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小学数学教学的“过于现象”

2017-09-08 04:46姜远达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姜远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8-0023-02

新课改走过了这么多年,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它带给课堂的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动手能力明显增强,数学思维的培养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课堂上。但是,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过于”的现象,值得我们每位数学老师反思。

一、过于追求情境创设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于是越来越多的教师过分重视“情境创设”,不管是计算课、概念课、应用课还是实践活动课,不少教师都要绞尽脑汁地去创设“情境”。如:一位教师在讲平面图形的认识时,其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四个可爱的好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在学生不知教师所指何物时,投影出现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树干上长出一个“正方形”,树枝上冒出一个“三角形”,树叶上闪现出一个“圆形”。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家喜欢这些图形吗?”如此生拉硬拽的情景对学生会有多少帮助呢?

数学发展史表明:数学的来源,一方面来自外部,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来自内部,即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数学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从外部的现实生活引入,也可以从数学本身引入。所以“创设情境”也并非是教学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必要环节。当然一个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因此,我们在“情境的创设”中,要注意情景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创设,切忌牵强附会,让情景成为课堂的“摆设”或庸俗化。

二、过于强调探究式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一提到学习方式的转变,许多教师马上会想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并常常把“探究式”的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对立起来。于是,凡教学必探究,即使某些无法或无须探究的问题也交给学生自己解决,不仅教学速度慢,而且效果差。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当学生认识了平年、闰年之后,教师问:“既然1900年不是闰年,那么大家探究一下这是为什么。”学生睁大了眼睛,望着老师不知所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难看出,这个问题不切合学生实际,完全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我以为如果将这个知识点(年份是整百数时,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直接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课外查阅相关资料来验证结论,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好得多。

三、过于追求手段的现代化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确实提高了教学效益,这是不可置疑的。但教师在使用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在的课,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讲课教师不惜花费一周甚至数周的时间细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搬家,只是起到了代替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把页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老师讲课,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其实使用新技术并不一定代表新的教学思想,屏幕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学具操作不能代替必要的教具演示,教师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过于强调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算法多样化应是一种态度,是一个过程,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片面追求形式化。然而,有些教师为了体现算法多样化,在计算课中,总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我曾经听过一节《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23-8)在课堂上经过老师的精心“引导”,出现了多样化的算法,老师挖空心思地花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进行了展示:

(1)23-1-1-1-1-1-1-1-1=15 (2)23-3=20,20-5=15

(3)23-10=13,l3+2=l5 (4)13-8=5,10+5=l5

(5)10-8=2,13+2=l5 (6)23-13=l0,l0+5=l5

(7)23-5=18,18-3=15 ……

可是學生练习时错误率很高,这么多方法难道学生一种也没掌握?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算法多样化也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不能为算法多样化而多样化。算法多样化也是有前提的,各种不同算法要建立在思维等价的基础上,否则多样化就会导致泛滥化。以学生思维凭借的依据看,可以分为基于动作的思维、基于形象的思维、基于符号与逻辑的思维。显然这三种思维并不在同一层次上,不在同一层次上的算法就应该提倡优化,只是优化的过程应是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