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17-09-09 04:35王峥怡
现代交际 2017年17期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意义

王峥怡

摘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是一本集中介绍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的读本,历史地再现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轨迹,内容十分丰富,完整地展现了列宁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怎樣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对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朽贡献。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来源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认真学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研究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厘清学术界在社会主义思想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地认识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基本规律,对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阐述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其次,探讨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列宁 社会主义 思想 意义

中图分类号:A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039-02

在国际共运史上,在领导苏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列宁把社会主义从理论转变成为现实,使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一方面影响着苏俄社会主义的实践,另一方面,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厘清学术界在社会主义思想上的内容,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

列宁在社会主义方面的思想比较多,也非常丰富,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轮”、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同时,在社会主义过渡理论中,也涵盖了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思想。言简意赅,本文主要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进行探究。

(一)把主要力量从经济建设上转移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上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特别重视经济建设,尤其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尤为关注。十月革命后,列宁认为无产阶级的重点不再是“夺取苏俄”,而是“管理苏俄”,目的是进行经济建设,改变了以往的阶级斗争。在1918年4月,列宁指出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任务放在首位,归根结底是劳动生产率使新社会逐步取得胜利,因此,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在于发展工业,列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并且提出了经济与政治的相互交叉。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探索中,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列宁都尝试了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体制,这些方式和体制主要有:利用商品的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及合作社模式。以上措施都是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力展开的,在这一过程中,列宁尊重科技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以及逐步加强国家机关的建设,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使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确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一些思想的运用,遵循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要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的思想,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生产力理论上有了创新。

(二)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一些科学技术成果,加快发展生产力

苏俄经济十分落后,这一缺陷慢慢凸显,尤其在十月革命以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落后所带来的压力,这一问题不可回避,苏维埃制度若想赶上并超越资本主义国家,只能是发挥新生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不仅关系到苏维埃政权的生死存亡,还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经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是新生政权的无产阶级所缺乏的,列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列宁反对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起来看,应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看,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文化是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在很多方面需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将最新的进步的东西运用到苏维埃政权上。同时,列宁还提出,要合理利用世界经济体系,尽管苏俄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对立状态,但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胜过任何一个阶级的愿望和意志。世界市场是各国经济的关联和纽带,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自己的有利条件。

列宁还认为,苏维埃政权过渡到社会主义,还要重视资产阶级分子和专家的作用,专家是实现共产主义所必需的,实行一系列的优待政策,重视对资产阶级专家的利用。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的工作提上日程,知识分子是必不可少的,要吸收大量知识分子,吸收对资本主义的组织工作有经验的。吸引资本主义专家的,必须给付高额报酬,这种方法是一种暂时性的妥协,但是这有利于苏维埃国家的长期发展。

(三)加强工农联盟,激发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首创精神

列宁认为,实现社会主义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个是社会化大生产,一个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目的是消灭一切人类的剥削现象,消灭社会的阶级划分,使社会全部人员成为劳动者,从而建成社会主义。实现这一目的是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过渡时期,对于无产阶级不是削弱,而是加强,同时,也不是暴力,无产阶级专政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和反剥削两个方面的任务。只有通过迅速和严酷的手段,才能镇压资本家和一些地主阶级。在苏俄国家中,小农所占比例较大,无产阶级的比例相对较小,无产阶级维护着农民同盟,这是无产阶级领导国家政权的必要条件。同时,列宁认为苏俄本来就有着合作社的传统,可以就此传统引导农民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苏俄国家,合作社有着重大的意义,合作社的作用主要有:一是生产资料所有权方面,二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方面,合作社具有重要的作用,将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到一起,让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最好的形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化道路,加强农民的文化教育。endprint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意义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实践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取得的结果是丰硕的。这一影响是深远的,苏俄属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实现了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深入地认识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基本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长期的过程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长期的过程,必然经历不同的阶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主义分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和理想的社会主义,首先要实现现实的社会主义,下一步迈向理想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在一个被破坏了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存在着文化落后,文盲大量存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一定是困难重重的,是一个缓慢的进程,需要实践的积累、实践的积累,从资本主义慢慢壮大社会主义因素。单独依靠改革的热情,与旧社会的力量作斗爭,急功近利,进行不妥协的斗争,必须对社会主义具有足够的信心与热忱,足够相信社会主义,勇于创新,不断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精神所在。

(二)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对立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是二者的分水岭。列宁一直都是崇尚唯物主义的,相信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这是通过他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表现出来的,改造旧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传统文化方面,一些小的生产者,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劳动,才能改造旧社会,创立新社会,从而实现社会主义。

(三)善于从失败的经历中学习

马克思主义者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会认真总结和反思每次失败,从失败的经历中学习。历史是曲折的,不是平坦的涅瓦大街。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是前所未有的,在通往社会主义的探索中,过程是艰辛的,难免出现失误和失败,因此,面对这些困难和失败,要善于总结经验,从中吸取教训。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正视困难,与困难作斗争,从实践中得到结论。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审视自己,不断解放思想,从而直接地获得认识。

(四)坚持劳动群众的利益为本位

马克思主义最关注群众的利益,以群众的利益为本位。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探索中,列宁最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新经济政策要正确对待农民的利益,农民的利益处理好了,才能妥善地处理国家的利益。面对苏俄在物质薄弱的同时,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大工业,这一政策的施行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在这一紧急情况下,列宁做了妥协,果断地放弃这一想法,寻找新的方法和途径,避免对农民利益的侵害。在处理这个难题时,涉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列宁恰是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将农民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做了表率,以群众的利益为本位,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学习《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对于深入研究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科学地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研究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深入地认识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基本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军,梅荣政.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思想内容和启示——读《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J].高校理论战线,2010(7):11-18.

[2]本刊评论员,朱可辛.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当前干部群众关注的重大思想现实问题(三十)[J].科学社会主义,2010(4):4-8.

[3]严书翰.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宝贵文献——《列宁全集》第2版第59卷、第60卷评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1(1):59-62.

[4]李爱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论纲——为纪念列宁逝世80周年而作[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1):64-69.

[5]张云飞.试论列宁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特征——读《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札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5):67-72.

[6]张兴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21-30.

责任编辑:于 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列宁社会主义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拉美有多少“列宁”?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诗里有你
纪念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