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烤烟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2017-09-09 06:31杨军慧乔勇张金华李佛琳
现代交际 2017年17期
关键词:烤烟措施

杨军慧+乔勇+张金华+李佛琳

摘要: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是为了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提高卷烟工业企业的资源利用率的收购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总结2010至2014年保山市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烤烟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烤烟 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 等级质量 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041-04

烟叶分级扎把质量往往不高,具有费工费时、易霉变[1] 、等级纯度低[2] 、烂烟扎把、掺杂使假[3] 和不利于打叶复烤[4] 等诸多问题,一些烟区对烤烟散叶收购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创新。2009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安排开展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试点工作以来,烟叶收购质量明显提高,在减工降本、提高烟叶收购等级纯度、减少非烟物质和提高卷烟工业的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优势明显,烟农收益明显增加。[5-7]散叶收购作为更适合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的新型收购模式,已经在全国部分烟区积极探索并广泛应用。保山市从2010年开始进行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试点以来,收购等级结构和质量逐年提高,保山在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过程中,取得明显效益,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保山煙叶收购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保山市从2010年开始进行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试点到2014年也有4年,收购数量由最初的3000担到2013年的3.0×107kg,2014年全市收购量增加至4.50×107kg,占全市收购总量的68%。通过4年的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推广运行,保山市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质量逐年提高,得到了对口卷烟工业企业的肯定。为保障卷烟工业水平,对高质量的烟叶原料需求不断提高,这不仅体现在烟叶等级结构的提高上,也体现在烟叶等级质量的提高上。同时,保山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质量存在问题

烟叶收购等级质量是由分级人员根据标准,参考实物样品,依据实际经验通过感官人为分出来的。不同的烟叶等级应对应不同的烟叶质量,由于分级受人员素质、多方利益驱动,保山烟草的烤烟等级质量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但在实际收购过程中,部分站点、部分批次烟叶仍然存在混部位、混青烟、混杂色等情况,导致等级合格率、纯度偏低的问题。

(二)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合格率偏低

从表1可以看出来,全市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合格率较把烟收购等级合格率低1.82%。从各县(区)等级合格率情况看,县(区)之间存在差异,隆阳区和昌宁县的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合格率高于把烟。各县(区)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合格率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有9.9%。

(三)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纯度偏低

从表1可以看出来,全市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纯度较把烟收购纯度低0.67%,差距不大。但从各县(区)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纯度看,县(区)之间存在差异较大,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9.11%。

(四)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纯度以外混级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不合格情况中,全市混部位的占45.05%,混青(微带青和青黄烟)的占24.32%,混杂色烟的占18.92%,混色组的占11.71%。等级纯度以外存在问题较为突出的是混部位,其次为混青、混杂、混色组。

二、保山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对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到位

对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的目的和意义宣传不到位,烟技人员和广大烟农对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认识不到位,认为只是不扎把就行,没有搞清楚实行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的真正目的。

(二)烟农初分不到位

烟叶烘烤结束后,按炉次分部位去青去杂这一工序由烟农来初分完成。由于烟农在初分过程中对烟叶组别掌握不好,一部分含青、含杂烟叶混在正组烟叶里。还有一部分是受利益驱动,故意将部分含青、含杂烟叶混在正组烟叶里,以次充好。导致初分烟叶纯度低,混青杂突出。

(三)专业化分级队组织管理不到位

专业化分级人员技能水平不高,对烤烟分级标准掌握不好,所分等级水平高低不一;专业化分级人员不稳定,对分级工作熟悉程度不同,导致分级纯度和合格率偏低。

(四)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验级人员对烤烟分级标准把握不准

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验级人员对烤烟分级标准把握不准,判定等级准确性不够,导致点与点、站与站、县与县,收购眼光存在差异,收购等级质量把握不平衡,等级合格率差异较大

(五)送审样品存在问题

1.样品类型单一,样品包容性、代表性、指导性差

①选料地点、生产水平单一。在选料时习惯选用水肥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块,这样导致选料单一、烟叶基本为同一地块烟叶,制作出来的样品特征一致性好,但不能较好包容产地的大多数烟叶水平,没有很好的指导性。

②所用烟叶部位一致。比如CX1K限于腰叶、下二棚烟叶,但在制作样品过程中往往多用腰叶,有的甚至整把都为中部烟叶。S1限于腰叶和上、下二棚烟叶,同样在制作过程中,多用腰叶,很少用上、下二棚的烟叶,导致样品包容性差。

③样品颜色一致。标准中桔黄色包括金黄至桔黄色域;柠檬色包括淡黄至正黄色域。但部分产区送审的样品颜色基本为一个色,比如C1F和BF全部用较深的桔黄色来做,导致整把烟颜色一致,缺乏包容性。

④同一把内上、中、下限搭配不合理。配把没有按上中下限比例2:6:2的规格配把,以某个限的烟叶较多,送审样品基本以中限烟为主,很少搭配上、下限烟叶,一致性较好,但包容性、代表性和指导性较差,不能较好地指导烟叶收购。

⑤副组烟叶类型单一。杂色叶类型多为挂灰、烤红,而杂色的其他类型,如常见的洇筋、蒸片、蚜虫损害等类型较少,样品包容性差;青黄组烟叶中,GY1和GY2的制作上,体现了两个等级含青程度的不同,但在油分差异上体现不明显。endprint

2.烟叶样品等级质量把握不准确,送审烟叶样品有混部位、混颜色、正副组相混和混级情况

①混部位。混部位主要是由于制样人员技术不过硬,只考虑某个因素,不能用烟叶综合特征来判定烟叶部位,其次由于烟叶本身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也给判定带来一定难度。混部位情况主要出现在部位交接的位置,如 X1F、C4L、C1F、B1L等级。

②混颜色。送审样品容易混入一些界限色烟叶,比如X1L、 C1L、B1L烟叶,为使烟叶质量达到国标品质因素要求,在制作时充分考虑油分、色度、身份等因素,忽视了颜色问题,导致柠色烟叶混有桔色烟叶情况。还有部分烟叶样品制作时颜色属柠檬色,但由于保管不善,部分地方配备烟叶样品冷藏设备不够,部分烟叶在常温下保存,半年后烟叶样品变色严重,有的甚至出现潮红变质、虫蛀情况。

③正副组烟叶互混。主要表现在副组烟叶杂色程度的把握上,个别地方烟叶样品的杂色组、光滑组、微带青组烟叶容易混有正组烟叶,样品质量偏高。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制作时没有充分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副组品质因素理解把握不准。另外,像微带青和青黄烟叶如果保管不善,会因为储存后熟,青色褪去导致微带青不明显,青黄烟混微带青烟叶。

④混等級。样品容易混入一些同组别内相邻等级的烟叶,同一等级把与把之间等级质量差异大,烟叶样品配把均匀性、均衡性差。另外,样品是由几个人共同制作完成的,制作人员眼光不统一,对质量把握不一,也是导致混级的一个原因。

3.烟叶样品等级缺失,样品不完整

《烤烟》国家标准GB2635-92规定有42个等级,一般产区的送审样品,上部红棕色组的三个等级,完熟组的2个等级,近几年都缺失,部分高等级烟叶,如C1F、X1F、B1L、C1L等级别审定后数量减少,导致样品不完整。在培训教学和收购过程中,导致对整个《烤烟》国家标准的系统性认识有差距。

(六)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流程不规范

站点没有严格按照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流程开展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工作,在专业化分级或者集中分级这个环节上管理不严格,存在烟农自行分级打捆后直接到烟站进行交售的情况,导致交售时烟叶混部位,混等级,捆内纯度不高,给烟点收购工作增加难度,给收购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影响验级人员快速准确定级,影响收购烟叶等级纯度。

(七)仓储管理不善

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由于没有经过扎把,收购入库管理将会比把烟收购困难得多,散叶入库后打包不及时,库存数量大,堆放不整齐,等级界限不明显,都会影响烟叶包内等级纯度和等级合格率。

三、提高保山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增强自觉意识

通过信息工具、标语、宣传栏、会议等方式对烟农进行宣传教育,让烟技员和烟农真正了解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是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需要,对传统收购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是实现减工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使大家从内心上认识,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的重点是要进行专业化分级,提高烟叶纯度、等级质量是烟叶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烟叶生产的生命线,是不断促进烟叶产业增效的有效方式和措施,使大家自觉接受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在烟农按部位去青去杂后进行专业化分级,规避烟农掺杂使假现象,减少人为降低等级合格率和纯度因素。

(二)加强培训,提高不同层级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从业人员素质

(1)安排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确保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的技术标准及流程规范执行到位。

(2)做好对收购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能较系统掌握《烤烟》国家标准,熟悉等级判定原则,能快速准确判定烟叶等级,提高收购等级合格率。

(3)做好对专业分级队长、组长的培训工作,明确专业化分级岗位设置、 作业流程、 作业标准、工位设置等,并就分级标准、 具体要求、交接流程等进行培训,切实做好专业化分级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专业化分级等级纯度符合收购要求。

(4)烟草工作站要对专业化分级队的分级人员做好分级技术培训,使分级人员能快速准确区分不同烟叶等级的质量水平,严格按工位进行分级,按分级程序,先分清正副组,然后再分级,做到“三清”,即颜色清、部位清、等级清。确保所分等级纯度达到质量要求。

(三)充分发挥烟草工作站的监事职责,督促烤烟专业合作社做好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的质量管理工作

(1)做好集中分级定时收购工作。取消入户预检,整合入户预检人员,烤烟专业合作社根据烟草工作站收购计划量,严格按部位提前预约烟农,定点进行集中分级,分级结束后按约时定点的要求,集中运输到烟草工作站进行交售。

(2)按站点一体化模式,组织好专业化分级队伍。烤烟专业合作社要与烟农签订《专业化分级服务协议》,与专业分级队签订《专业化分级目标责任书》,按照协议、责任书组建管理好专业化分级队伍,确保分级队伍相对稳定、服务意识好、技能水平高、服务能力强。

(四)量化技术指标、严格考核监督。质量管理实行分级考核,市公司考核分公司,分公司考核烟草工作站点,烟草工作站考核专业分级队

(1)制定相应的烟叶收购质量控制管理考核办法,成立监督检查小组,对分公司、站点的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质量进行抽查、指导,并定期在全市通报收购等级质量情况,对分公司、站点进行考核。平衡统一全市收购眼光,确保收购平稳有序,善始善终。

(2)制定具体的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质量控制管理考核办法,成立监督检查小组对全县烟草工作站、点进行指导、检查考核。平衡统一全县收购眼光,确保各站点收购水平一致。

(3)烟草工作站根据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流程,制定对定级员、验级员、专业分级组织的考核制度和对烟农按部位去青去杂质量的约束制度。与烤烟专业合作社签订《专业化分级技术服务协议》,督促烤烟专业合作社做好专业化分级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服务行为,提高作业效率,确保专业化服务有序开展。稳步提高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的纯度和合格率。endprint

(4)坚持退货制。烤烟专业合作社要设立初验人员,对烟农按部位去青去杂的烟叶进行监督检查,对烟叶混青、混杂,纯度不高,水分超限的烟叶退回给烟农,不允许进入专业化分级流程。烟草工作站验级员要对专业化分级队分好的烟叶进行纯度和质量水平检验,纯度差,质量水平不一致,难以确定等级,这种烟叶要坚持退回专业化分级队进行返工。确保收购入库烟叶等级纯度和质量水平一致。

(五)加强仓储管理

仓库保持清洁整齐有序,入库烟叶要分等级整齐堆放,及时打包,尽量做到烟不落地,直接从塑料筐拿出打包,成包后标志清楚,规范堆码。确保烟叶包内纯度好,烟叶损耗小。

(六)加强工商合作

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稳步提高烟叶等级质量,进而提高重点骨干品牌的原料保障水平。因此,实行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要与工业企业协商,争取工业企业主动参与和深度介入。将工业企业的工作重心从烟叶调拨层面前移到烟叶烘烤、分级和收购层面。工业企业协同制订技术方案、协同指导烟叶生产、协同制定收购指导样品、协同抓好宣传培训。最终达到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等级质量达到烟农受益、政府增收、工商共赢的目的。

(七)提高烟叶仿制样品制作水平

1.增加样品的包容性,使其更具代表性和指导性

①包容不同区域烟叶。改变只用一个区域的烟叶来做某一组别样品的习惯,把同一品种不同区域的同一级别烟叶做进去,做成一把具有本县(区)特色的样品,因为各区域烟叶有不同的外观特征,只要在该等级允许范围内,都把它做进去,改变样品无包容性较为单一的状况,体现各地烟叶的总体特征,使样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性。

②包容不同叶位烟叶。针对制样等级,在留料过程中要注意将不同叶位包容进去,只要该等级允许出现的叶位,尽量将所允许的叶位都做进去。

③解决副组烟叶类型单一情况。首先在选留样过程中就要注意收集不同类型烟叶,尽量把生产中出现的类型都留下,比如杂色烟叶,尽量把杂色各种类型都留一点,由于副组烟叶多是在烘烤中产生的,可安排烟站的技术人员在烟叶烘烤出炉过程中留取,特别是在收购中难以见到的CX2K、GY1、GY2等级烟叶,要在烤房或农户家留取,其他的等级也可以在收购过程中留。制作过程中只要符合等级品质要求,有意识将不同类型搭配扎把,形成代表性、指导性强的样品。

④解决颜色单一问题。要改变颜色过于单一的状况,尽量在一把烟叶内放入该色组不同色域的烟叶。《烤烟》国家标准中的桔黄色描述为烟叶表观呈现桔黄色,在习惯称呼的金黄色、深黄色色域内。这里所说的桔黄色是一个连续的色带,而不是单个色,也就是说在金黃至深黄色内的烟叶都归属于桔黄色,比如C2F不要只用桔黄色的叶片来做,也要考虑加入金黄色的叶片,这样制作出来的烟叶样品颜色就有了包容性。其他色组烟叶的制作同样如此。注意区分这里所说的色域与色度的概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色度是指烟叶表面颜色的饱和程度、均匀度和光泽强度。

2.熟练掌握《烤烟》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要求

全面了解产区烟叶生产水平,品种特性,改进质量观念,提高分级制样水平,彻底解决混部位、混颜色、混组、混级现象。

(1)分清部位。实物样品的制作,在经过前期的准备工作(留料—回潮—审片)后,首先要分清部位,二是分清颜色,同时把属于副组的烟叶单独挑选出来。部位是第一分组因素,在判断部位时,一般依据脉相、叶形、厚度、颜色综合分析判断,就可分出上、中、下三个部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交接部位烟叶的处理比较难。在特殊情况下,一般以叶片结构、油分和身份来判定。中部与下部交接处:烟叶厚薄均匀、油分好的归入中部;尖厚基薄、油分差的归入下部。中部与上部交接处:烟叶叶片结构疏松的归入中部;主脉较粗,结构尚疏松至紧密的归入上部。样品配把制作中要掌握好各级别的主要用料部位及限制部位。各级别部位符合下表要求。

(2)按基本色区分正组时应注意的问题。根据烟叶基本色的深浅不同划分柠檬色组、桔黄色组和红棕色组,对基本色的判断相对容易,一般情况下随部位的提高,颜色逐步加深。下部烟颜色淡,柠檬黄以淡黄为多;桔黄以金黄色为多,并且着色不均匀。中部烟较下部烟颜色深,柠檬黄以正黄为多,颜色均匀度稍差,主脉两侧稍浅;桔黄以浅桔和桔黄为多,并且着色均匀。上部烟颜色更深,柠檬黄以正黄为多;桔黄以桔黄和深桔色为多,部分颜色为红棕色(注意与烤红、潮红烟叶区分),并且着色均匀。烟叶颜色随储存时间增加而加深,所以应加强样品保管工作,提高保管质量。针对烟叶吸湿性强,容易虫蛀,应根据样品数量配备一定数量的冰柜,保证样品颜色不变。

3.制作副组时应注意的要点

杂色组的制作:一要限制好部位,二要控制好杂色面积, 并注意各个等级品质规定。样品中尽量不要使用病斑(赤星病斑、蛙眼病斑、气候性斑点等)超限的烟叶,一般使用烘烤失误产生的挂灰、洇筋、蒸片、严重烤红和青痕较多等常见杂色类型。

微带青组的制作:要深入理解概念,即:烟叶青筋黄片或微浮青10%以下,二者不能并存,注意划清与GY的界限。样品制作时要特别关注油分是否达到要求。

光滑叶组的制作:在实际生产收购中往往被忽略,制作中容易与正组柠檬色烟叶互混,光滑包括平滑和僵硬两种类型,制作时一般多采用僵硬或褪色的叶片,并且面积要超过20%的烟叶;S1、S2不仅要注意部位上的区别,还要注意质量上的区别,特别是油分上的区分。注意S1要求上、下二棚部位烟叶,有油分。

青黄组的制作:要注意青色程度或者面积控制在三成以内,注意与微带青的界限,GYI、GY2除了部位上要求不同、含青面积、含青程度不同以外,质量上也有很大区别,特别是油分。在制作青黄组烟叶时注意,青黄组烟叶允许存在杂色和光滑面积,区别一、二级时除注意青的程度和部位外,强调GY1油分为有,GY2为稍有油分。endprint

4.分清等级

在分组的基础上,根据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残伤的要求,挑选出各等级的烟叶,在挑选时要结合文字标准进行反复推敲,同时要挑出上、中、下限的烟叶,以便配把、扎把。配把严格按照上中下限比例2:6:2的规定来配。扎把时中限烟放上面,上限烟放中间,下限烟放下面。盖面叶一般要能代表一把样品的整体质量。这样做出来的样品等级界限就清淅了。在判断等级时要注意区分容易混淆的几个等级:

C2L—C3L:身份不同,C2L为中等,C3L为稍薄;C4L—C3L:油分不同,C4L为稍有,C3L为有;C4F—C3F:油分不同,C4F为稍有,C3F为有;身份不同,C4F为稍薄,C3F为中等;X1L —C3L: X1L整张叶片稍薄,叶基部相对更薄,叶形较宽圆,叶尖较钝,颜色不均匀;C3L身份稍薄,主要表现在叶基部稍偏薄,色较均匀;X1F—C3F:X1F尖厚基薄,叶形较宽圆,叶尖较钝,颜色均匀;C3F身份适中,颜色较均匀;区分X1F、X1L与C3F、C3L的关键是根据叶形、脉相、身份、油分将部位分清,然后再判定等级;C4L—: C4L叶片结构疏松,叶片偏薄,手摸柔软;B3L叶片结构稍密,叶面有一定的光滑面积;C1L—B1L:两个等级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片结构。C1L的叶片结构疏松,手摸柔软;B1L的叶片结构尚疏松,叶面稍有光滑面积; C1F—B1F:C1F叶片结构疏松、柔软皱缩感强,叶脉半遮半露,厚薄适中;B1F叶片结构尚疏松,手摸烟叶稍粗糙,叶脉较显露,脉沟较宽,身份稍厚,常带有赤星病斑。

5.处理好一级偏弱的问题

首先应做好留料工作,留好料,多留料是做好一级烟的前提。在烤烟收购前,就确定好留料人员和制作人员,分五个部位留料:脚葉、下二棚、腰叶、上二棚、顶叶,五个部位分期分批把料留够、留足、留好。选择柔软,疏松的烟叶,要具有代表性,把不同部位、颜色、成熟度、身份、长度等各种烟叶都选进去,确保原料充足,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尽量避免在受灾地方选留。有了充足的原料保障,一级烟的制作才有更多挑选的余地,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上中下限2:6:2的规定配把,不要因为原料少就都用下限叶片或者中限来做。要熟练掌握几个一级的品质因素,X1L、X1F强调油分的体现; C1L、C1F强调身份、色度和油分的体现,C1F要体现叶片结构疏松,弹性、韧性好,色度浓,而C1L更强调颜色的均匀度,整张叶片身份厚薄适中且均匀,手摸柔软;B1L、B1F、B1R强调叶片结构和油分;H1F强调部位是上二棚、身份中等、叶片结构要疏松。只有严格按照品质规定来做,不能勉强把有争议烟叶放进来,才能解决一级烟样品质量较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董志坚,陈江华,宫长荣.烟叶烘烤过程中不同变黄和定色温度下主要化学组成变化的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0(3):21-24.

[2]王兆群,孙志礼,王日生等.烤烟散叶分级收购技术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4):51-53.

[3]张文建,张正林,刘方贵等.烟叶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成效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65-67.

[4]王兆群,孙志礼,王日生.烤烟散叶分级收购技术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4):51-53.

[5]徐明康,高峻,卢剑,等.烤烟专业化分级散烟收购模式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12,33(2):90-93.

[6]袁佳,陈光辉,陈叶君.遵义县烤烟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探索[J].作物研究,2012,26(7):114-116.

[7]代兴友,段毕辉,徐兴阳.烤烟散叶收购在工商交接环节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初探[J].昆明学院学报,2012,34(3):20-21.

责任编辑:于 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烤烟措施
站点精准直调模式在烟叶调拨过程的应用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烤烟栽培地膜覆盖技术要点
不同施肥结构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烤烟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烤烟部位量化识别判定方法研究
烤烟品种贵烟1号贵烟2号在贵州省天柱县的推广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