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康德美学中的审美共通感

2017-09-08 13:57陆尧

陆尧

摘要:审美判断要如何既不凭借概念而又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康德从先验假设出发,用审美共通感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审美共通感显示出了康德批判哲学的调和倾向,但更为重要的是,他对美感经验的研究,对审美主体的重视为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關键词:审美共通感;普遍必然性;先验;审美主体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4-0042-03

在对认识活动的研究中(《纯粹理性批判》),康德把事物分成现象和物自体两个方面,物自体不可认识,但我们可以通过感官和主体能力认识现象,这两者相互结合就构成了既有经验内容又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这就说明了自然的必然性,由此,先天的综合判断就是可能的。在对实践活动的研究中(《实践理性批判》),康德认为,人作为一个理性的存在者,自身就是目的,人具有自由意志,这种能力可先验地为人的行为立法,为人制定道德法则,它作为一种绝对命令因而也就不可动摇,具有了普遍的有效性,这就说明了道德的必然性,由此,先天的道德判断就是可能的。那么,在对审美活动的研究中(《判断力批判》),一个中心问题就是“先验的审美判断是否可能、如何可能”?亦即是说审美判断要如何既不凭借概念而又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在康德明确区分了逻辑判断和审美判断后,又试图在这中间架起一座桥梁来是否可行?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审美主体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如何弥补?这一难题展现在了康德面前。

一、审美共通感是主观必然性的先验设定

在“美的分析”四个契机当中,相对于第一契机(无功利的愉悦性)和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而言,第二契机(无概念的普遍性)与第四契机(无概念的必然性)更让人难以理解。既然审美判断不像逻辑判断那样有客观的因果必然律,既然每个人的感觉趣味因人而异,那为什么不同的审美主体在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时有着几乎相同或类似的审美判断?康德的解决办法是假设存在着审美共通感,这种共通感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这种假设是建立在他先验哲学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康德哲学本身的先验性质,所以他不可能从经验中去寻找审美的普遍必然性,而只能在先验哲学的范围,从主观的角度来探讨审美的普遍必然性,相应地,审美的普遍必然性根据的不是概念逻辑,而是情感逻辑。

那这种先验设定的共通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可以被普遍传达呢?“知识与判断,连同伴随着它们的那种确信,都必须能够普遍传达;但如果知识应当是可以传达的,那么内心状态,即诸认识能力与一般知识的相称,也就是适合于一个表象(通过这表象一个对象被给予我们)以从中产生出知识来的那个诸认识能力的比例,也应当是可以普遍传达的:因为没有这个作为认识的主观条件的比例,也就不会产生出最后结果的知识来。”[1]康德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和判断都具有普遍可传达性。经验给知识提供感性材料,而主体又用先验范畴去整理这些感性材料,故知识是主体认识能力的结果,知识可以普遍传达,所以认识能力作用于表象的那种主观形式也是可以普遍传达的。

问题在于康德所说的那种“认识的主观条件的比例”是什么?认识能力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进行传达?如何从认识活动转到审美活动?康德解释说,是想象力把感官接收到的诸多感性材料联结起来,形成最初的知觉,然后在知性的统摄作用下,形成了概念性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这仅仅是认识活动。在此活动中,想象力和知性的关系是不自由的,是受到限制的。“想象力和知性受客体的逻辑表象和概念的交叉制约,即:逻辑表象强制知性拿出概念来,知性引导想象力去构造逻辑表象,并把它置于概念之下。”[2]而审美活动不受这种逻辑概念的束缚,所以如果要从认识活动过渡到审美活动,那么知性和想象力的比重配合就应有所要求。换句话说,既要有合目的的规律,又能达到自由和谐,只有在知性和想象力的这种协调的活动中,在它们的自由游戏里,审美才可能发生。而这种和谐自由的心意状态也有认识能力(知性)的参与,因而是可以普遍传达的。在谈到审美共通感为何可以普遍传达时,朱光潜先生对此的解释是,即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样我们的审美感觉才具有普遍性和共享性。这个解释也是建立在一个先验的基础之上的。

总之,审美的心意状态是可以而且必须能够互相交流和传达的,这样审美判断就会获得普遍的认可,所以康德假定不同的审美个体之间存在着审美共通感,没有这种必要条件,审美也就失去依托。

二、审美共通感是否具有有效性和合法性

我们说审美共通感是被康德设定的,是先验的,不能通过经验得以证明。那么这样的设定是有效的吗?它的合法性何在?如果有效,如果合法,那么它在何种程度上是成立的?在认识领域,我们可以通过经验直观的形式,也可以通过逻辑概念的形式来确认知识判断的有效性。在道德领域,人的自由意志为人制定了先天的法则,各种伦理和律令从一开始就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唯独在审美活动中,没有概念作为基础,只是以主观的情感为依据,而情感又人人各异,那这种基于审美共通感的鉴赏判断,是否具有普遍必然性?面对同一审美客体,别人能够跟我们作出一致的判断吗?我们的判断也必然得到别人的赞同吗?康德认为,“但我们必须把共通感理解为一种共同的感觉的理念,也就是一种评判能力的理念,这种评判能力在自己的反思中(先天地)考虑到每个别人在思维中的表象方式,以便把自己的判断仿佛依凭着全部人类理性,并由此避开那将会从主观私人条件中对判断产生不利影响的幻觉,这些私人条件有可能会被轻易看作是客观的。”[1]135也就是说,当我们站在每一个“他人”的角度时,共通感就包含着一种走出个人私有性质的共同性,而当我们站在“每一个”他人的角度时,共通感概念又包含着超出感觉局限的普遍性[3]。于是,审美判断的最终结果是可以普遍传达的,这样看来,它就是有效的合法的。

然而不管怎样,康德最终的这个解决方案始终是依据于假设,多多少少是让人有点不能信服的。他从知识判断可以普遍传达推导出认识能力可以普遍传达,继而推导出心意状态可以普遍传达,用如此的逻辑推演来证明审美共通感的存在和有效似乎和审美分析的第一个契机(审美的无利害性非逻辑性)有点矛盾冲突(1),至少是方法理路与结果之间的矛盾冲突。邓晓芒先生对此的解释是,“诸认识能力的协调(与不协调)在认识活动中的普遍可传达性已经包含人们共有的一种情感的共通性,它不仅是鉴赏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而且也是认识本身的条件。可见康德的‘共通感的理论依据仍然要借重于认识上的‘健全理智(普通知性)才能获得其先天的普遍必然性证据,而摆脱经验性的心理学解释。”[4]所以审美共通感不得不设定,而这种设定的推论也不得不倚靠知性,只有这样审美判断才能具有普遍必然性。endprint

何况理论的假设也确实是一种构建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如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先验的而不能以经验证实的,但这无妨于他们哲学的伟大性。再者,人与人之间也的确存在着康德所假设的审美共通感,因此我们说审美共通感是具有有效性和合法性的。

三、审美共通感是对审美主体的提升重视

人类的共通感问题在康德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了,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我们具有一种共同的能力,它能感觉共同的事物,并且并非偶然的感觉。”[5]此后,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共通感是外在感觉的内在根源。直到18世纪,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才从审美艺术的角度研究共通感。前者把它理解为“常识”或“健全理智”,以伏尔泰为代表;后者把它理解为“内在感官”或“同情感”。总之,在康德以前,共通感被理解为一种普遍的理论能力或者是共同的情感。

康德试图将二者进行调和,他一方面力图克服自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以来大陆理性主义的独断论,另一方面也力图克服自洛克、贝克莱和休谟以来英国经验主义的怀疑论,不管是先天综合判断的提出,还是审美共通感的提出,都可以见出他的这一倾向。审美共通感的发生既要有知性的参与,又要求想象力的自由活动,这样审美的普遍必然性才是可能的。他不是从客观理性的角度,也不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审美共通感,而是将审美共通感构筑在先验的基础之上,又依傍于认识能力中的知性加以论证。

其实,从18世纪以后,特别是从英国经验主义以来,美学的研究方向已经出现了转向,不再是柏拉图那种执着于“美是什么”这类本质问题的探讨,不再仅仅局限于美的对象的形式研究,而更多地转向了审美主体的情感想象,转向了追问“审美判断是如何可能”,转向了主体审美经验的分析。

从“美学之父”鲍姆嘉通提出“美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到康德明确区分了美、善与快适的不同,美从认识论的范畴走向专门的领域,康德突出了审美的无功利、无概念而引人愉悦的性质,又从先验设定的审美共通感的角度为审美的普遍必然性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这些都可以看出康德美学的主观性,他极为强调主体的审美意识,揭示了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大大促进了美学理论的发展。

审美共通感是康德先验设定的,为了解决审美的普遍必然性问题而提出来的,它沟通了审美的四个契机,也保证了审美判断传达的可能,它虽是一种调和的尝试,在论证的过程中也带着矛盾冲突,但它不乏有效性与合法性,它奠定了康德先验美学的基石,更多地从情感想象的角度,从美感经验的角度来看待美学问题,提升了审美主体的地位价值,有利于后来美学的发展。

注释:

(1)此外,这里还存在着一个矛盾冲突,即审美判断既然是个人的自律的,那为什么又要考虑到别人的判断?其实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审美共通感作为一种人类情感,是有其社会性的。

参考文献:

[1]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5.

[2]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210.

[3]卢春红.情感与时间——康德共同感问题研究[M].上海: 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2007:79.

[4]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49.

[5]亞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3卷)[M].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66.

Abstract:How does the aesthetic judgment not depend on the concept but also has universality and necessity? Kant from the a priori assumption, with the common sense of the aesthetics as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The common sense of the aesthetics shows the compromise tendency of Kants philosophy, but more importantly, his stud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aesthetic subject atten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theory.

Key words: the common sense of the aesthetics;universal necessity;prior;aesthetic subject

编辑:鲁彦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