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口译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7-09-11 21:19马芊芊于金红
戏剧之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口译应对策略问题

马芊芊+于金红

【摘 要】国际化交往日益深化,商业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对外输出文化的需求逐渐扩大,这些现实的需要使口译人才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口译本身的难度决定了口译员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基于目前高校培养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口译过程中译员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口译;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206-02

一、口译员在现场口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口译质量问题

“忠实和准确”是衡量口译质量最基本的标准。但是在口译过程中,语义偏离源语的现象经常出现,各种省略、意义错误、不当增添、数字和专有名词错译等,造成了源语言忠实性缺乏(弗朗兹,2013)。有些译员是听到什么就立刻翻译,不考虑语句的上下衔接和话语的连贯性,翻译的内容缺乏逻辑性,译文有严重的翻译腔,听起来很不自然。

(二)现场信息的未知性

没有提前得知背景时,译员只能在听到源语后立刻组织译语;发言者在做临时性的发言时,可能会忽略译员而不加停顿;发言者也可能会在话说到一半时才想到译员,然后突然停顿,这种不合时宜的停顿导致源语信息输入不足,影响译员的翻译输出;在口译员预先得知口译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发言人可能会在发言时对原来的演讲稿进行增添或删减,这样会打断译员原有的翻译节奏。

(三)译员心理素质问题

口译员的职业素养和自身的道德标准发生冲突时,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这会影响其口译的输出。口译的临场多变性给本就经验不足的译员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译员可能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出现怯场现象。有些口译场景可能会和译员某些不好的人生经历有关,这时译员很难做到心无旁骛。

(四)口译市场有待规范

笔者认为,一个规范的口译市场应该具备合理的定价标准。口译员初出茅庐时没有客户资源,只能靠翻译中介提供工作。翻译公司为译员提供资源因而收费是正常的,但有些翻译公司压榨译员,给译员的报酬远低于其劳动价值。有些老译员依仗自己经验丰富客户资源多,与客户谈价时漫天要价。对于此类现象,笔者认为,口译市场亟需规范。

二、从目前学校培养情况分析口译员在现场口译中遇到问题的原因

(一)课程设置中的问题

很多高校主要以培养笔译为主,即使开设了口译课程,其内容与市场对接较少。一些口译课只是按照笔译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师以讲解笔译的技巧为主,再让学生对翻译材料进行口头翻译练习,口译课成了口头笔译课;有的教学以听力课取代口译课,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口译技能训练;一些口译课没有将口译与口语区分开,在口译课上,教师准备了不同主题的材料,让学生学习不同主题的词汇、句型,口译课成了高级口语课(刘和平,2005)。由此可见,在口译课程设置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师资配备与学生培养

有些口译教师本身没有口译实战经验,或实战经验甚少,很少有人接受过系统的口译训练,没有对口译理论和教学进行过系统研究。对口译课的内容、口译的教学方法、大学口译课的目标,大多数教师并不是很清楚(鲍川运,2004)。而且高校中很多研究生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语言学,对翻译研究的时间不长。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研究生导师的选择更加严格。

有些学生就业心切,急于得到社会经验而轻视系统科学训练,这样不利于学生自身翻译能力的提高和日后长期的发展。有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总是急功近利,不能安心学习,希望去用人单位实习,而在实习期间又不能好好表现,这些致使自身翻译知识积累不足。

三、反思及应对策略

(一)课程设置方面

1.明确培养目标。高校可根据自身优势着重培养优势学科的翻译,以适应社会专业翻译的需要。例如,理工科院校可以开设物理、化学、生物等科技翻译课程,综合院校可以开设文化、文学等翻译课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他们的MTI项目最具特色的专业是国际会议传译,目前又有应用口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和传媒翻译等几个方向。只有明确了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才会有针对性。

2.课程安排。研究生口译教学应该与本科口译教学形成一个体系,实现分阶段分层次渐进式教学,不能有重复教学或疏漏教学现象发生。课程安排主要建立在明确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培养目标和翻译市场的要求来安排课程。

首先,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翻译实习的开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翻译理论是经过大量实践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对具体翻译实践有指导意义,翻译理论教学是翻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次,设置交换生项目课程。卢信朝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做翻译就一定要增强双语能力,而增强双语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国留学。很多学生没有出国留学的条件,学校可以通过交换生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去国外学习的机会。第三,设置模拟口译突发状况的课程,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第四,设置翻译行业标准与规范课程。翻译市场不规范现象屡见不鲜,作为翻译市场的一员,有必要学习翻译行业标准与规范来保護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后,在翻译理论学习的同时,学校不能忽视翻译实践的开设,多提供给学生实习的机会,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翻译实习的开展要与市场紧密结合,以此为据建构适合市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二)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对于口译专业导师的选拔要谨慎,导师的专业应以翻译专业为主,最好是自身具有大量的翻译经验,对翻译研究较多。合理分配导师数目,导师根据自身能力和时间来决定指导学生的数目,以此保障指导质量。学校可以开展多方面导师培训,导师之间多交流,分享经验。

学生要思考对翻译的态度。端正学习态度,静下心认真学习。在校期间需要不断听说读写译,夯实基础,提高自身语言积累。多实践,多参加各种比赛考试,增加经验。实习期间虚心学习,增长见识,完善自己。遇到问题要及时与导师交流解决。

四、结语

本文基于对先前研究成果的考察,探讨口译中常见问题,如口译质量问题、现场信息的未知性、译员心理素质,以及口译市场有待规范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与学生培养这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主张从学校和学生这两方面解决口译中存在的问题。学校要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学校自身优势着重培养优势学科的翻译;努力提供更好的培养条件,将翻译理论学习和翻译实习相结合,设置交换生项目课程,设置模拟口译突发状况的课程,设置翻译行业标准与规范课程,开展翻译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自也要提高自身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 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Herrick J A.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hetoric : an introduction[M]. Allyn and Bacon,2012.

[3]O'Brien S. Yves Gambier and Luc Van Doorslaer (eds):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J]. Machine Translation, 2011,25(3):287.

[4]Garcia-Landa M.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and of Language)[J]. Meta,1990,35(3):476.

[5]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 2004,(5):27-31.

[6]弗朗兹·波赫哈克.口译研究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Z].2007.

[8]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9]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第2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译应对策略问题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