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分组,不一样的精彩

2017-09-09 20:05郑艳��
关键词:小马分组英语

郑艳��

摘要:为了解决小组学习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本文作者开展了一次英语分组学习探究活动。此次活动不以学习成绩分组,而是分为聪明组、聪明加努力组、聪明加努力加方法组三个大组,再由组内成员自由两两搭配分为小组,这给后进生一个巨大的激励。活动内容也是令人耳目一新。此次新型的分组,给英语学习带来了新的成效。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5-047-2

在英语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笔者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小M,都怪你,我们组又被扣分了。我们小组决定不要你了。”于是小M嚎啕大哭起来。分组成为“差生”的噩梦。“老师,我不想当组长了,他们都不听我的。”小Z气鼓鼓地说。“小S你快点抄一下,快,我们马上就是第一名了。”组长C不停地催促着。竞争变成弄虚作假、勾心斗角……

如何避免上述不和谐现象,笔者采取了新的做法。

一、不一样的分组

开展小组合作,分组是第一步。选择怎样的分组方式,对于小组合作的成功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公平公正”,我们以前总是把学生分成ABCD四类,然后从各类中抽选一两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虽然老师没有明确说,但在学生心目中A就是优秀,D就是最差的,无意中暗示着学生“我不优秀,我很差。”所以作为教师,我尽量不将学生分ABCD类,我相信我的学生也许目前不优秀,但并不代表以后不优秀。

为了改变把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类的老规矩,我在实践中采用了不同的分组法: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态度,将学生分成聪明组、聪明加努力组、聪明加努力加方法组,这样的大组分法一方面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虽然我暂时落后,但在老师眼中我是聪明,我是努力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可能是“我不够努力”,也可能是“我学习的方法不科学”等等。大组分好后,我让每一组内的学生自由搭配,两两组合,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也许各组间会有差异,但组员间差异较小,这样的小组成员间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而不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样的两人小组也利于以后活动的开展。而且我还发现了这样的现象:也许是学生以处于青春期初期,所以几乎都是男生与男生一组,女生与女生一组,我尊重学生的选择,并没有提出强制性要求。

我们班共有学生39人,小马是班上英语学习困难最大的一位学生,我估计没人会愿意选他,而等别人都选了最后剩下他一人这种被集体抛弃的感觉肯定不好,所以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先宣布了分组规则之后,就说:“我们班39位同学,两人一组还差一个。所以老师也加入,正好40人,我们可以分成20组。小马,你愿意做老师的队友吗?”我的微笑与鼓励,使小马深深地点了头。其他同学的分组也顺利分好了。“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二、不一样的展示

不一会儿,20个小组就新鲜出炉了。我将我和小马一组写在了第一位,然后是聪明组随机编序,接着是聪明加努力组,最后是聪明加努力加方法组。我舍弃了常规根据成绩好坏的排序方法,因为我知道排名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部分学生从来没有体验过排名在前的感受,其实这也是一种增强自信的方法。我是这样和学生说的:“同学们,我和小马是一号,这个一不仅表明了我们的序号,这个号码也说明我们这一组是最有潜力的。因为我们进步的空间是最大的。瞧20号组的小周和小刘,他们离满分只有几步之遥,而我和小马可以前进的空间是班内最大的,如果用流行的股票术语来说那我们算得上是潜力股了。”学生听了哈哈大笑。然后我们进行小组的文化建设。我设计了一张简单的承诺书,每组发一张,要求两人商量后填写好,向全班展示。我和小马也行动起来。

填写好以后,我和小马首先进行了展示,我们一起向大家宣读了我们的承诺书,当我们喊出我们的响亮的口号时,我和小马做了一个预备跑的姿势,班级里响起了阵阵掌声。我转过头时看到了小马眼中闪现出了不一样的光彩,我知道他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动力,他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支持,此时的他就是班级里的Super Star。各组在我们的精彩示范下都亮出了自己的风采。

三、不一样的活动

我们平时的小组活动通常是根据课堂的需求而产生的,有时是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时是完成一个情景剧的编排等,而我设计的小组活动确是固定的。那就是每天一起读英语固定时间,每天一起背若干个英语单词。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的四项基本技能,“听”在教室里因条件限制无法完成,“说”我将每节课前Free talk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读”却是总令我头疼的问题,课上的时间有限,而且我们经常布置一些口头回家作业,但是因为身处农村,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检查与评价,于是我设计了“读”这一环节。英语学习中朗读技能是必须的,这能有效的培养良好的语感。于是俩人一起读书,一方面提供了互相监督的机会,另一方面遇到不熟的可以互相帮忙。而且一个人大声朗读感觉有点怪怪的,有了个同伴就不一样了。我还规定了朗读时间最短5分钟,最长10分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在校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如果时间过长,可能无法完成,另一方面也告诉学生不要小瞧这短短的5到10分钟,只要坚持每天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写”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以进行适量的默写。英语学习中单词是组成词组、句子、语篇的最小的单位,因此每天背诵默写3至5个单词的要求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不是难事,至于要默写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难易自选。

虽是两人小组,但组长仍然是必须的,因为一起活动的时间、内容的安排等要及时确定,我采用了组长轮流制,让学生感受到了平等,也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责任感。

四、不一样的评价与奖励

按照我们的约定,我们的学习小分队正式进入了学习状态,我和小马也开始了我们的奋斗之旅。每天我到校后就会去找他,利用早晨的时间陪他一起读书,耐心的辅导他。其他队员看到了也纷纷效仿。班内形成了一股良好的学习氛围。

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何来评价呢。分数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因此我把过程看得更重要。所以我时刻关注平时每一天每一组的完成情况,我要求是每天放學前完成预设目标,然后打钩,如果能超额完成则打星。放学前要检查完成情况,如果未完成则由老师监督完成,得三角。我知道对于小学生来说,仅仅靠新奇好玩是不能坚持长久的,于是如何调动学生能坚持做好这件事我也花了番心思。每天读一读自己的队的口号,从自身内部激发动力是必须的。同时我还要从外部激发,我们常规的方法是收集印章,坚持一天得个印章,满十个印章换个贴纸,满十个贴纸换块小橡皮等。这样的方法可能低中年级有一定的效果,但高年级学生吸引力已经不大了。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向师性,答应学生和学生一月来场“友谊赛”,凡当月坚持完成,没有一天缺漏的就有比赛资格,比赛的内容五花八门,大部分是学生提议的。有和老师扳手腕比赛,有和老师叠罐子比赛(将可乐瓶叠起来,比谁堆得高不倒塌),有和老师玩贴鼻子游戏。在游戏中很多学生赢了老师,虽然没有任何奖品,但是欢声笑语却萦绕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它不仅让更多的学习小组尽量坚持每天完成任务,同时也增进了师生的感情,让大家在期待中前行。

另外,当考试结束后,我也注重评价与奖励。每次考试后我都要求每人自带一颗糖,当然有特殊困难的家庭老师也会提前为孩子准备好。当成绩公布之后,我总是要求学习小组中的两人比一比,谁更棒。根据结果高分的学生要把自己的糖果送给低分的队友,然后还要对他说:“谢谢你,我的点滴进步有你的功劳,所以我把这颗糖送给你。”这样既宽慰了暂时落后的队友,又使小队间的两人感情更深厚。如果两人分数一样,则互换糖果,还要说:“学习是苦根上结出的甜果,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于是令人讨厌的考试也变得甜蜜了。

愿我的学生在不一样的分组学习中学到知识,养成习惯,收获成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马分组英语
分组
勤劳的小马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