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菲多尔”人形机器人

2017-09-08 21:38
兵器知识 2017年9期
关键词:弹药炮弹

“菲多尔”是根据俄罗斯紧急事务部“拯救者”项目的技术要求,由俄罗斯安卓技术公司和先期研究基金会联合开发的,最初名为“阿凡达”。现在改名“菲多尔”,意为“最终试验演示对象研究”。该机器人可单腿站立,做俯卧撑,越过障碍物。它能持手枪射击,具有精细的运动技能,完成拧灯泡的动作,使用各种工具,将钥匙插入锁中、开门、开灯和开车。“菲多尔”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在狭窄空间内自主行动。俄罗斯方面宣称,“菲多尔”机器人最初主要用于救援,能力拓展后还可执行太空探索等任务,不排除用于军事作战。

海军型“铠甲”弹炮结合防空系统

俄罗斯的“铠甲”ME系统由图拉仪器仪表设计局(KBP)设计,基座上集成有2门加特林30毫米机关炮和8枚红外制导防空导弹,利用激光测距仪辅助雷达、光电和红外传感器实现自主探测、跟踪并打击来袭目标。整套系统最多可由4个模块配合协同工作,从而实现彼此协调,同时对付4个来袭目标,提升海上平台应对敌方饱和攻击的防御能力。

白俄罗斯“螳螂”反坦克无人车

第八届白俄罗斯国际防务技术展览会期间,白俄罗斯BSVT公司展了一款名为“螳螂”的反坦克无人车,计划用于攻击坦克、装甲战车、直升机和战场防御工事等目标。“螳螂”在战斗模式下车高1.7米,战斗全重800千克。采用小型履带式底盘,越野机动性好,越野速度大于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达100千米(或连续工作24小时),无线遥控距离可达300米。“螳螂”配备4枚“胡蜂”反坦克导弹,导弹采用半自动激光驾束制导,最大射程4千米。

新加坡陆军新型装甲抢修车

在2017年的开放日期间,新加坡陆军披露了其新一代装甲抢修车的样车。该车战斗全重约29吨,车长6.9米。乘员3人,分别为车长、驾驶员和技术人员。车体前部装有推土铲,右前角有一部可360°旋转的伸缩臂起重机。用作起重机时,两个液压千斤顶会放置在地面以稳定车辆。车上还有最大拉力为25.5吨的抢修绞盘,车体侧面配有工具和拖杆。该车主要任务是为下一代装甲战车提供后勤保障支援,自卫武器是可配备轻型机枪的小型炮塔。

以色列“空中霸王”巡飞弹

“空中霸王”由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研制,采用弹射器发射,最大起飞重量40千克。模块化战斗部(穿甲型或杀爆型)重10千克。动力装置为电动机,能够隐蔽低空飞行。巡飞时间2小时,有效使用半径40千米。操作员可在巡飞弹攻击目标前2秒下达终止攻击指令并重新选择目标。如果未下达攻击指令,巡飞弹能直接通过降落伞安全回收。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已收到大量订单并开始生产“空中霸王”,将于2018~2019年交付。

加拿大UPRISE超轻型外骨骼

它由加拿大Mawashi科技公司研制,独特之处是不需要电池,利用钛制框架将人体肩膀上50%~80%的负荷转移到地面,进而减轻士兵的负担。它的设计目标是辅助士兵执行3~5天的行军任务,防止肌肉与骨骼损伤,并非直接提供助力。UPRISE外骨骼由柔性脊柱和滑带组成,滑带用来实现腰部周围的旋转自由度,并在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前提下,提供腿部支撑。

挪威155毫米冲压发动机增程炮弹

挪威纳莫公司自筹资金研制的这种155毫米炮弹,发射时的炮口初速约420米/秒,但随后冲压发动机可将其加速至1 020米/秒,即3马赫。常规52倍口径155毫米火炮发射的普通榴弹,最大射程约40千米,而这种炮弹的射程能达到90千米。该弹还配装有弹道修正引信,圆概率误差小于30米。挪威纳莫公司计划2018年试射这种炮弹。

韩国“雷博”反坦克导弹开始批量生产

“雷博”(Raybolt)单兵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系统由韩国LIG Nex1防务公司研发,已于今年5月底通过了由韩国科技部、国防采办項目管理局、国防技术与质量局联合组织的资格鉴定试验。它的批量生产计划持续7年,但具体生产数量尚未披露。首批导弹系统计划在今年底交付韩国陆军。“雷博”的工作体制、技术性能都类似美国“标枪”、以色列“长钉”,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自主打击能力,将用于替代韩国陆军现役的美制BGM-71“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同时计划装备给韩国海军陆战队。

印度采购22架美制“捕食者-卫士”无人机

6月22日,美国批准向印度出售22架通用原子公司生产的“捕食者-卫士”(Predator Guardian)无人机,合同价值20~30亿美元。“捕食者-卫士”是“捕食者”B无人机的变型,续航时间长达27小时,最大飞行高度约为15 240米。2008年以来,美印国防合作关系迅速升温。印度已经同美国签订超过150亿美元的军售合同,包括C-130J和C-17运输机、P-8I海上巡逻机、“鱼叉”反舰导弹、“阿帕奇”和“支奴干”直升机,以及M777轻型榴弹炮等。

美国陆军“弹药补给弹”概念

美国陆军武器研发与工程中心提出的“弹药补给弹”概念,是利用迫击炮弹弹体、GPS制导系统和滑翔伞,向被敌人压制的士兵投送弹药等物资。补给弹分载荷投送部和弹尾两部分,配有含电子部件、电源和滑翔伞控制机构等组件的导航与制导系统,弹尾还有可操控方向的减速系统。补给弹的弹体不限于迫击炮弹,也可以选用大口径炮弹。

弹药是战争中用量最多的消耗品,尤其是突击步枪、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等轻武器弹药。一般士兵随身携带的枪弹不超过180发,实际交火时经常不够。但在复杂作战环境,特别是城区作战、山地战中,作战行动往往是以小规模部队为单位,极易遭受敌方包围、火力压制,从而为弹药补给造成极大的困难,最后导致被压制部队因火力不足而陷入困境,甚至全军覆没。为此,如何快速向这些部队提供弹药补给,是现代部队在真实作战环境中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之一。

尽管“弹药补给弹”现阶段只是一个概念,但对美国陆军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它有诸多优势:与传统的空中运输机通过降落伞投放弹药包相比,“弹药补给弹”不会因为补给物资目标过大而引起敌方注意,从而实现悄无声息的补给;空中运输机由于受起降条件限制,无法长时间在战场区域中飞行,而且长时间飞行存在被攻击的威胁;和运输机、无人机相比,炮弹飞行速度快,隐蔽性高,敌方即使发现也无法拦截;炮弹、普通火炮是低级别部队的重要装备之一,因此很容易实施补给。

基于炮弹的“弹药补给弹”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补给量有限。例如美国陆军的迫击炮弹最大口径120毫米,弹内直径约76毫米,长203毫米,只能携带约150发5.56毫米枪弹。从这方面看,“弹藥补给弹”可能是杯水车薪。但随着现代战场向电子化、信息化发展,单兵需要的补给物资不再限于弹药,还可能紧急需要电池、电子设备等补充消耗或战损。在这方面,“补给弹”具有很大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弹药炮弹
树上长“炮弹”
口径的选择 What Is the Proper Caliber?
装填炮弹
“炮弹”表妹
积木炮弹
微观航母之弹药贮运作业(上)
伪装
奇迹
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