让观众们领略到了异国的风土人情。九十年代起,由于我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与与应用,中国的电影走向了世界,国外的影片也纷涌而至,很多动作片和特技大片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视听觉感受,越来越多年轻人因为文化程度提高更愿意选择欣赏原声电影,除此之外,完成一部电影配音的人力、物力及时间上的花费颇高,所以配以字幕的电影便逐渐受到了大众的青睐。优秀的电影字幕能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沉浸于剧情之中,享受艺术的美妙。然而,现今社会有很多急功近利者,没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影片的文化背景和故事内容,望文生义,粗制滥造,大大地影响了电影欣赏的质量,让人们对字幕电影持以怀疑的态度,同时也质疑着电影译者的翻译水平。

怎样才能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电影字幕?译者不仅要有认真的工作精神,还要有较高的双语转换水平,能够准确地理解电影的内容,传达电影的内涵,让观众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作品。功能对等理论能够成功地进行语言之间的转换,既符合译文观众的文化审美,又不失原文的语言风格,让译文观众能够获得与原文观众同样的艺术感受,因此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十分必要的。

一、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会主席尤金·奈达提出的,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使用一种“共同语言”。所谓“共同语言”,即是一种无论读者的文化水平高低都能看懂都能接受的语言,因而是多数读者的一种共同语言,这也是动态对等的原型。在后来的功能对等理论中奈达认为“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言再现源发语的信息。”译者必须从作者、作品内容、读者、作品背景、作品表达手段等各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然后转换出能够达到类似原作的交际功能,使译文读者可以最大程度上接受理解原文。

功能对等理论同时要求“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对源文反应程度基本相同(Nida,25)。”即当译者在传达源语作品内容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译者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即适当地改变语言表达形式,不拘泥于形式对等。这与电影字幕的功能相似,电影字幕翻译在表达形式方面可以多变,但其表达的内容必须和源语电影要表达的内容相符。

二、电影字幕特点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形式,与一般的文学翻译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电影翻译是有画面有声音的艺术,是通过两种不同语言再现源语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艺术创造。根据其本身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1.综合性。影视作品情节的推动不仅仅依靠语言所传达出的信息,还有画面和声音等相关信息,观众在欣赏电影的时候是將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综合成一个整体来理解电影所传递的作品信息。对于译者来说,是否能成功有效地进行对白语言转化,怎样保留源语的文化特征、语言风格,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满足译文观众的审美需求等方面对于电影翻译都是极为重要的。

2.口语化。影片中纪录片和文献片等由于其本身特点决定电影字幕的语言是阐述性质的,比较正式和书面。而一般以剧情为主电影中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以及主题的表达都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表现的,而不像小说可以通过作者的描写和叙述来完成。口语化的对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更贴近观众的日常习惯,可以使故事情节更容易被大部分观众所接受和理解,才会有更强的代入感。

3.时空局限性。电影字幕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具有回看性,它不可能独立于画面和声音之外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是具有瞬时性的,若听不懂只能放弃,没有充裕的时间让你思考,即使可以回放也未能改变其本质。同时,字幕的空间也是受到控制的,一般屏幕所容纳语言数量必须在2-3秒时间内,以1-2行为宜,以使观众用最小努力获取最清晰信息。因此,电影对白的语言要求尽量简单、通俗,可以让观众一遍就能听懂。

4.无注性。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遇到读者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文化差异,可以采用注解的方式进行说明,但在电影字幕中因受到时空局限的影响,不能占据太多的银幕空间,否则会对电影画面造成影响。译者必须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充分发挥汉语的特点,充分利用汉语的最佳表达方式进行翻译,将源语的文化信息和艺术意境恰当地传达出来,保证译文的简洁,流畅。

三、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中的运用

《但丁密码》改编自丹·布朗2013年的小说《地狱》,讲述了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在一次绑架之后发生的故事。兰登教授在意大利一所医院中醒来,发觉自己头部受到重创且失忆,女医生西恩娜·布鲁克斯帮助他逃离追杀,寻回记忆,并一起穿越欧洲,与时间赛跑,竭力阻止一场祸及全球的阴谋。电影故事发生的路线与欧洲中世纪黑死病传播的路线正好相反,他们追本溯源,一层一层剥开隐藏在但丁、米开朗琪罗等大师作品里的秘密。在这过程当中他们走访了很多欧洲的著名建筑,解读了与主题相关的一些名人名画,其中包涵了较多的西方文化元素,所以精准传意的字幕翻译能让观众更加深刻了解西方这一阶段的历史与文化,更加深刻地理解电影中每个情节,每个场景背后作者的用意。endprint

由于电影字幕的特殊性,该篇试从词汇,句法和文化等方面来探讨功能对等的理论的应用。

1.词汇层面的对等。词汇对等不仅仅是词汇意义上的简单对等,而是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来替代源语词汇,使译文读者观看后与源语读者产生基本相同的反应。

比如说在电影的一開始,女主西恩娜面对兰登教授在医院里被人执意追杀心里冒出了很多疑问,便开始不停地对兰登发问,兰登教授似乎有些不耐烦。西恩娜便说“Yeah, Im feeling a tad vulnerable right now.”译为“没错,我感觉我现在非常玻璃心。”译者采用意译的方法,如果直译的话不符合我们平时的说话习惯,观看起来也十分晦涩难懂,“玻璃心”一词简单、明了,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西恩娜当时的心情。

又如,杀手瓦任莎接到上级通知让他杀了兰登教授的时候,瓦任莎回答“Copy that, sir.”这里可以译为“明白了,长官。”这样既符合上下文语境,又符合电影字幕口语化的策略,观众也不会出现误解。

2.句法层面的对等。功能对等主张译者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很显然两篇不同的话语之间并无绝对对等的语言,译者只能寻求最切近的对等,也就是说,应当是译文最大限度地切近原文,再现原文的风格和特点。功能对等不完全否定形式对等,只有在形式对等会产生误解,歧义的情况下才会优先考虑功能对等。考虑到电影字幕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字幕宜选用常用词、小词和简短的词语;句式宜简明,力戒繁复冗长,惜用过长的插入语成分、分词结构和从句。

比如,财团的教务长西姆斯授意瓦任莎杀了兰登教授再伪造作案现场时说“A blade, I think. Cash gone, wallet remains.”译为“来上一刀,我觉得。现金劫走,钱包留下。”译者采取了形式对等并未影响源语的准确性,并且运用了“四字格”的翻译方法,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当形式对等无法传达准确的源语信息时,译者就应该舍弃形式对等,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选择可以达到交际目的的语言,让目的语读者产生于和源语读者基本相同的感受。

比如,(1)“What brings you here?”

译文: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2)“Why is suffering later preferable to suffering now?”

译文:能够短痛,何必长痛?

例(1)非常完美地诠释源语的信息并且这种常用的口语表达方式使得电影更加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例(2)没有采取逐字翻译,而是通过改变形式保存内容的方式,使用最切近自然的语言,这样电影在播放字幕的同时结合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会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感染力。

3.文化层面的对等。电影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包涵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由于中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这些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会给中国观众带来理解上的障碍,而语言又是整个文化的基础,所以优美顺畅的译文可以消除中国观众与异域文化之间的隔阂,增加影片的艺术性。

例:Ancient fishermen learned to sail where the warm water met the cold. The little fish would reach the edge of the warm water and they stopped. And the big fish would come out of the cold water and they eat them. And the fishermen. Well, they caught everybody.

译文:古代渔民会在寒暖洋流交汇处打渔,小鱼会滞留在暖流边上,然后大鱼就从寒流里游过来把它们吃掉。最后是渔民们渔翁得利。

译文中所说的大鱼吃小鱼,渔翁捉大鱼的故事在中国也有类似的典故,译者采取“归化”的策略,依照传统文化翻译为“渔翁得利”,让中国观众一目了然,对于故事情节未知已半解,同时也能够获得和源语观众基本相同的观看反应。

四、结语

功能对等理论对电影字幕的翻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良好的电影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电影翻译的特点,照顾中国观众的审美意向,将源语的内容和风格最大限度地传递给中国观众,使观众在十分有限的时空里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和最愉悦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J].中国翻译.1998(2).

[2]张春柏.潜文本与文学翻译[J].中国外语.2011(2).

[3]陈青.电影字幕翻译特点及策略分析[J].电影文学.2011(2).

[4]伍蓉蓉.英美影视剧字幕特点及其翻译策略[J].中国外语. 2011(2).

[5]廖萍,刘伟.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中的电影字幕翻译[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6jyxm079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玮,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胡作友,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与跨文化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字幕翻译研究
从功能主义论看日本电影名的中译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葛浩文的《变》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作品翻译中的应用分析
近十年国内影视翻译研究综述
合同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对策
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化补偿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论功能对等理论在财经新闻标题翻译中的应用
柰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
基于功能对等的商务英语翻译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