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故乡旧貌换新颜

2017-09-11 14:18陈天长
红土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杨成武百香果将军

陈天长

将军故乡旧貌换新颜

陈天长

长汀县宣成乡下畲村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杨成武的家乡。

当年,下畲村就红得耀眼。早在红军首次入闽前,下畲村就介入“畲心暴动”,建立了秘密农会组织。1929年3月红军首次入闽后,下畲成立了乡苏维埃政府,打土豪分田地,支前和扩红工作成效显著,曾受到省苏维埃政府和《红色中华》的表彰。1934年9月的一天,杨成武家乡来的10多个老乡,挑着盛满鸡鸭、兔子、猪肉、黄豆等物品的担子,前来长汀县南山坝慰问红军。慰问队伍中就有杨成武的父亲,杨成武参加红军6年了,还没和家里人见过面,父子相见格外亲切。时任团政委的杨成武和乡亲们边喝茶,边叙衷情。就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乡亲们把自己仅有的一点东西都用来慰问红军,充分体现了军民鱼水情。在扩红方面,下畲村少共支部成员全部报名参加红军,受到《红色中华》的表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下畲村为革命献身的有杨福胜等44名烈士。

美丽乡村建设上台阶

历史的车轮进入新世纪,下畲村迈开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新步伐。走进下畲村,只见大樟树根深叶茂,满山翠绿,新屋幢幢,完全改变了当年“上畲下畲没水煎茶”的窘状,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迎面扑来。

下畲村党支部书记杨灿明介绍,村里以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为抓手,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环境整治上,完善保洁制度,聘请5名专职保洁员,做到“村收村运村处理”;拆除违建房、空心房5000平方米。在乡村建设上,投入600万元,修缮了杨成武将军故居,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和5000平方米的农民休闲公园,建造了32米长的农民休闲长廊和村游客接待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100千瓦,实现年村财收入10万元以上;种植香樟、桂花等景观树3万棵。在发展产业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生态绿色产业,发展高附加值的230亩油茶、53亩百香果、30亩三叶青等。

今年,下畲村重点打造将军故里3A级红色旅游景区,提升省级文保单位杨成武将军故居,争取入列全国文保单位,打造提升下畲美丽乡村、森林公园,结合80亩山垅田整治项目,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使旅游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杨成武将军故居(丘嘉瑞 摄)

多措并举攻坚脱贫

在下畲村龙坎下,今年45岁的国标贫困户张维海,因缺技术致贫,一家五口住在低矮破旧的烂房子。村里安排他参加了乡扶贫办组织的蛋鸭、百香果、三叶青等种养技术培训,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信贷。今年,他与人合伙种植的38亩百香果,枝青叶茂、硕果累累,预计收益18万元。同时,他爱人在县城巧龙服饰公司上班,一年收益有1.8万元,还养了河田鸡、蛋鸭等,预计全家年收入20.8万元,年人均纯收入4.16万元。去年他全家5人,领到了人均2.8万元的建房补助,建一幢106.7平方米的易地扶贫搬迁房。于去年11月18日高高兴兴入住,全家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张维海是下畲村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全村有贫困户26户97人。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村两委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并落实帮扶责任人,其中发展生产扶助26户、住房建助18户、就业辅助7户、就学资助6户、医疗援助2户、结对扶助7户。

下畲村在脱贫攻坚上着力发展产业、增加就业。去年9月引进荣茂蛋鸭养殖,采取“合作社+贫困户”,通过贫困户代养、贫困户自养方式,发展了13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扶持贫困户一户一业发展生态种养业。如杨良兴户养鸡260只、鸭30只;杨能铭养蜂10箱、养牛3头;杨清光养鱼700尾。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全村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多达36人;对无法外出的,提供公益岗位3个、人均月增收500元;目前26户贫困户累计转移就业人数41人。2016年脱贫13户52人,今年可望全部脱贫。

(作者单位:中共长汀县委宣传部)

猜你喜欢
杨成武百香果将军
杨成武与聂荣臻
落叶在跳舞
杨成武与赵志珍:一封情书定人生
杨成武与赵志珍一封情书定人生
莫兰迪的夏天
五月的一抹新绿
将军
蒋湘兰:百香果 香百家
将军吃了“闭门羹”
将军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