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研究综述

2017-09-09 09:12夏敏俞静陈祺煜
中国市场 2017年27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

夏敏+俞静+陈祺煜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创业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另一种通道。在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里,创业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从创业素质的角度出发,从大学生创业素质内涵、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三个维度对有关学者的文献和观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素质;创业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7.227

1 引 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新时期,如何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战略引导下,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逐渐成为社会化解就业问题的现实选择。

我们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意识被动、盲目跟风、创业能力较低、缺乏创新冒险精神和创业知识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降低,而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素质缺乏的体现,对其创业方式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创业素质的内涵

创业素质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它是指创业者创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品行、习惯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素质。因为创业概念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所以不同学者对于创业者素质的内涵有着多种不同的描述定义。

Timmons(1978)认为创业者的素质可以从驱动力、目标导向、承担风险、创造性、自信等方面反映;Stevenson和Bygrave(1978)认为优秀的創业者应当具备善于识别商机和展望商业前景的能力。美国创业家马丁·J.格伦德成功的创业者应该具备“选择一个爱好”“制定一个目标”“拿着工资学习”“与成功者为伍”“相信自己”“勤奋工作”等九大素质。Gideon D.Markman和Robert A.Baron(2003)提出了独特的个人—创业适合度模型,指出创业者的成功与否与其自我感知能力、识别机会能力、坚定不移的意志、出色的社会技能和丰富的人力社会资本有很大关系。美国著名管理学专家威廉·D.拜格雷夫认为优秀创业者应该具备以下11大品质:理想(Dream)、实干(Doers)、奉献(Dedication)、分享(Distribute)、命运(Destiny)、果断(Decisiveness)、热爱(Devotion)、周详(Details)、命运(Destiny)、决心(Determination)和金钱(Dollar)。

国内研究者对创业者素质的研究起步较晚。纪秩尚(1992)认为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朱珏华(2012)在此基础又补充了创业思维。李芳凝、张建哲(2011)、毛霞(2014)构建了大学生创业素质理论模型,并将创业素质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个体心理特性、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蒋建荣、詹启生(2005)在这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创业品质。陈艳、雷育胜、曹然然(2006)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整理分析,认为大学生的创业意念、创业能力、创业特质和创业知识技能四个创业素质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而且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林莉(2010)、王占仁、林丹(2012)将这四维度关系进行了梳理,认为创业素质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他们都认为创业意识和认知是重要的前提,创业能力是核心要求,丰富的创业知识是创业成功的保证,而创业情感则是创业的动力源泉。袁小平(2016)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将创业素质的内涵更加具体化,分别为特殊的创业意念(足够的耐心与毅力)、过硬的创业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出色管理、组织能力以及自我驱动能力等)、独有的创业特质(人格特质、身体素质和聪明才智)和很强的创业专业知识(财务、法律和管理等)。由此我们知道,目前在大学生创业素质结构方面的研究还比较不足。现有的研究主要是把创业素质理解为创业意志、能力、品质和知识这四大方面。

3 创业素质的影响因素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得知,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素质存在创业精神缺失、创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创业能力欠缺和创业心理品质不健全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主要来自自身、社会、家庭和学校四个方面。

3.1 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可分为性别和专业两方面。国内外很多学者通过对性别这一影响创业素质的因素研究发现,男生在创业意向上总体高于女生。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创业过程当中,男生的创业动机更明显,解决问题和风险承担能力更强,自我认知也较女生更加全面。另外,专业的差异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重要因素。周建(2015)指出财经类大学生一般具备创业者所需要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具有良好的创业优势;孙德刚、昊欣桐(2016)指出工程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最为薄弱。谈音(2015)指出艺术类大学生和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有着更加明显的文化素养和个性特征,其艺术想象力也较常人丰富。所以,专业的差异对人的创业素质的塑造有着一定的影响。

3.2 社会因素

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养成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宽松的社会政策、健全的体制和高水平发展的民主政治可以为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养成创造良好的政治条件;充足的社会经济投入可以为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养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而社会文化对学生创业素质影响最大最深远。赵观石(2015)认为,一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对创业素质的形成产生深远持久的作用。

3.3 家庭因素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曾指出:父母在孩子创新力的培养上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和谐愉快、有序完好的家庭氛围是促进孩子创新力培养的有利途径。雷卫平(2016)认为家庭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大学生创业行为认可态度的反应,而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对其创造性人格的塑造也有一定的影响。关于家庭背景这方面的影响,国内的学者也做过许多研究。韩力争指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创业动机较高,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创业动机明显降低。另外,他还特别指出,家庭经济条件越困难,学生的创业动机就越强烈。endprint

3.4 学校因素

首先是观念引导方面的欠缺。长期以来,传统的就业式教育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传统教育认为你是要找工作的,工作需要你做什么,你就要知道这些东西。每个孩子进入学校后,老师会把传统的,所有的东西灌输给学生,为的就是让他成为掌握所有知识的人才,而不是让学生的天赋得到真正的发掘和培养,这也就导致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无法发挥,从而造就了大批平庸的人。其次是缺乏系统的规划。刘咏梅(2012)认为在基础阶段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品质的启蒙教育,能够为学生后期优秀创业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是平台的缺失。目前虽然我国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但却仅仅停留在课程、活动以及项目上,教育的合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还有就是师资的缺少。从我国目前的现状看,理想的创业教育师资的严重缺乏是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中的最大障碍。

4 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的路径

大学生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尽管有性别差异的存在,女大学生要学会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提升奋斗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不同专业的学生更要学会跨专业学习,董跃进、马以庄(2000)提出大学生要学会自我磨炼,形成較佳的智能结构,养成把知识活化的能力和自学新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软实力。

社会要积极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政府部门要努力营造有利年轻人创业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让青年团体勇于创业创新。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也要更加重视对创业创新的扶持,例如打造“教育培训”“项目孵化”“资金融通”“人文关怀”“政策扶持”等创业服务体系和青年创业园的创业服务平台,切实服务大学生创业。

家庭要转变观念,做好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坚强后盾。“过分溺爱”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通病,这也往往导致父母会忽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独立人格的构成,进而限制了孩子的批判性和独立性思维的养成。而批判性的思维态度、独立自主的作风和创新开放的个性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

实践表明,大学生创业实践加强了学校和企业间的联系,也使两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学校也慢慢演化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的策源地。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是“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所以,首先,学校应该引导广大学生准确认知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其次,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教育规划,建立完善的覆盖大、中、小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再次,高校应通过自身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作会等组织机构,定期开展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再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最后,加强师资的培养,建立完善的教师资源库。

创业成功离不开创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努力,从创业意识、能力、品质和知识不同方面,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以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纪秩尚.创业素质教育与第三种学业证书[J].教育科学研究,1992(3):8-10.

[2]李芳凝,张建哲.大学生创业素质模型构建及培养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8):105-108.

[3]蒋建荣,詹启生.大学生生涯规划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43-144.

[4]陈艳,雷育胜,曹然然.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6(4):80-83.

[5]袁小平.基于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创业素质提升路径研究[J].应用研究,2016(22):75-78.

[6]欧阳琰.大学生创业素质与创业教育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7]刘咏梅.论创业素质的培养[J].天府新论,2012(5):158-161.

[8]雷卫平.略谈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41-42.

[9]李彦军,季卫兵.论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及其培育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4(36):91-92.

[10]向夕品.试析高校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J].经济师,2004(7):77-78.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