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探讨

2017-09-09 11:32周兴
现代交际 2017年17期
关键词:爱情大学生

周兴

摘要:恋爱是大學校园中被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能否处理好恋爱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恋爱是两个人之间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也是培养爱情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也关乎着爱情之花能否开得艳丽、长久。

关键词:爱情 大学生 恋爱观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115-01

当代大学生普遍处于“心理断乳”期,心灵的空虚需要某种东西来充实,而爱情作为人类美好的情感被大学生所向往和体验。可是当爱情匆匆来临时,他们又惊慌失措,不懂得如何去恋爱,没有过多地考虑就陷入爱情的泥沼。当从爱情中失败地退出来的时候,他们又不懂得如何去面对。[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于大学生心理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一、恋爱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一)恋爱是学习建立亲密关系和逐步培养爱情的过程

恋爱是两个人之间建立某种关系的一个过程,这个关系既是亲密的,也是激情的,也是有承诺的。在恋爱中,两个人要学习如何与亲密的爱人相处,学会宽容、理解,学会如何让恋爱关系成熟稳固,也是在学习如何让自己成长。在恋爱过程中,爱情要巩固和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培养。爱得久了,爱情会平淡,但这不是因为彼此的爱意淡了,而是在爱情关系中,少了激情,多了亲密和承诺。不同的交际圈和兴趣圈能够在沟通和交流中让彼此接触新的思想和感受,在不断分享的过程中,新鲜事物不断涌现,这也给爱情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二)恋爱是自我认识与成长的过程。

法国作家莫里哀有句名言,“恋爱是一所学校,教我们重新做人!”通过恋爱,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恋爱过程中,彼此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换句话说,爱情双方能够在恋爱关系中,提高对“本来的我”的认识,了解“真实的我”的状况,挖掘“隐藏的我”的信息,明确“未来的我”的方向。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一)自主性强,恋爱行为公开化

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易接受新观念,独立意识比较强。在恋爱问题上,大学生往往个性突出,不太受他人尤其是长辈的影响,不再顾忌他人的评价。在恋爱问题上,努力追求自己看好的爱情,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大部分会选择大胆追求和主动表白。[2]

(二)注重恋爱过程,依懒性强

自“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面笑”这句话横空出世,物质条件似乎已经成为爱情的核心条件。但当代大学生对待爱情一般不考虑物质、地位等社会性问题。他们往往对精神层面看得较重,注重情感体验和交流。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做一种情感体验,恋爱动机多数是为了填补空虚、寻求刺激、追赶潮流。对恋爱过程的过度重视,导致大学生们往往轻视了恋爱结果,这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同时,大学生们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在恋爱关系中容易受挫。

(三)恋爱过程中无条件地奉献

大学生年纪轻、经历少,当他们沉浸在美好的爱情中,当他们遇到家人以外自己觉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往往视爱情、恋人高于一切,处处想着为恋人多做贡献,对爱情只求付出不求索取,甘愿为对方奉献牺牲一切,只为博得对方欢心。爱需要付出,而过分的付出是一种情感不成熟、情感缺失的表现。过分的付出,也会导致爱情天平发生倾斜,使爱情双方无法正常平等地相处,久而久之便会对感情造成伤害。[3]

(四)恋爱观念开放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益开放,很多同学对婚前性行为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认为“只要真心相爱,无需指责”,传统的贞操观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化。在这种开放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漩涡,恋爱道德弱化,责任意识下降,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持开放、理解和宽容的态度。

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一)了解爱情的本质,确立合理的恋爱动机

爱情的本质是给予,是承担责任,是一种奉献,不是索取和占有。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和给予,才使得爱情高尚、纯洁和美好。恋爱动机是保证恋爱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恋爱应当建立在相互了解、志同道合、感情相投、心灵相契的基础之上,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慎独的选择常常经不起考验,带来不良的后果。我们必须摒弃不正确的动机,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努力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二)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恋爱应当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应当追求持久永恒,同时应当摆正恋爱在人生中的位置。处在恋爱关系中的大学生,应当本着对对方负责的态度,将亲密、激情、承诺紧密结合,绝不能为了一时欢愉,让彼此受到伤害。用脑思考,用心体会,真正的爱情之花才能开得艳丽、长久。

参考文献:

[1]张慧芳.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困惑及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32).

[2]刘宇亭,牛玉萍.大学生恋爱观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1).

[3]顾娟.浅析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和困境[J].赤峰学院学报,2016(12).

责任编辑:孙 瑶endprint

猜你喜欢
爱情大学生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年少的喜欢,后来的爱情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