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研究

2017-09-09 15:20王玲
现代交际 2017年17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社会服务教育资源

王玲

摘要: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局限于对物质的需求,更多的人追求满足于自我的精神需求。近年来,音乐综艺节目兴起,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更加追求音乐的质量。而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资源比较雄厚,倘若将高校音乐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也会对整个社会音乐服务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音乐 教育资源 社会服务 功能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013-02

高校音乐教育资源的利用,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美感。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可采用户外采风的形式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更好地促进音乐文化建设。

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资源的现状

(一)高校音乐教育资源的分类

高校的音乐教育资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有形音乐教育资源,二是无形音乐教育资源。有形音乐资源主要是物质资源,涵盖的范围较广,它包括高校的音乐演奏厅,有关音乐的书籍、音像资料,钢琴琵琶等乐器。同时,高校配备的音乐教师和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其他热爱音乐的业余爱好者等也属于有形音乐教育资源。

相比而言,高校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主要是人才资源,包括大学生对音乐的造诣以及对音乐创作的灵感,这也要求当今的大学生要有创新意识,具有对音乐的再造能力,通过积累的音乐经验,能够对音乐有深刻的自我见解。当然,高校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也是无形音乐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举办的校园歌手大赛活动,从某种程度上也扩大了高校音乐资源的影响力。

(二)高校音乐教育形式

第一,受众面广。高校青年的音乐活动形式多种多样,面对的人群也多是青少年,他们能体会到音乐的深层内涵,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与艺术素养。在宣传方面,高校的大学生也做得比较到位,借助宣传册和单页的传播力,形成在这个院校的知名度。有些大学生自发组建乐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更是将音乐资源发挥到了极致。

第二,专业化程度高。在高校音乐领域里有所建树的大有人在,这指的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音乐具体概念理解比较深刻,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加之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高,体现出良好的音乐素养。音乐素养主要是指人对于音乐的记忆、感受、联想、体会以及旋律等方面的能力。[1]

第三,教育设施资源一应俱全。高校环境里有足够的音乐资源与专业设备,它为大学生提供基础的学习平台,能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音乐人。

(三)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在社会音乐比赛方面的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公民对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较高的要求。音乐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已经是我国公民文化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大型音乐比赛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文化娱乐形式。但是,大型音乐比赛活动需要非常多的辅助工作,而大型音乐比赛的主要承办者精力有限,只能对音乐比赛的重要工作环节进行控制和领导。[2]因此,大型音乐比赛的组织者可以将一些次要的辅助工作委托给高校进行,高校拥有非常多的优质音乐教育资源,完全可以为大型音乐比赛辅助工作提供支持。高校可以将许多有形音乐教育资源,如乐器和灯光照明设施等器械提供给音乐比赛的参与者,使参与音乐比赛的人可以更好体验舞台魅力。

二、高校音乐教育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

社会音乐教育要依托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因为高校的音乐教育资源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满足社会文化的需求,持续不断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学子,能够为未来的音乐教育发展方向提供基本的依据,能够对音乐资源的呈现方式进行再造和创新。

(一)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设置音乐专业,本身就是对音乐文化的重视,在校园内开展音乐活动,最大限度对社会传统文化的保留和继承。高校承担着传递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因此,高校要把音乐教育资源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将音乐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内容广而告之,面向全体院校学生,传递音乐的现时代价值。总而言之,高校要充分利用本校的音乐教育资源,以更加专业化的程度去积极开展相应的活动,为社会提供高水准。有水平的音乐作品。当然,音乐的模式和形式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发展的潮流,贴近人们的思想,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提高音乐文化素养。[3]

(二)丰厚资源利于创作佳品

高校拥有人才资源、设施资源、信息资源三大资源优势,对社会文化发展方面有着更大的推动力。大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的音乐文化教育知识,一方面能够培养自身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也能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大众。

高校的设施资源,有利于学院不间断开发新的音乐项目,有更充裕的时间表演,展示音乐文化的内涵。同时,大礼堂、体育馆的规模较大,能够吸引更多的学员欣赏,有利于得到听众真实有效的反馈,及时改进自己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方式,用新颖的方式去表现音乐的魅力。高校之间的校际合作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有国内高校之间的合作,还有与国外学校的合作,这对扩大文化的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吸取彼此的经验,借鉴音乐创新模式,有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同时,这也符合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精神,以饱满昂扬的斗志去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大力发展音乐教育。

(三)提供大学生就业岗位

目前,我国的音乐节目发展得如火如荼,正需要优异的年轻音乐人加入其中。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但能够从事音乐教师职业,更能凭借自身的音乐实力去当一名歌手。从近年来的音乐选秀节目来看,有想法能创作音乐的大学生可以参与其中,拓寬自己的就业渠道。

三、高校音乐教育资源的可操作性举措

(一)全面开发高校音乐教育资源

据了解,音乐文化市场潜力较大,高校要抓住新时代的机遇,全面开发高校音乐教育资源,投入资金和技术,让更多的音乐专业学生去挖掘释放各自的音乐潜能。音乐在市场上的活跃度表明,生活条件的改善带来最显著的变化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高了。而音乐文化,正是一大缺口。高校全面开发音乐教育资源,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求,传递校园优质文化,发挥音乐的最大功能和价值。

(二)创新高校音乐教育人文生态环境

高校在开发音乐文化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要把文化的实践与发展放在首位。在实践中发展音乐文化,创新音乐文化。因此,高校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去熏陶大学生,改善当代大学生浮躁、急于求成的不良习气。高校要注重对设施环境的保护,也得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此外,要创新音乐文化传承机制。流行文化的传播,对传统文化是具有一定冲击的,尤其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秉承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就应该对高校的音乐表演有一定的规定,比如加大对民族音乐的创新,将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通过改编曲风来创新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

四、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拥有较多的优质音乐教育资源,将人力、设施、信息资源全面开发和利用,有助于为社会文化艺术服务,为大众提供一场文化饕餮盛宴,有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将中国文化弘扬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袁海龙,黄剑敏.基于服务外包理论下的高校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初探[J].音乐时空,2016(6):164+163.

[2]朱琴.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促进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J].艺术科技,2014(2):1-2.

[3]赵杰.大学音乐教育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刍议[J].音乐时空,2013(13):109.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社会服务教育资源
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创新学分教学管理策略探究
关于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及建议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