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发展状况与对策

2017-09-11 14:22侯本民何绍平周前锋程国雍张培通殷剑美郭文琦韩晓勇
长江蔬菜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丰县牛蒡芦笋

侯本民,何绍平,周前锋,程国雍,张培通,殷剑美,郭文琦,韩晓勇

(1.江苏丰县农业委员会,221700;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发展状况与对策

侯本民1,何绍平2,周前锋1,程国雍1,张培通2,殷剑美2,郭文琦2,韩晓勇2

(1.江苏丰县农业委员会,221700;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调查了黄河故道地区的丰县根茎类蔬菜的产业发展情况,全面分析该产业的种植布局、种植模式、主要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状况和特点,了解丰县根茎类蔬菜产业在特色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应用、产业化经营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山药等主要根茎类蔬菜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技术需求,提出了丰县根茎类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产业化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为黄河故道地区食用根茎蔬菜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根茎类蔬菜;产业调研;发展战略

丰县大沙河地区属于黄河故道区域,地表覆盖着5~10 m厚的由细砂和粉砂组成的黄泛沉积物,富含钙质,土壤砂性大,有机质含量较低,保水保肥能力差,但深厚的土层和砂壤土为地下根茎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种植收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丰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大力发展食用根茎类蔬菜作物生产,已形成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基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推动全县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培植当地新型特色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促进该地区高效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此,我们对该地区的主要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发展和经营状况进行了调研,探索该地区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地区食用根茎蔬菜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1 产业概况

1.1 主要种类和布局

丰县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牛蒡、芦笋、山药、洋葱、白蒜等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基地,是江苏省根茎类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丰县白蒜、丰县薹蒜、丰县山药等产品成为当地知名土特农产品。据调查统计,丰县根茎类蔬菜年种植总面积达4.53万hm2,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大蒜 (含薹蒜),为2.67万hm2,占58.8%;洋葱1.00万hm2,占22.1%;山药0.40万hm2,占8.8%;牛蒡0.27万hm2,占5.9%;芦笋0.20万hm2,占4.4%。

1.2 种植技术和模式

调研显示,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技术和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①引进品种为主 丰县的山药、芦笋、洋葱等主要品种均是从外地引进,也有部分是外来引进,经当地多年筛选获得的地方特色品种,主要为:九斤黄山药是经当地长期种植改良的水山药品种,丰县白蒜等大蒜品种是山东引进的白蒜品种在当地经多年自发选择后形成,丰县薹蒜是引进国内薹蒜传统品种二水早在多年种植过程中自发筛选获得的品种。

②自由留种为主 丰县根茎类蔬菜供种方式是群众自发筛选和自由串换,总体上种子(蒜、薯)的质量是好的,当地种植户和技术人员也总结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丰县部分农户定期自发购买山东白蒜,对生产用种进行更新,解决多年种植后种蒜品种退化的问题;山药种植户定期购买从新疆等西部地区种植的九斤黄等山药种薯,定期更换山药种薯,实现山药品种的复壮;农户自发购买芦笋、牛蒡优良品种,保证了产量和品质。但由于供种渠道不正规,也常有种植户购买劣质种子而遭受损失事件发生。

③手工作业为主 丰县的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的田间作业,除了整地以及山药和牛蒡种植的深旋粉垄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其余绝大多数种植管理是人工作业。一些技术人员研发了专用机械,如牛蒡收获机、大蒜收获机等,对牛蒡和大蒜的规模化种植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因机械造价高、使用效率低等,没有得到普及。总体上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管理都是人工、半人工作业,种植过程用工多,劳动强度大。

④常规种植为主 据调研,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的种植技术是以追求高产高效和省工节本为主要目标的常规种植。为了保水、提高低温而采取地膜覆盖栽培;为了高产和省工而采取以化学肥料为主的施肥方式;病虫草害以化学防治为主,且多数是发生初期的药物防治;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采取大蒜(洋葱)—棉花间套种模式、水稻(玉米)—大蒜(洋葱)轮作模式等,仅有极少数种植户采取了有机型生产技术。食用根茎类蔬菜采取常规种植技术的面积达到99%以上,有少数农户因病虫草害防治用药不当造成产品安全事件。

表1 丰县主要根茎类蔬菜效益分析

表2 丰县主要根茎类蔬菜种植成本分析 元/667 m2

1.3 种植效益和成本

分析表1看出,丰县主要食用根茎类蔬菜的产值还是比较高的,产值最高的是山药,平均超过1万元/667 m2,平均产值低于5 000元/667 m2的有牛蒡,其余均在5 000~10 000元/667 m2。由于这些作物都是市场自由销售产品,其产值在年度间变幅都较大,一般相差1倍左右,变幅最大的作物是大蒜、薹蒜、洋葱,达到5倍以上,这与近几年市场炒作有关;牛蒡为2.5倍,这与近几年牛蒡产品以出口为主转为内销为主的市场转换有关;比较稳定的是山药、芦笋,这是由于近几年山药、芦笋一直是内销市场的热销产品,消费量逐年增长。

据对丰县主要食用根茎类蔬菜种类的规模种植大户调研(表2),根茎类蔬菜种植环节成本以芦笋最高,为12 000元/667 m2左右,山药达到6 000元/667 m2左右,洋葱 4 200元/667 m2左右,大蒜3 200元/667 m2左右,芦笋和牛蒡为3 000元/667 m2左右。用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最高的是芦笋,占83%,大蒜56.3%,山药、牛蒡都为50.0%,洋葱为47.6%,规模种植大户生产下,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用工成本。

1.4 产业模式和加工

①种植规模 近年来丰县根茎类蔬菜规模种植的基地逐年增加,但各作物均有一半以上为农户自主种植(单户种植面积一般在0.33~1.33 hm2)。具体为:山药合作社种植(种植规模通常 66 700~ 200 100 m2)占30%,农户自主种植占70%;牛蒡农户自主种植占50%左右,加工企业订单基地占50%左右;芦笋以农户自发种植为主,约占85%,不计用工,效益可达5 000元/667 m2,大户自产自销种植约占15%;大蒜以农户零星种植、再由“经纪人”收购销售方式为主;洋葱合作社种植和农户种植均有,但本次调查活动中未调查到大户种植和企业自建基地种植。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以农户小面积种植为主,有利于降低用工成本,但不利于优良品种及其种苗的应用、配套农机的使用和现代农业产业的形成。

②产品加工 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的加工企业较多,绝大部分是大蒜、洋葱、牛蒡和山药的出口或外销保鲜加工、净菜加工产品。有部分深加工产品,如牛蒡茶、牛蒡饮料、牛蒡酱菜、牛蒡酵素等,但产量很少。丰县政府正积极促进食用根茎类蔬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对当地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户的信心有很大的提振作用,如徐州旺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新上牛蒡饮料生产线,预计年消耗牛蒡1万t,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牛蒡种植户的信心。

③销售体系 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的销售模式有3种:一是“经纪人”到田头(村头)收购,将新鲜产品销售到外地市场、企业,以这种方式销售的产品以蒜薹和芦笋最高,占99%以上,山药占96%,大蒜、洋葱和牛蒡占92%。二是种植大户订单生产,主要是种植大户与企业签订生产订单后,包地种植,产品按照订单要求销售给有关企业,主要是山药、牛蒡、芦笋的种植,其生产规模都在20.00~ 66.67 hm2,这种销售方式以牛蒡最高,占2%左右,山药占1.5%左右,芦笋仅占1%左右。三是企业设立基地生产,主要是相关加工企业为了宣传和展示需要,在该地区流转农民土地,设立自己的生产基地,产品全部由企业消化,所占比例很低。综上所述,丰县的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产品绝大部分是以新鲜产品通过“经纪人”渠道销售出去的。

2 问题和趋势

2.1 主要问题

①缺乏当地的特色品种 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在用种方面主要问题有三:一是主要食用根茎类蔬菜品种与其他产区雷同,如山药、牛蒡、芦笋等生产使用的品种同质化导致产品特色不鲜明,对产品品牌塑造、产业特色形成十分不利。二是种子(蒜、薯)供应不规范,主要是群众自己留种,自由串换,长期连续使用,导致种子(薯、蒜)混杂严重、带病虫严重、退化严重,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三是部分作物特色品种因受外来品种冲击混杂而退化严重,丰县白蒜、九斤黄山药等地方特色品种是经多年种植过程筛选获得的地方优良品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复壮,长期依赖群众自发留种和自由引种串换,尤其是这些地方特色品种种子(薯、蒜)退化后,部分农户引进外来种子(薯、蒜),导致品种被新的外来品种冲击混杂而退化严重。

②现代农业新技术应用差 食用根茎类蔬菜的栽培仍然沿用传统常规栽培技术,现代农业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少。食用根茎类蔬菜一般都不耐重茬,缺乏有效克服连作障碍的技术体系;食用根茎类蔬菜都属于营养保健食品,绿色安全生产技术要求更高,急需现代生物农药、生物防治、有益菌肥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的集成创新与应用。促进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是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技术提升的关键。

③生产条件和装备水平低 丰县大沙河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加之食用根茎类蔬菜的机械研发和制造滞后,种植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为2个方面:一是灌溉排涝条件差。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都是地势高亢地区,灌溉水源(排水通道)没保障,水利设施建设普遍较差,大多数属于灌排不能完全保障的中低产田,气候灾害对生产的影响较大,如山药种植后期干旱,严重影响块茎膨大,雨涝则塌沟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二是机械化生产水平低。食用根茎类蔬菜的种植涉及到深挖土等作业,劳动强度大,用工投入多,配套机械的应用对减少用工、降低成本效果十分明显,如牛蒡粉垄机和收获机械应用后,种植用工从45工日/667 m2,降低到20工日/667 m2,山药应用粉垄机械后,种植环节用工从48工日/667 m2降低到35工日/667 m2。然而目前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环节配套专用机械研发和制造严重滞后,山药采挖、芦笋收获、蒜薹收获完全依赖人工,甚至大蒜、洋葱的采收都未能实现机械化,种植环节费力、费事、费工,不适宜规模化生产。

④产业体系存在一些缺陷 调研结果显示,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的产业体系塑造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3个方面。

一是以“经纪人”为主的营销模式,限制了产业壮大和水平提升。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产品95%以上通过“经纪人”销售。调查结果显示,100%的种植户表示 “不信任 ‘经纪人’,希望建立新的销售渠道”;100%的加工企业表示“不信任‘经纪人’,希望农户直接送到收购点”。主要原因有4个方面:第一,“经纪人”信用差,种植户、企业(市场)对“经纪人”都不信任,很难建立起一种互惠互利的长久合作关系;第二,“经纪人”逐利心太重,行情好时争相采购,行情差时压级压价,甚至有欺行霸市等行为,不利市场健康发展;第三,“经纪人”开拓新市场和销售带动能力有限,在规模化种植户大量产品上市期间,出现销售难局面;第四,“经纪人”各自为阵,分散经营,不利于打造品牌,促进产业提升。

二是外来引进品种常规种植的格局,限制了产品品牌发展和提升。地方特色品种对产品特色的形成至关重要,丰县白蒜、丰县薹蒜等经筛选改良的地方特色品种,造就了地方优质特色产品,对促进产品销售作用明显。丰县种植的食用根茎类蔬菜品种多数是外来引进品种,所用品种与其他地区相似,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形成当地的食用根茎类蔬菜产品的特色。另外,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采取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为主的常规种植方式,产品口感品质和安全品质不高。因此,导致丰县的食用根茎类蔬菜产品品牌不响,知名度不高。

三是以人工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限制了生产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食用根茎类蔬菜的专用配套农机研发和制造滞后,种植环节以人工作业为主,费力、费事、费工,在一家一户的零星种植模式下,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仍能获得高效益,但规模种植模式下,劳力成本成为种植环节的最大成本投入,是影响种植效益的主要因素。要实现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按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要求,建立适度规模种植基地,应用现代新技术和现代新装备,采取现代科学管理方式。目前以人工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既不能满足规模化种植需要,又不利于现代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也不利于现代科学管理方式的应用,极大地限制了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生产向现代农业产业升级转型。

2.2 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热点不断变化,作为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食用根茎类蔬菜正在成为市场消费的热点。据调查,农户对各主要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意愿情况如下。

①山药 因产值较高,平均在1万元/667 m2以上,年度间相对稳定,低的年份在7 000元/667 m2以上,其生产成本为6 000元/667 m2左右,其中物资成本为3 000元/667 m2左右,在规模种植条件下,即使市场价格最低年份也能盈利,若农户零星种植,收益还是可观的,市场风险相对较小,种植环节的风险主要为雨涝导致的塌沟,因此种植户都愿意扩大山药种植面积。

②牛蒡 一般产值在4 800元/667 m2左右,其中生产总成本仅3 000元/667 m2左右,即使在规模种植条件下,也是盈利的。但价格不太稳定,低的时候仅1元/kg,产值只有3 500元/667 m2,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近期徐州旺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新上牛蒡饮料生产线,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牛蒡种植户的信心,牛蒡总体收益比种玉米等粮食作物高,小面积的零星种植户仍希望扩大种植面积,但规模化种植户持观望态度。

③芦笋 一般产值在6 875元/667 m2,变幅为5000~9000元/667m2,生产总成本12 000元/667 m2,但其物资成本仅2 000元/667 m2,0.67 hm2以下小面积种植农户,自投劳力为主,收益较高且稳定,加之芦笋收获期长达15 a,希望保持或适当扩大种植面积。规模种植芦笋,由于用工量太大,投劳太多,规模种植效益低,经常亏本,但芦笋收获期长达15 a,以观望态度为主。

④大蒜 大蒜 (蒜头和蒜薹)667 m2产值一般在5 160元,其种植成本为3 200元/667 m2,纯收入不到2 000元/667 m2,但大蒜的产值年度波动较大,产值最低年份蒜头仅为 2 800元/667 m2、蒜薹2 200元/667 m2,规模种植户亏本,专业大户种植不多,未调查到今后希望种植大蒜的专业种植大户。由于其种植环节的物资成本1 400元/667 m2,零星种植户纯收入高达3 760元/667 m2,即使在价格低的年份,也可达到1 000元/667 m2以上,作为越冬作物,效益远高于小麦,农户已形成种植习惯,无论行情变化如何,面积将相对稳定。

⑤洋葱 洋葱一般产值为6 300元/667 m2左右,种植成本为3 200元/667 m2左右,其中物资成本2 200元/667 m2,洋葱的产量较为稳定,但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低的年份产值仅1 500元/667 m2,有近1/3的年份规模种植户亏本,零星种植户即使不计算用工成本,也有1/5的年份零星种植户亏本,因此洋葱种植户不希望扩大种植面积。由于部分农户有种植习惯,以及间套作模式需要,今后还是会有一定种植面积。

2.3 技术需求

①优质特色品种 引进和选育适应当地条件、具有丰县特色的食用根茎类蔬菜优良品种,是推动食用根茎类蔬菜发展的基础。据调查,丰县种植户需要的食用根茎类蔬菜优质特色品种主要为:a.耐旱性、耐病性强,且营养保健和口感品质均优的山药新品种,以形成当地优质保健特色的山药产品;b.出笋速度快、耐病能力强的芦笋新品种;c.优质高产耐病的大蒜和薹蒜新品种。

②复壮优良种苗 建立规范的根茎类蔬菜种苗扩繁和供应体系,是保证丰县根茎类蔬菜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技术上要做好2点:首先要对生产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其次要繁殖不带病毒(病原)的种苗 (薯、蒜)。生产上迫切需要复壮的优良种苗(薯、蒜),主要是 4类:非产区异地繁殖的山药种薯,脱毒种蒜,提纯复壮的优质牛蒡种子,提纯复壮的优质健壮芦笋种苗。

③轻简机械栽培 食用根茎类蔬菜栽培技术体系是在原有零星种植基础发展起来的,栽培技术比较复杂,费时费工费力。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推进,规模化种植大户的发展,食用根茎类蔬菜栽培技术适应现代农业作业的简单化、省力化和轻简化迫在眉睫。据调查,种植大户普遍要求科技部门在保证原有产量品质基础上,提供食用根茎类蔬菜的轻简栽培技术,对食用根茎类蔬菜轻简栽培技术的需求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山药的浅生轻简栽培技术,以有效解决雨涝塌沟的为害,也为机械化收获创造条件;二是田间管理措施的简化,如简化中耕除草、化学除草、整枝理蔓等管理措施,减少日常性管理用工;三是科学施肥技术体系,高效有机肥、缓释肥、长效肥、叶面喷施高效肥等,在保证高产优质的基础上,减少施肥次数、提高施肥效率;四是高效简便的农机具,提高效率,提高精度,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关键措施的正确落实。

④绿色生产技术 随着规模化种植,食用根茎类蔬菜的病虫草害日益严重,该地区目前以化学防治为主,给食用根茎类蔬菜的食品安全性带来了严重威胁。据调查,生产上迫切需求3类绿色生产技术:a.高效有益菌肥及科学施用技术体系,以菌抑菌,控制病害;b.地下害虫的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体系,有效控制,降低损失;c.生物农药、低毒高效化学农药的引进和示范,提高化学防治效果,确保食品安全性。

⑤保鲜储存技术 食用根茎类蔬菜多是以鲜销产品上市,对保鲜储存技术十分迫切,主要包括:a.山药、牛蒡、大蒜、洋葱的长期保鲜储存技术。山药是日常消费品,而山药上市期集中在秋季和冬季,为了保证周年日常供应,需要长期保鲜储存技术;而牛蒡、大蒜、洋葱主要是加工原料,要维持周年生产,企业迫切需求长期保鲜储存技术。b.芦笋的预冷保鲜技术。芦笋采收后容易老化,需要进行有效的预冷保鲜、冷链运输。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的扶持政策

认真分析和研究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生产的形势和发展方向,对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发展进行精准扶持。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科学规划,推动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发展为丰县的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二是政策鼓励,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实行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食用根茎类蔬菜适度规模种植基地;三是扶持和推动食用根茎类蔬菜优质种薯(蒜、薯)产业企业、产品加工和销售产业化企业的发展;四是推动食用根茎类蔬菜新型销售体系的形成,大力鼓励“农超对接”、网络销售企业发展,支持销售型企业在当地建立食用根茎类蔬菜生产基地。通过政策引导和推动,促进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发展成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

3.2 促进食用根茎类蔬菜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大力推进丰县食用根茎类蔬菜技术创新的产学研联合体的建立,围绕促进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链发展的需要,布局产业技术创新链。根据产业链技术创新链的需要,引入创新团队,开展有效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服务,形成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链全程技术研发和服务的科技联合体。在优良品种引进和选育、优质种薯扩繁技术、轻简栽培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和保鲜储存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研发取得突破。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加强种植机械的引进和改良,全面提升食用根茎类蔬菜现代化生产水平。

3.3 提升食用根茎类蔬菜基地农田基础设施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食用根茎类蔬菜种植基地的生产能力。重点加强4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①加强食用根茎类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提升生产基地的灌排能力,确保生产基地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农田标准;②加强食用根茎类蔬菜规模生产基地的田间道路建设,确保基地产品全天候对外运输;③加强食用根茎类蔬菜规模生产基地的配套大棚、冷库等辅助设施建设,确保生产基地产品保存、处理和育苗的需要;④加强食用根茎类蔬菜规模生产基地的农田林网等防护条件建设,提高生产基地的生产保障能力。4.4 培植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

依靠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该地区食用根茎类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应着重培育以促进产品销售为主的三类产业化龙头企业。①营销企业。积极推动和发展“农超对接”产品销售体系,通过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企业的产业模式,推动企业为主导的产品种植、收购和保鲜初加工、物流配送产品销售体系;构建规模化种植基地+企业的产业模式,形成物联网+食用根茎类蔬菜产品的现代农产品线上营销体系,建设产品种植、收购和保鲜初加工、物流配送的线下产品销售体系,形成覆盖一定地区食用根茎类蔬菜生产的现代化农产品销售企业。②出口企业。招引农产品外贸企业,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企业的保鲜加工、出口销售的产品出口销售体系,形成覆盖一定地区的外向型农产品销售企业。③深加工企业。引进和新建食用根茎类蔬菜的深加工企业,加强以食用根茎类蔬菜产品为主的营养保健品的科学加工技术研发,发挥食用根茎类蔬菜的营养保健功能,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企业的产品种植、收购和深加工产业化体系,形成食用根茎类蔬菜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dible Root Vegetables Industry of Fengxian

HOU Benmin1,HE Shaoping2,ZHOU Qianfeng1,CHENG Guoyong1,
ZHANG Peitong2,YIN Jianmei2,GUO Wenqi2,HAN Xiaoyong2(1.Fengxian Agricultural Committee,Jiangsu 221700; 2.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oot vegetable industry of Fengxian,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planting layout,planting mode,main technique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root vegetable industry,and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of specialty cultivars,application of new equipments and techniques,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Fengxian,then the paper clarifi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echnical demand of the main root vegetable industry such as yam.This paper als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such as policy support develop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frastruc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root vegetable industry in Fengxian,to provide guida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ible root vegetables in the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Edible root vegetables;Industry investig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

F326.13

A

1001-3547(2017)14-0084-06

10.3865/j.issn.1001-3547.2017.14.029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6)1019]

侯本民(1965-),男,本科,高级农艺师,从事地方特色农业产业技术推广,电话:0516-89207358,E-mail:fxhbm@126.com

张培通,通讯作者,男,E-mail:ptzhang1965@163.com

2017-05-24

猜你喜欢
丰县牛蒡芦笋
绿芦笋结出“绿笋情”
欧洲“芦笋季”
乡村不应有“官僚”——关于“丰县事件”的三点思考
丰县为何层层“失守”?——“丰县事件”折射基层顽疾
丰县建立四项机制 强化烟花爆竹监管
习作点评
牛蒡的储藏
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
牛蒡之心
西班牙芦笋替代南美芦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