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研究

2017-09-08 03:09郭鹏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研究

郭鹏

【摘要】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之后治疗的50例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磁共振检查,实验组患者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扫苗进行检查。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病发期、缓解期和治疗期不同的脑缺血病灶和阳性检出率。结果 经过研究分析,实验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病灶检出数量也明显高于常规组,病灶的直径也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检出确诊率,将其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检查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成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3.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3..02

短暂性脑缺血是一种临床比较多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主要是因为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动脉出现了比较暂时性的供血不足的情況,从而引发了患者的的大脑出现了局部的缺血情况,造成了患者的病情发作。而由于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病比较突然,具有较强的反复性,因此很多患者发病之后都会引起脑梗死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只有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准确诊断,能够有效的避免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病情继续发展。而本院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检查短暂性脑出血患者,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确诊治疗的50例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其中女20例,男3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25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5.1±2.4)岁。所有患者中有20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3例患者有冠心病、10例患者血脂较高以及7例患者有心房颤动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1.2 方法

均对两组确诊为短暂性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抗凝、扩血管、抗血小板以及抗凝等常规治疗,并在两组患者的发病期以及缓解期进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和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

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性的磁共振检查,具体方法为:首先要确定患者的进行扫描检查的序列,为横断位磁共振T1以及T2加权像、横断位快速液体信号抑制反转恢复序列和单次激发平面回拨序列。其次需要按照已经确定的序列,对患者由颅底到颅顶进行分层次的扫描。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对实验组患者进行3个弥散梯度场,对其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并分别采集两次信号。最后要对系统所呈现出的患者脑组织的图像进行分析诊断。一旦患者的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部组织扩散系数的图像为西信号,在1000 s/mm2的弥散梯度场的图像上主要表现为高信号,并且所有信号都在随着病灶处的脑血管供血位置的变化在不断变化,这样的情况下,检查结果应判断为阳性[2]。

1.3 观察指标

阳性为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呈现出患者脑缺血的病灶,并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检出的病灶数目以及病灶的平均直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发病期、缓解期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平均病灶检出数量以及病灶直径对比

实验组的病灶检出数量也明显高于常规组,病灶的直径也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现有的常规磁共振检查虽然能够将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病灶检测出来,但是如果患者多次出现脑缺血病灶或者脑部组织有一个以上的遗留梗死病灶的情况下,其只能将高信号影显现出来,不能对病灶的新旧属性进行准确的显现,造成患者病情的延误,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而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影像学诊断技术,其主要通过对患者脑部进行扫描,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活体组织分子的弥散运动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患者脑缺血的新旧程度进行判断,有效的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患者在发病期以及缓解期进行检查时,实验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利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检出确诊率,将其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检查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卢晓冬,杨 明,何业银,等.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0:19-21,46.

[2] 郭俊华,陆小波.浅析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进行监测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6,22:53-54.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endprint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研究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案例教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研究
提高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效果的研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方式及效果研究
对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效果的实验研究
ABCD2、ABCD3—I、ABCD3—I+HCY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应用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