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的内在生命力及其构成

2017-09-08 04:22李溪慧
戏剧之家 2017年13期
关键词:电视剧

【摘 要】电视剧的内在生命力是指贯注于作品中的内在精神,来源于内容方面的先天构成元素和形式方面的后天构成元素。先天构成元素包括题材、主题等方面,后天构成元素包括演员的表演风格、制作者的影像风格、拍摄环境、制作技术等方面。情节赋予电视剧艺术生生不息的艺术感染力和美感生命力,成为电视剧艺术生命力的核心。

【关键词】电视剧;内在生命力;构成元素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138-01

一、电视剧的内在生命力

中国自古以来天人一体的朴素的哲学观念投射到审美领域中,产生了浑茫一体的思维方式,即审美观照对象与艺术创造主体物我合一。我国的电视剧创作尽管受到西方制作理念和制作方法的影响颇多,但也自然而然地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物我合一的观念。艺术作品中流动着的内在生命,也就是充盈于其中的内在精神,与中国古代文论中“气”的范畴非常接近。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的成熟、制作观念与方式的改进,出现了诸多类似类型电影的电视剧作品,如偶像剧、谍战剧等等。优秀的电视剧艺术作品不论其从属于哪一种电视剧形式或类型模式,必然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个性品质,才能在相类似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可以说这就是优秀电视剧作品的魅力,源于它生生不息流动着的内在生命力。

二、先天构成元素与后天构成元素

黑格尔认为“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1835)”,也就是说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构成了完整的电视剧作品,把握住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的要点也就把握住了电视剧艺术的中心。由于电视剧作品的内容创作开始于剧本构思时期,内容影响着形式,形式依附于内容,所以把内容方面称为内在生命力的先天构成元素,而把形式方面称为后天构成元素。

先天构成元素包括题材、主题等方面。题材本身包括多种因素,诸如人物、事件、环境、场景等。就作为叙事艺术的电视剧作品而言,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自然是电视剧创作的重中之重。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离不开一定的事件及场景环境。事件是人物活动的轨迹,环境是人物存在和活动的条件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场所,场景是一定时间和地点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生活画面,也是关键性的生活片段。主题中包含着题材本身的意义和艺术家的主体情思,是对题材及其意义的认识和评价,通过特定的艺术形象来传达和启发思想价值。

后天构成元素包括演员的表演风格、制作者的影像风格、拍摄环境、制作技术等方面。首先,演员的表演风格对于电视剧作品的气质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因为电视剧更加侧重采取强情节叙事手法,即表现强烈的戲剧冲突和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观赏者更容易把注意力投射到剧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上。其次,拓展影像叙事语言的功用,发挥制作者的影像风格,能够促进生产较高影像审美追求的电视剧作品。此外,拍摄环境也是后天构成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意义上的拍摄环境既包括拍摄制作电视剧的具体的场景氛围,也包括时代背景、法律法规的约束、观众的审美倾向等所有从外部间接地对电视剧制作产生影响的抽象环境。一个时代必然有其占主导地位的精神特质,在其影响下的主流的观众欣赏趣味以及具体制作规范,也影响着电视剧从制作到播出的整个流程。最后,不可忽视随着技术的进步使得制作水准和效率提高,也解放了创作者的想象力,电视剧的制作技术成为表达创作理念、创作风格的有力工具。

三、情节是构成内在生命力的核心元素

电视剧是电视艺术中最会讲故事的一种艺术形态,故事讲得好不好成了评判电视剧水准的重要标准。所谓故事在叙事学理论中被看作是根据时间序列安排的一连串事件。电视剧家族中不论是短篇长篇,都是在一定的篇幅内描述着或前后相连或因果相关的若干个事件。而事件本身以及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联就构成了情节。情节决定了电视剧艺术是一种富含内部韵律感的动态的艺术。它赋予电视剧艺术生生不息的艺术感染力和美感生命力,情节化成为电视剧生命力的显著特征。

与西方文论比较而言,中国古代文论更加看重艺术的精神性,将艺术的精神与创作者欣赏者的生命体验相结合,不仅仅停留在艺术作品的形式上或是艺术作品带来的感官愉悦上,而是从生命精神的高度去倡导艺术的精神。在艺术研究中如果一味地拘泥于艺术的表象,不去深入发掘审美的深度,就永远无法真正企及到人们心灵深处。对电视剧艺术作品的研究也应该突破形式与模式的束缚,发掘真正企及人们心灵的艺术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吴素玲.电视剧批评的多元化视角[J].现代传播,2009(6).

[3]黄式宪.关于近30年中国电视剧在美学建构上的断想[J].现代传播,2010(1).

作者简介:

李溪慧(1980- ),女,辽宁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与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辽宁省社科联与高校社科联合作课题《新媒体时代中国影视剧批评的发展变化》项目编号lslgslhl-059的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视剧
中国电视剧艺术生产主体特征与创作趋势
我国电视剧“走出去”研究综述
大众狂欢到政治泛化
以《红高梁》为例浅析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探析我国国产电视剧剧本选择的新趋势
网络剧的底线可以比电视剧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