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2017-09-12 15:33王娇
求知导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兴趣

王娇

摘 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体验、探求知识的真相,从而获得能力的提升和自身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们要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文章作者将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阐述对音乐鉴赏课《两个犹太人》的整体构思,以期能给中学音乐教师带来些许参考。

关键词:兴趣;音乐鉴赏课;音乐课教学

一、引言

我记得在一次培训中,一位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要抹杀和压制,而是要爱护学生原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那之后,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有没有“忽略”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答案是:有的。渐渐的,我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护。只有对未知事物产生好奇心,萌生兴趣和好感,才能主动想要靠近它、了解它,不是吗?“要我学”和“我要学”其效果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设置了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教学环节,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它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都知道《两个犹太人》是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经典组曲《图画展览会》中的第六个乐章。它表现的是画家哈特曼旅行时的两幅人物写生。画中两个犹太人中一个富有、傲慢、肥胖;另一个贫穷、瘦弱、懦弱。可学生并不知道,而且十分陌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按部就班地讲,它是谁创作的什么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我想我们讲完了,学生恐怕没什么印象。所以,我决定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二、感知音乐——激发学生好奇心,带领学生走进音乐

学生对这段音乐陌生又没有兴趣,怎么办?于是,我通过一个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来聆听一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是怎么发展变化的?推断一下它表现的是什么?”这是一次有效的提问,学生比平时更认真聆听。音乐一停,就踊跃地举手。他们基本都能准确听辨出这段音乐的发展规律。学生那渴望的眼神,说明他们的好奇心已经被我们调动起来了,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已进入这段音乐之中。

三、理解音乐——巩固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音乐

因为这段音乐是根据两幅人物写生创作的,而且,美术作品要比音乐作品更直观一些。所以,在备课时,有的老师建议:“我们可以先从美术的角度,让学生粗略感受一下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再听音乐时,就容易理解了。”我试讲了几次,发现效果很好。学生们很容易观察出:一幅画的色彩暗,以曲线条为主,画中人物看起来比较富贵,体态肥胖;另一幅画的色彩明亮,以直线条为主,画中人物看起来比较落魄,体态瘦弱。然后,我们再来复听一遍音乐,引导学生体会一下前两段音乐中音色、响度、节奏、旋律线等音乐要素的区别。学生们将前两段音乐对比来听,这样很容易就体会出第一段音乐的特点,而第二段音乐在音乐要素的使用上刚好相反。之后,再引导学生体会一下,这两段音乐哪段表现的是富人,哪段表现的是穷人,学生自然就理解了。

四、表现音乐——延伸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为了进一步延伸学生的學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我带领学生做了一个创编活动。把学生分成组,让他们利用绘画、音乐、舞蹈或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创作手段,去表现画中这两个人物,要求他们至少抓住这两个人物的任意一点特征,对比着进行创作。然后,由学生和老师加以评价。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学生们的创作非常有想法,而且很贴切。他们创作着,快乐着。

这节课使得学生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有所收获。我发现,唯有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挖掘和求知。而将学生很难理解的转化为他们容易理解的,这不正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吗?所以,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位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为它是引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最好的老师。

参考文献:

[1]陈月平.高中感受与鉴赏音乐教学探微——从欣赏《两个犹太人》作品所想到的[J].青年文学家,2010(21):76-77.

[2]吴韵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于音乐课堂教学多样化的探索[J].东方青年(教师),2011(8).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
浅谈农村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现状和优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关于开展农村小学花样跳绳运动的实践研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