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红军井』立碑

2017-09-11 14:18徐东升
红土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立碑红四军漳州

徐东升

为『红军井』立碑

徐东升

“85年前,毛泽东率领红军攻克漳州后,驻点我们的祖厝,红军生活使用过祖厝边的古井,我们今天在为红军井立碑。”4月10日,在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进漳战役总指挥部旧址”,南靖县丰田镇凤安村巷头43号下店伙祖厝主人、今年65岁的陈炳坤如是说。

当日,陈炳坤请来建筑工人在祖厝左侧古井边安装一块花岗岩镌刻着“红军井”的竖碑,其地面高度99厘米、宽度28厘米。井外直径66厘米、内直径40厘米。

具有闽南地方特色古建筑风范的下店伙祖厝,始建于元末明初,占地面积830平方米,600多年来井水从不枯竭,生活使用过该井水者都称赞其清醇甘甜,号称“凤安第一井”。

据史料记载,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当年4月16日,毛泽东率总部和红四军从汀漳(长汀至漳州)古道进驻凤安村。总部及红四军在下店伙祖厝设立指挥部,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居住于该祖厝。当年,红军队伍由该祖厝等居民带路到龙山镇南坪村奔赴战场,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那时,下店伙祖厝也成为红色游击队联络点。

“我父亲受到革命思想影响,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组织,开展游击战争至南靖解放后,被分配到县公安局工作。”陈炳坤说,20年前,他父亲陈金耳临终前,对5个儿子(陈炳坤、陈炳发、陈炳财、陈炳旺、陈炳勇)和2个女儿(陈素玉、陈瑞玉)交代,要好好保护祖厝和红军井,使后人缅怀毛泽东率领红军攻克漳州驻点祖厝播下革命种子的丰功伟绩。

新中国成立之后,下店伙祖厝曾作为南安移民暂置点、备战备荒时期的随军家属安置点、凤安小学临时教室、越南归侨安置点办食堂及接待处。

1983年,下店伙祖厝因墙壁保存着当年红军书写的标语与南靖县境内的其他红军标语一并被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下店伙祖厝“红军进漳战役总指挥部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面石碑记载着:1932年4月16日—19日,由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总部及红四军指挥部设此,毛泽东亦居此,指挥了攻克漳州的十字岭、风霜岭等关键战役。旧址又称下店伙大厝,坐西朝东,由前厅、厢房、主堂和北护厝等组成,占地面积830平方米。前厅和主堂均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墙体承檀悬山顶。山墙上保留有“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打倒拉夫的张贞”等红军标语。

“我在祖厝已经居住40多年了。”陈炳坤弟弟陈炳旺说,他与母亲王倭伦等亲人一直居住下店伙祖厝,守护这个红色根据地,“我们要将祖厝与红军井永远保护好。”

(作者:南靖县山城镇雁塔村党支部组织委员)

祖厝主人为“红军井”立碑

猜你喜欢
立碑红四军漳州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为山水立碑
南康漳州龙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
福建漳州面煎粿
无名烈士墓
曹魏时期禁碑缘由考略
新泉整训与红军早期的党和军队建设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