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探析

2017-09-09 04:09马新钰
现代交际 2017年17期
关键词:大学生对策

马新钰

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珍贵资源。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修养,拥有丰富的知识,从理论上讲,大学生对孝道应该有深刻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对孝道的主流认识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孝道缺失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 孝道现状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107-02

一、孝道与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

孝道是伦理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基本形成于西周时期,主要内容为孝顺父母、敬奉宗族、祭祀祖先、爱惜生命、传宗接代等,而现代孝道更强调“孝”的双向与平等,强调理性、自律的“孝”,强调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当代大学生的孝道是对传统孝道的超越和扬弃,是建立在父母、子女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的,子女对父母的道德与法律义务。

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的整体情况积极向上。在孝道认知方面,大学生大多了解何为孝道,认为应该对父母尽孝;在孝道践行方面,大部分大学生能够主动帮父母做家务,为父母准备生日礼物,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等。但同时当代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的孝道缺失现象。有的大学生认为对父母尽孝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有的对父母的教育有抗拒和排斥;有的不尊重父母的生活习惯等。当代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行不一的现象,有的大学生虽然了解何为孝道,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能很好地践行孝道。

二、当代大学生孝道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孝道缺失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社会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成为人们的行为标准。利益逐渐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甚至于有些人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时,对父母尽孝也要考虑是否会取得经济利益。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一些变化,孝道意识逐渐淡薄。

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在西方社会中,子女独立性强、亲子关系平等,这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很深的影响。但当代大学生追求独立,并不意味着远离父母,使父母孤独。我们鼓励学习西方亲子关系中的平等,但不能走极端,要保持平等与孝的平衡,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大众传媒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是相对自由和开放的,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涌入校园,其中大众传媒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但一些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等内容的书籍、影视作品对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因素:教育存在问题

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重智轻德。学校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但高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侧重知识传授。同时,德育课程因为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而被忽略,德育没有统一的教育模式,使德育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个口号,流于形式。

高校对孝道的教育不够重视。孝道教育不足主要体现在: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专门的课程来讲授孝道;在教学内容上,忽视了人在社会中的个体性一面,忽略了基本的孝道教育;在教学实践上,只看重传授文化知识,忽略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不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出现了知行脱节的现象。

(三)家庭因素:父母的不良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百般溺爱,使得部分大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理所应当,便不会对父母尽孝道。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要求过于严厉,这也许会造成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子女因此对父母的感情变淡,就无法谈及孝道了。

家庭教育内容失衡。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只是注重知识的灌输、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在父母精心培养下,很多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较高,但不知何为孝、如何尽孝。

家庭教育榜样失范。父母的言行举止会被子女模仿,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子女会下意识地模仿父母,父母的一些不好的言行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如果父母对老人不孝敬,会深深地影响到孩子,在他们心里打下不孝的烙印。

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一方面,有的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不考虑子女的感受。这种不平等的亲子关系可能导致子女心生怨恨。另一方面,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大,无暇照顾子女情感,会使父母子女之间相互疏离。长此以往,就会亲情淡漠。

(四)自身因素:认知践行很薄弱

当代大学生心理有待成熟。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知道应该尽孝,但不知该如何践行孝道;他们明白要体谅父母的辛苦,但不知道具体怎么做;他们学习传统优秀文化,但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压力大。大學生在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学习、工作等,在取舍上,难免有所不当。为了在以后能找个好工作,大学生一般会在毕业之前做各种准备,在各种压力下,无暇顾及父母,孝道意识便很弱。

三、完善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对策

完善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也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社会教育:孝道教育的外在保障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应高度重视弘扬孝道文化,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完善的社会道德规范。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离不开媒体和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尤其是校内的媒体,应该对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象和违反孝道的行为做出批判、指正。

加强孝道的法律化、制度化建设。由于道德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所以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养父母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暴力干涉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或者对老年人有赡养义务、抚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抚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endprint

(二)学校教育:孝道教育的主要阵地

开展孝道主题教育活动。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特点鲜明、针对性强的孝道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孝道事迹,参与孝道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细微小事展现孝道,在实践中感化陶冶大学生,以使他们更好地践行孝道。

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践行孝道上,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标杆,引导学生尊老爱幼,遵循孝道。

(三)家庭教育:孝道教育的榜样示范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要恰当。家庭教育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恰当的教育方式会对子女产生积极的影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会对子女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大学生才愿意对父母尽孝,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形成正确的孝道观念。

父母在生活中应以身作则,树立孝道榜样。大学生行为与观念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父母的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孝道观念直接影响到子女孝道观念的形成。父母应该真正做到孝敬老人,形成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孝道观念。

父母应引导大学生践行孝道。父母在对子女进行孝道教育时,应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孝道观念,并把自己的孝道观念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父母在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同时,应该引导其做出正确的行为。

(四)自身教育:孝道教育的主体实践

加强自身修养。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努力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应时常反思自己,时刻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遵循孝道规范,孝顺父母。

在生活中践行孝道。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在各种活动中践行孝道,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完善孝道观念。同时,大学生为了将孝道意识外化为行为,可以在生活中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完成父母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期待。大学生应该具备独立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上,做到自觉自主,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大学生在学校里积极进取,努力上进,使父母感到欣慰,这也是对父母的另外一种孝道。

责任编辑:孙 瑶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