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2017-09-11 21:47王泽君
戏剧之家 2017年14期

王泽君

【摘 要】如何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搭建一个实践的平台,成为了需要一线教学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旨在提高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实践平台构建的有效性,分析了构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实践平台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切实做好平台构建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实践平台;构建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223-01

一、构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实践平台的重要性

一方面,教学实践是高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专业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尤其是处在当今时代的今天,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等,所以,现阶段,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就需要教师通过为学生构建有效、专业的实践平台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不仅能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而且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新的认识、新的见解,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有助于其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实践平台构建建议

(一)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实践平台组织形式。选择一个或者几个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学实践平台组织形式,是教学实践平台得以有效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都是90后和 00后,这类学生在自我认定、价值观、消费观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属于艺术类的学生,所以,这类学生又具有明显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基础,表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也比较强。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社团、工作室的形式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就比较适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而从学校层面来看,社团、工作室这种实践平台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经营起来也比较方便。

(二)确保实践平台的专业性。在确定了平台的组织形式之后,就要确定平台的基础设备和实践内容。可以说,不论是社团还是工作室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聚集到社团和工作室的同学都是有着同样的兴趣爱好的,在此基础上需要学校和教师做的就是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准备,通过与各大影视基地的联系或者是相关行业公司的联系,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二是提高社团或者是工作室的专业性和特色,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宣传口号,明确自己的组织理念等,让学生能够在相对专业的环境中学习、实践和成长。例如,星空校园影社就是一所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组织的社团,它的宣传口号是“璀璨星空,没你不行”,其组织理念就是“专业、交流、实践、共享”,而且该社团不仅直接服务于学院、学校组织的专业课堂教育教学活动,还使得社团成员拥有了更多学习、实践、交流的机会,可以说是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

(三)丰富平台的活动内容。可以说,不论是社团还是工作室,为了让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有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其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并能够从中真正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就需要社团或是工作室能够有丰富多样的实践内容,而这也是平台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平台活动内容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平台的优势,紧扣大学生“三观”进行素质培养,让学生能够从经典的戏剧影片中汲取营养;二是专业的教师、专业的工作人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也就是说能够在教师和一线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共同完成电视台、电台等媒体机构的剧本创作、拍摄、影片评价等实际工作;三是要加强对学生人文情感的熏陶力度,结合专业特点,为学生举办相关的讲座和交流会等让学生能够实现资源、知识、见解、想法的相互交流和共享,从而使得学生的能力和专业素养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结语

总的来说,对于戏剧影视文學专业来说,学生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也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将学生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得到深化和升华,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确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价值和独特魅力,对于其今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的开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多方面着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实际经营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实践平台,并且做好平台搭建工作,做到不断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为戏剧影评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其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刍议——以成都理工大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例[J].戏剧之家,2015(08).

[2]齐慧平.艺术院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剑南文学,201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