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疗效观察

2017-09-07 18:34张滨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3期

张滨

【摘要】 目的 观察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疗效。

方法 80例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患者, 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7 d, 观察组的脑水肿和中线移位低于对照组,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 观察组中13例恢复良好, 9例中度残疾, 6例重度残疾, 2例植物生存, 10例死亡, 生存率为75.0%;对照组中8例恢复良好, 4例中度残疾, 4例重度残疾, 3例植物生存, 21例死亡, 生存率为47.5%;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73, P<0.05)。结论 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度颅脑外伤側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效果好,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重度颅脑外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3.027

颅脑外伤是由于暴力作用于头颅所引起的损伤, 而重度颅脑外伤则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急性病症, 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一直是临床的治疗难点[1]。本次研究中以本院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患者为例, 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治疗效果,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80例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使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8例, 女12例, 患者年龄18~70岁, 平均年龄(42.0±9.4)岁, 受伤至住院时间1.5~5.0 h, 平均时间(2.0±

1.0)h。观察组男29例, 女11例, 患者年龄19~71岁, 平均年龄(42.5±9.5)岁, 受伤至住院时间1.6~5.5 h, 平均时间(2.3±1.1)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至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全身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 选择颧弓上耳屏前的1 cm处为手术切口, 并将切口沿着耳廓的上方向后延伸至前额部的发际线下, 在顶部骨瓣旁开3 cm左右行颅骨钻孔, 去除1/3的蝶骨嵴外, 使颞叶和部分额叶向外突出, 将硬脑膜切开, 暴露顶叶、额叶、颞叶和前后颅窝, 对于伴有颞叶钩回疝者行脑疝复位, 并行去骨瓣减压, 术中探查大脑中静脉和属支的血栓情况, 将硬脑膜下血肿和坏死的脑组织清除, 切开侧裂蛛网膜, 解除对侧裂血管的压迫。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全身麻醉后根据术前的CT确定血肿部位, 行颞顶、额颞或顶枕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并实施去骨瓣减压。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7 d的脑水肿情况、中线移位情况和GCS评分, 术后1年随访, 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

1. 4 判定标准 GCS评分从睁眼、肢体和动作三个方面进行评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预后情况越好。术后1年随访的预后比较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评价[2], 共分为5个等级, Ⅰ级为死亡, Ⅱ级为植物生存, Ⅲ级为重度残疾, Ⅳ级为中度残疾, Ⅴ级为有轻度缺陷, 恢复良好。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术后7 d, 观察组的脑水肿和中线移位低于对照组, GCS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预后比较 术后随访1年, 观察组中13例恢复良好, 9例中度残疾, 6例重度残疾, 2例植物生存, 10例死亡, 生存率为75.0%;对照组中8例恢复良好, 4例中度残疾, 4例重度残疾, 3例植物生存, 21例死亡, 生存率为47.5%;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73, P<0.05)。

3 讨论

在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患者中, 由于侧裂区与蝶骨嵴相邻, 同时该区伴有侧裂静脉丛和导静脉经过, 在发生损伤后可在短时间内导致侧裂区的血管痉挛破裂, 发生血管闭塞的情况, 导致脑组织的供血不足, 出现血管源性脑水肿和急性的单侧脑肿胀[3], 随着病情的发展, 肿胀的脑组织向对侧移位, 引起对侧的血管区先受压, 发生脑循环障碍, 从而加重病情的恶化[4, 5]。

对于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是尽量解除颅内压, 并清除颅内水肿, 恢复受压部位的脑组织血供, 目前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和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中根据血肿部位的不同选择骨窗, 此种手术方式的骨窗较小, 不利于实施清除坏死脑组织以及止血等操作, 容易导致减压不充分, 并且还容易发生血肿清除急性减压过后的脑组织再灌注而引起脑膨出和脑组织嵌顿[6-8]。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中, 骨窗开口大, 利于实施血肿、坏死脑组织的清除, 并有利于对出血部位的止血, 可更好的缓解侧裂血管区的压迫, 解除脑静脉的受压, 另外在术中将蝶骨嵴外的1/3咬除, 可减轻骨窗前下缘对侧裂区血管的压迫, 促进侧裂区的静脉回流恢复, 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6, 9]。从研究结果中可看出术后7 d, 观察组的脑水肿和中线移位低于对照组, GCS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73, P<0.05)。说明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可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树国.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1):87-88.

[2] 饶兴辉.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效果观察.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8):37.

[3] 周志明.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疗效观察.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5, 37(5): 562-563.

[4] 陈益民, 宋世宾, 出良钊, 等.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创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8):695-696.

[5] 杨光辉.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急性单侧大脑半球肿胀35例体会.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2, 22(7):1982-1983.

[6] 胡朝峰.双侧开颅减压在严重脑损伤致急性脑膨出的应用.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5):24-25.

[7] 章剑. 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疗效观察.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32):3682- 3684.

[8] 向进, 郭伟, 王莉莉, 等.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疗效分析. 医药论坛杂志, 2010(1):14-17.

[9] 朱家伟, 刘旭.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56例疗效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25):47.

[收稿日期:2017-04-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