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重点污染源协同动态管理系统建设与实现

2017-09-07 06:43李媛朱云燕胡雁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7年5期
关键词:动态管理污染源协同

李媛+朱云燕+胡雁

摘要:重点污染源协同动态管理系统以排污许可业务为核心,实现了全省污染源“统一编号、统一名单、统一发布、统一使用、统一空间标注、统一信息更新”等,避免了不同业务部门对同一污染源的基本信息有不一致的描述,形成完整的污染源動态管理机制。同时,通过统一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协同管理理念,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统一污染源数据中心平台。重点污染源协同动态管理系统从云南省环境保护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实际及发展需要出发,做到既能满足目前需求,又能适用未来扩展。

关键词:排污许可证;污染源;协同;动态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5-0182-02

1 建设背景

近年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实施了多个环保信息化系统建设,云南省环境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二氧化硫、COD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由此支撑了全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虽然近年来云南环境保护事业收获了一定成效,但是环境保护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1.1 污染减排压力剧增,亟需环保管理好帮手

长期以来,环保部门对于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环保执法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面对云南省环境保护工作的严峻形势,积极应对考验、利用新兴科学技术促进环保事业的管理是当前信息时代的应有之义。

1.2 环境业务系统众多,数据共享是必然趋势

虽然环保业务系统很多,系统之间重复采集数据、数据不准确、信息沟通不畅、数据格式不统一等,普遍存在数据资源孤岛的问题。面对各系统间存在的各种交换协议和业务流程关联, 通过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系统来解决各应用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一致性、及时更新、信息交互与共享、数据安全等问题,统一数据格式,实现与其他环保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

2 建设目标

2.1 总体目标

通过本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建立重点污染源“一源一档”的信息和管理,对污染源从建设到生产到消失全过程的信息进行动态监管。打破各业务部门系统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污染源信息与环境质量信息实现联动,促进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和数据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以宏观环境质量改善与污染源的微观精细化管理相协同。

2.2 功能目标

(1)建立污染源综合数据库。依托云南省环保专网,以污染源综合信息的管理为核心,建立省、市州、区县三级污染源协同动态管理系统,实现实时、动态、快捷地进行污染源的信息共享、信息交互和信息反馈,实现对污染源库统一编码,实现对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理。(2)建立排污许可证管理子系统。规范和统一全省的排污许可证,形成排污许可证的规范和标准,实现排污许可证审批及日常管理全程信息化,包括企业申请、业务受理、审批发证等流程。(3)建立环境地理信息子系统。将污染源信息和地理信息关联,使环境业务信息与空间信息无缝链接,实现环境管理的可视化,是环境业务运行的基础性平台,为全省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更准确更细致的辅助和决策。(4)建立企业应用子系统。通过互联网为企业提供排污许可证事项申报和企业档案信息的查询,以方便企业申报,实现足不出户办理许可证事项。(5)整合信息资源,实现数据资源共享。解决以往信息化系统相对独立导致的“数据孤岛”问题,拓宽环境信息资源获取渠道,改变目前数据采集的局部性、数据传输的封闭性、数据加工的滞后性和数据存储的分散性以及数据不能被共享等现状,对信息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创新环境管理模式,实现环境管理相关数据资源的共享。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架构

云南省重点污染源协同动态管理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支撑平台、数据中心、业务系统以及配套管理规范等,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

支撑平台: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其中:基础设施平台主要有后台支撑相关的硬件以及软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包括统一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身份认证、单点登录、工作流引擎、检索引擎、SOA服务管理等。

数据中心:为重点污染源相关业务数据信息库,并建立与其它环保部门相关系统的数据接口,对相关的系统数据信息进行对接调用,以实现数据共享。

业务应用:包括污染源综合数据库、重点污染源环保地理信息系统、环保区划管理子系统、污染源环境监测管理子系统、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信息管理子系统、排污申报子系统、排污许可证管理子系统、环境行政处罚信息管理子系统、排污收费信息管理子系统、企业应用子系统等。

配套管理规范:分别是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包括硬件防火墙及软件安全策略,主要保障系统安全。运维管理体系是指为保障系统持续运行而建立的有关系统维护管理制度等。

系统的建设遵从标准规范体系,依托信息安全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利用基础设施平台进行环境管理数据的管理。

3.2 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共分为外网申报和内网管理两大部分,其中外网申报系统即企业应用系统,包括了企业档案和排污许可证申请;内网管理系统包括污染源综合数据库系统、排污许可证子系统、环保地理信息子系统等。系统功能架构如图2。

外网申报系统(企业应用系统):为企业提供排污许可证申请的相关业务和企业基本信息档案。企业通过外网登陆系统,实现对本企业档案的信息查询、排污许可证事项申报,包括排污许可证新证、换证、变更、年检、吊销、注销等。系统采用外网申报、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闭环设计,并对数据环路的每一过程进行状态展示,保证业务办理过程的公开、透明。

内网管理系统包括污染源综合数据库系统、排污许可证子系统、环保地理信息子系统等。

4 建设成果

辅助智能决策。重点污染源协同动态管理系统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云南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和规范的管理。同时针对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落实限批、停产、关停等环境经济手段;准确核算区域环境资源容载能力,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互通有无的业务协同。以污染源管理为主线,以排污许可为抓手,将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排污许可证管理、限期整改、限期治理、污染源关停、环境信访、行政处罚、在线监控等业务进行集成而形成的一个一体化的业务管理系统,实现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跨部门的业务流转与协同。

智能共享的信息资源。对跨区域、跨行业及跨平台的环境质量、环境安全和环境风险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和科学评价。同时,系统规范了数据管理,使得环境数据转化为可用的信息资源。

5 系统应用情况

系统自2014年底上线运行以来,以环境统计的数据为基础,整合4000多家污染源的数据,并先以国500多家国控重点污染源为管理对象,逐步覆盖市控、县控重点污染源,最终实现重点污染源的全覆盖,为有效监管污染源企业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和管理手段。

6 结语

云南省重点污染源协同动态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重点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实现污染源“一证式”管理,对污染源从建设到生产到消失全过程的信息进行全面动态的监管,是实现排污许可证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重要支撑。将各类环境业务数据进行归纳、分类、整合,通过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打破了各环保业务系统之间数据孤岛问题,做到了一套数据,多个系统的应用,实现与环境质量信息的联动,从而实现以宏观环境质量改善与污染源的精细化管理相协同。同时通过省级系统的建设和部署推动了州(市)、县(区)环保部门的信息化应用和建设。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环境监管信息的数据资源共享,实现环境监管的三级联网体系,全面提升云南省环保系统的环境管理能力,扩展环境信息化的覆盖范围,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态管理污染源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工程监理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