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ST模型的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研究

2017-09-08 04:35庄琪琳雷良海陈明艺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6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

庄琪琳+雷良海+陈明艺

摘要:众创空间作为一个创新创业平台,擅于发挥政策的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了一个集四种空间: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文章结合PEST模型,从政治政策、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众创空间入驻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运用SWOT-PEST矩阵全面分析了这四个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探讨众创空间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关键词:众创空间;PEST模型;SWOT-PEST矩阵;

众创空间与素雅严肃的一般商务中心不同,他们一般有很多可供入驻企业相互交流的空间,为创业者们提供零食、咖啡、透明会议室等,完全符合新创团队理想中的办公场所。也正因如此,众创空间吸引的并不仅仅是创业人员,还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族群,从设计师、律师、创投、记者和开发者等,共同构建了一个全能、综合、高效的创业生态系统。

PEST模型1998年罗宾斯在对研究对象的外部环境归纳总结后形成的,包括Political(政治), Economic(经济),Social(社会) and Technological(科技)。这些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受企业掌握,这些因素也被戏称为“pest(有害物)”PEST要求管理层具备相关的能力及素养。另外,PEST模型与外部总体环境的因素互相结合就可归纳出SWOT分析中的机会与威胁。本文在对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PEST模型对入驻众创空间的项目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探讨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构建中的问题,并运用SWOT-PEST矩阵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角度,对影响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构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4个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提出建议。

一、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及分析方法

(一)众创空间生态系统

入驻众创空间的创业项目显著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首先,众创空间汇聚的创客数量更多,角色更加丰富,可以汇聚各行各业的创业人才,体现了“众”的概念。其次,入驻项目初创人员较少,多是3~6位的创业团队,这样的结构更有弹性、更加灵活。另外,创客们大多数是以新的技术或者新的创意作为出发点,使得整个生态系统被创新的氛围所笼罩。众创空间区别于传统科技孵化器的其中一点就是,传统的科技孵化器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才能入驻,而众创空间是无边界、全开放的。众创空间不仅有实实在在的地理空间,还因为众创空间内的创业活动,与空间之外的商业主体发生各种各样的或简单或复杂的连接,这种商业网络是无限拓展的,所以它还有一个无边界性的虚拟的社会网络空间。例如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锦建路99号的腾讯众创空间,除了正式入驻的众多创业辅助角色,与众创空间地理位置临近的复旦大学等众多高校、创智天地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各类传统制造与服务企业,这些外围的重要角色与正式入驻的众多创业辅助提供方共同构建了众创空间的生态系统。

(二)PEST模型分析框架概要

PEST模型是用来检阅某主体外部环境的一种战略分析方法。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发展较为复杂,如下式所示:

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政治法律(扶持政策,…),经济(价值创造,…),社会(增加就业,…),技术(技术,…)]。

运用PEST模型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价入驻众创空间的项目发展的外部环境,还能找出竞争态势,优化财政资金、资源、人力配置,为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二、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PEST分析

(一)政治(P)环境分析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正式出现“众创空间”一词,政府开始鼓励支持众创空间的发展。随后,上海市各区县也发表了扶持众创空间发展的各种意见和通知,以浦东新区、虹口区、闵行区为例(政策较多的三个区县),梳理了所有直接对应众创空间的扶持政策,如表1所示,其中例如“2-1”即表示第二条政策中的第一小条。

目前上海各区直接针对空间补贴、空间房租补贴、空间奖励、项目奖励的政策是最多的,分别占到了浦东新区、虹口区、闵行区三个区扶持政策总量的11.7%、10%和6.7%。另外,针对空间载体本身的扶持政策有32条,包括场地投资额补贴、空间房租补贴、空间奖励、空间资助、空间补贴、综合环境建设、内外部环境改造补贴、宽带網络建设补贴、手机信号覆盖补贴、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投资落户奖励,占总量的53.3%。针对项目本身的扶持政策有6条,包括项目奖励、项目资助、项目风险救助,占总量的10%。针对空间内各类企业、机构的扶持政策有7条,包括企业房租补贴、科技服务机构房租补贴、服务机构奖励、社会保险费补贴、贷款利息补贴、见习带教费补贴,占总量的11.7%。针对工作人员的扶持政策有3条,包括空间管理人才资助、空间管理人才奖励、雇佣失业人员补贴,占总量的5%。针对各类空间内举办的活动的补贴有5条,包括比赛费用补贴、展示费用补贴、启动经费补贴、活动补贴,占总量的8.3%。针对成果的扶持政策有2条,包括成果购买、投资收益奖励,占总量的3.3%。其他一些没有针对具体对象的扶持政策有5条,包括鼓励打造社区众创空间、服务便利、健全服务体系、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拓宽投融资渠道,占总量的8.3%。

上述法规政策包含了2011~2016年所有直接与众创空间相关的三区县的区县政府扶持政策。通过以上整理发现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配套政治支持,已经逐步由中央走向了地方,再由地方细化到了区县。足以说明这些法规政策为众创空间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虽然这些政策是否符合众创空间发展的需要还未可知,但是相信中央和地方政府会根据发展状况对法规政策进行调整,以期高效促进众创空间的发展。

(二 )经济(E)效应分析endprint

除了政府的法规政策鼓励和补贴初创的草根创业者、降低成本外,众创空间的生态系统为创业者们提供了一站式的集咨询、评估、财务、法律等多种服务,为创业者节省了交通费用。另外,入驻空间的创客之间技能的相互调用也降低了人力成本,缩短了创业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时间成本。

(三)社会(S)环境分析

迄今为止能找到详细地址的浦东新区的众创空间,可以发现,大多数的众创空间都坐落在被金融机构包围的市区,或者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还有的众创空间与高校毗邻。创业者们可以很方便的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争取风险投资、完成技术授权与转让、加速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等等。

(四)技术(T)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众创空间的客户多聚焦服务业,面向消费领域、互联网O2O、服务领域,在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制造业、高新技术方面涉及较少,导致众创空间缺乏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力。而国外众创空间已经发展较为完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聚焦颠覆式创意及技术、瞄准未来新兴产业、大企业、高校和天使投资深度参与,而这正是我国众创空间发展的短板以及长期发展的方向。未来有必要加强科技基础设施投入,改变现有众创空间“重投资、轻技术”的现象,提升众创空间对产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造若干众创空间的“集聚区”,建立完善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形成完善的技术、人才、人脉和资金快速流动,加强对众创空间的信息对接、产业发展指导、科研资源共享等服务。

三、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SWOT-PEST分析

SWOT-PEST矩阵是一种重要的战略分析方法,它将影响主体发展的四大因素: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ics)、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综合在一起系统地分析影响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发展的影响因素(见表2),从而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由表2可知,政策法规是先决条件,对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区县的技术委员会、区委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改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都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并提供了大量的财政补贴,降低创业门槛,促进大众创业。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为系统内每个角色都提供了相应的补助,为创业者节省了交通费用,降低了沟通成本,缩短了创业时间。由于众创空间分布的地理位置一般能使其与金融机构、高校、工业园区产生协同效应,但是各地方政府盲目扩张众创空间数量的行为值得警惕。在技术方面,国内的众创空间还很难与国外品牌化运营的创业平台相比,目前国内也有了支持众创空间品牌化运营的政策,但是能获得国家认定的发展较好的众创空间并不多,发展的好的连锁众创空间更是凤毛麟角。

四、结语

创业不仅是单个企业或单个行业的活动,而是涉及到其他群落和支撑环境的生态整体。将创业活动放置在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运用PEST模型研究,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大方面着手,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协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至2017年对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解释生态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构建良好的众创空间生态系统,需要更能贴近创业者需求的政策出台,目前的政策适用效果还未可知,并且政策扶持也不是长久之计,国外的众创平台政府的政策支持很少,但却发展得比国内要好。所以,主要还是得发挥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力量,将众创空间的客户群体向消费领域、互联网O2O等非服务业领域拓展,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制造业、高新技术发展,增强众创空间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力。

参考文献:

[1]任晓敏,陈岱云.我国孵化器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04).

[2]李万,常静,王敏杰,等.创新3.0与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4(12).

[3]王娜.商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系统探讨[J].价值工程,2007(01).

[4]蔡丽,崔启国,史琳.创业环境研究框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1).

[5]张玲斌,董正英.创业生态系统内的种间协同效应研究[J].生态经济,2014(05).

[6]丹尼尔·艾森伯格,政府如何建立创业生态系统[J].哈佛商业评论,2010(07).

[7]李克强.催生新的动能 实现发展升级[J].求是,2015(20).

[8]唐明凤,李翠文,程郁.基于创新工场案例的新型孵化器商业模式研究[J].科研管理,2015(S1).

[9]汪忠,廖宇,吴麟.社会创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机制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14(28).

[10]蔡莉,崔启国,史琳.创业环境研究框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1).

[11]吴运迪.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国创业生态的影响分析[C].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论文集,2008.

[12]沈漪文,卢智健.创业生态系统概念辨析[J].商业经济,2013(08).

[13]段利民,王林雪,马鸣萧.基于组织生态学的创业环境分析:一个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导刊,2012(05).

[14]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04).

[15]MARCO I,ROY L. The Keystone Advantage:What the new dynamics of Business Ecosystem Mean of Strategy,Innovation,and Sustainability[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4.

[16]MARCH J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01).

(作者單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
基于众创空间视角下的传统孵化器发展思考
沈阳地区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