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研究

2017-09-09 02:32李冬梅
现代交际 2017年17期
关键词:面临挑战师资队伍双一流

李冬梅

摘要:“双一流”建设指的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此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对培养“双一流”建设需要的人才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双一流”为高校发展提供了诸多优势条件。但由于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师资队伍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发展的优势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的现实策略。

关键词:双一流 师资队伍 面临挑战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104-02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从建设、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10项重点任务。10项重点任务分别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是10项重点任务之首,可见其非比寻常的重要性,师资队伍的完备是推动其他9项重点任务的关键,师资队伍综合实力的增强,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人才资源的增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双一流”建设中的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如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双一流”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的条件

1.有效打破高校间的等级限制

就我国高校而言,等级区别十分明显。有着“211”“985”等头衔的高校往往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无论是财力资源还是师资力量,都比地区高校要雄厚许多。这种明显的等级区别是我国高校长期发展的恶性产物,也正是因为有了高校间的等级区别,才导致国家对不同等级高校的投入不均衡,名校往往比普通院校得到的资金投入更多,而因为名校收到的资金投入多,各方面建设也比较完备,相对发展前景越来越好,自然国家就越来越重视,而普通高校的发展则是日渐式微。“双一流”建设强调的是统筹规划各高校的发展,国家予以普通高校资源支持,不再只是仅仅关注金字塔顶层的名校,也将关注点落到地区高校上,这样能够有效地打破高校间的等级限制,为普通高校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2.各高校享有平等竞争的机会

“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享有更多的平等竞争的机会,不再是以往“名校独大”占据竞争的优势地位,更多的是各高校间凭借自身实力说话。所谓的凭借实力说话,指的是在“双一流”背景下各高校通過绩效评价的方式,绩效优先者可享受到更多的国家资源。国家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绩效结果,来适时调整对各高校的资源支持力度。为了促进各高校间的平等发展,国家将拨款方式改变为由地方财政对地方院校所需资金进行拨款的方式,中央财政负责给地方财政一定的财政拨款引导。尽管现阶段的平等竞争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对从根本上改变各高校间的等级区别,让各高校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具有重要意义。

3.避免了高校恶性的师资竞争

以往高校的发展不乏有恶性的师资竞争现象,例如“挖墙脚”“跳槽”等。“双一流”强调各高校的统一发展,不同领域的师资无论在哪个高校都有平等发挥才能的机会,并且“双一流”还强调发展地区院校的特色专业,鼓励不同院校的发展,这对消除恶性的师资竞争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所谓的师资队伍结构指的是,构成师资队伍的教师们自身专业水平、教学水平、思想水平、政治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构成情况。师资队伍结构关乎着整个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以及其能够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一般来说,占据各个高校师资队伍的主要是一些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普遍拥有光鲜的学历背景,并且掌握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理论并不等于实践,一些青年教师无法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之中,导致其发展能力有限。同时,他们一边是师资队伍的新鲜活力,一边也是承担家庭负担的家庭主力军,无法将真正的心思用在学术或是科研方面,不能专心致志地钻研教学,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也十分有限,因此,无法担负起培养学生的重任。

2.师资队伍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想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实现创新。但就目前高校的师资队伍而言,青年教师占据多数席位,但大多数关键位置还是由一些资历较高的教授级的教师担任。但这些占据关键位置的教师一般年龄较大,做事情比较循规蹈矩,思想相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比较保守,缺乏一些创新意识。就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创新型人才才是真正的现实所需,各高校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服务社会发展的人才,就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双一流”的发展也得益于创新型师资队伍的支持,创新谋发展才是走向世界的关键。但一些高校师资队伍意识不到创新的重要性,甚至缺乏创新意识,无法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3.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不健全

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不健全对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教师专业水准等方面有着不良影响,这也成为多数高校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包括诸多方面,例如教师奖惩制度、绩效考核、教学评估、教师培训等,这也决定了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不健全这一问题并不能短时期内解决,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一一解决。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不健全也是由于教师个人无法做到独善其身,一些教师认识不到培训对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重要性,甚至对教师培训不以为然,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切实提高。除此之外,一些教师盲目注重升职加薪,只完成学校要考核的内容,功利性过重,缺乏一定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

三、“双一流”环境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策略endprint

1.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队伍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师资队伍的新鲜活力之源,也将是整个师资队伍的后备主力军。但由于青年教师们教学经验不足,缺乏时间锻炼,虽然掌握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仍旧不能很好地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高校为了能够留住真正有学识、有水平但尚需开发的青年教师,就需要依据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特点,制订合理的青年教师培训计划。青年教师理论知识充足,因而为了增强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就需要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有意义的实践锻炼,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在培养优秀教师的同时,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人才资源储备。

2.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意识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关键之处在于不断地创新,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培养方式等。如此看来,师资队伍是创新的关键人物,必须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创新意识。从国家方面来说,应积极鼓励高校开设创新型课程,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学校来说,要从整个师资队伍结构状况出发,对教师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型意识培训,提高教师对创新的理解,增强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从心底体会到创新的深刻性。除此之外,各高校之间也可进行创新理念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创新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优良风气。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创新型人才支持,和优秀的创新型师资力量。

3.完善师资队伍的管理体系

高校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决定着教师才华能否真正地应用于培养学生,直接关乎着整个高校的未来发展。而如何完善师资队伍管理体系,还需要从其包含的各个方面入手。例如,在完善教师自身专业水平这一方面,一是需要教师自身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身,通过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二是学校也需要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培训不能是盲目的,需要依据每个教师的不足,予以最切实可行并且符合教师自身实际情况的培训。通过对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不同方面的逐一完善,最终实现整个师资队伍管理体系的完善。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健全,对建设“双一流”也是十分有利的。

參考文献:

[1]陈于.地方高校新教师现实震动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

[2]董学武,姜华帅.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J].江苏商论,2017(4).

[3]程宇欢.武汉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基于雇主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17(13).

责任编辑:孙 瑶endprint

猜你喜欢
面临挑战师资队伍双一流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关于我国金融理财的发展趋势分析与挑战探讨
农资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的对策与建议
九台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